秋蕊香·初秋携孙游园
文/踏雪寻梅
风皱一池清皱。
日暖半黄杨柳。
莲舟悄结玲珑扣。
数点沙鸥栖宿。
柔荑牵手欣回首。
穿芳走。
忽闻娇小呼阿救。
笑漾双湾人瘦。
《秋蕊香·初秋携孙游园》赏析
这首《秋蕊香·初秋携孙游园》以清婉笔触绘初秋之景,融祖孙温情于日常小趣,字句间见巧思,意韵里含暖光,可从三方面细赏:
一、上阕写景:淡墨勾秋,静中藏活
开篇“风皱一池清皱”,叠用“皱”字见妙。前“皱”为动词,写风过水面轻起涟漪之态;后“皱”为名词,指波纹细碎之形,一语双关,既状水之柔,又暗合初秋风不烈、波不涌的温软气候,比寻常“风过池波”更显灵动。“日暖半黄杨柳”则点染时节——“半黄”是初秋独有的过渡色,非盛夏全绿,非深秋尽枯,配“日暖”二字,消解了秋的萧瑟,反见晴和,柳色与暖日相衬,画面便有了温度。
“莲舟悄结玲珑扣”一句,以“莲舟”喻未谢的荷叶(或初生莲蓬),“玲珑扣”状其圆小精巧之态,“悄结”二字赋静物以情致,似见荷叶在风里轻拢,如暗结的小巧绳扣,静中藏趣。末句“数点沙鸥栖宿”,以远鸥栖落收束,沙鸥的闲静与水面的微澜、杨柳的半黄相协,整幅秋景便在“暖”“悄”“栖”中定下安舒基调,为下阕的人情铺垫氛围。
二、下阕抒情:小趣传情,俗中见真
下阕转写祖孙互动,全凭细节立骨。“柔荑牵手欣回首”,“柔荑”以草木喻孙女小手,既显其嫩,又含亲昵;“欣回首”三字藏画面——许是孩子见了花丛雀跃回头,或是被唤时带着笑靥回望,无需铺陈,已见童稚活泼。“穿芳走”更简劲,三字写尽孩子在花丛中穿梭的轻快,无刻意描状,却如见小身影蹦跳之姿,生活化得可爱。
最妙在“忽闻娇小呼阿救”。这一句全然是日常小插曲:许是被草茎绊了脚,或是见了小虫惊唤,“娇小”摹声,“阿救”摹情,稚拙的呼救声里无惊险,反藏娇憨,让祖孙同游的场景跳出“温情说教”的俗套,多了烟火气的真。而结句“笑漾双湾人瘦”,以“双湾”喻自身笑时眼角皱纹(或面颊笑涡),“人瘦”或写自身情态,却因“笑漾”二字,让“瘦”里不见衰意,反显因孙辈嬉闹而生的轻快——一声稚唤换满心笑意,皱纹里漾的都是暖,祖孙间的亲昵无需直言,全在这“呼”与“笑”的呼应里。
三、章法与语言:短章藏韵,简笔传神
词牌《秋蕊香》本是小令,四十八字需字字省净。此作上阕四句写尽秋景,无冗余意象;下阕四句记祖孙事,无虚浮抒情,景与情如流水相衔——上阕的“暖日”“芳丛”,恰是下阕“穿芳走”的场景依托;下阕的“笑漾”,又给上阕的静景添了人气,景为情设,情因景生。
语言上避雅求真,“玲珑扣”是巧喻,“呼阿救”是白话,雅俗相济却无割裂。如“风皱一池清皱”的炼字见巧思,“忽闻娇小呼阿救”的直白见性情,让全词既有词的雅致,又有生活的鲜活,读来如观一幅初秋游园小画,景是淡的,情是暖的,余味却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