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自由体】:《我是神池人》
精华热点
爷爷的烟袋锅熬着胡麻的香——那香里
有汉人垦荒的汗,也有胡人
马背上的霜
墙根的老磨盘
碾过马蹄,也碾过谷粒
更碾过胡麻籽的沉、黑豆的实
一滴油,一块豆腐
在陶瓮与石缸里
酿出日子的醇
话不多
三两句就够了,像刚榨的胡麻油
透亮,不掺假
急了也会拍桌子
唾沫星子砸在实处,像炕桌上
切开的月饼,馅儿是馅儿
皮是皮,不含糊
喝起酒来却不含糊
一盅闷下去,脸就红得像秧歌绸
心里话顺着酒沫子冒
灶上的豆腐炖粉条
咕嘟出的暖,比酒还稠
虚的,飘的,咱不稀
心里的秤,称得清
哪是真金,哪是浮尘
莜麦割到月上梁
手还在磨镰刀——
明天要翻的地,比梦还长
歇晌时,有人用镰刀敲着石磨唱秧歌
“汗珠摔八瓣,谷穗压弯腰”——
调子比胡麻油还稠
羊肉在铁锅里咕嘟着
豆腐切得方方正正,粉条绕着锅沿转
得熬过三小时的慢火
才肯把那股韧劲儿炖透——
像咱这人,急不得,却暖得长久
膻气混着胡麻油的香、豆腐的清
漫过窗棂时,村口的秧歌队
正踩着鼓点扭
红绸子裹着风,比酒还烈
喂饱了整个冬天的寒
一件褂子补到发白
一碗糊糊喝出甜
娃的书包,得缝得比山石结实
油灯下,字要认得比土坷垃瓷实
骨头是直的
爷爷说咱的骨头
一半是胡人的马镫锻的
一半是汉人的犁铧炼的
硬,但不脆
认死理,像山坳里的石头
对了,梗着脖子扛
错了就蹲在墙根抽烟
烟袋锅敲得石头响
不吭声,但第二天
准把亏空的,一五一十补上
像锅里的粉条
绕得过弯,却折不断筋
遇着难事儿
张婶的莜面倒在李家盆里
王哥拎来刚宰的羊肉,顺带揣来
自家磨的豆腐、压的粉条
“炖上,再烫壶酒——
啥愁解不了?”
酒过三巡,有人哼起道情
“行善事”的调儿,比眼泪还软
从不算账
以前,脚不踩外乡的土
牛在圈里反刍,地在眼前呼吸
八月十五的月饼模子
压出“福”字,也压出
一家老小的盼
奶奶捏月饼时总说
“馅儿要匀,像待人的心;皮要实,才兜得住日子”
磨豆腐时更念叨:“豆子泡得透,心才稳
压得实,方得像人的脊梁”
分月饼时,先给先生掰最大的块
说“字认得多,福才压得住秤”
现在,娃教我视频里看麦子黄
我往他行李箱塞胡麻油,也塞
用棉纸包好的粉条
“炖豆腐时搁一把,比城里的筋道”
他笑我老脑筋,却把月饼
分给工友,说“我妈做的,馅儿里
有咱老家的胡麻”
我学用微信问他
“那边的秧歌,有咱村的浪不?
豆腐炖粉条,有咱家的暖不?”
村里的老榆树
记着先生的讲台,也记着
道情艺人的破草帽、磨豆腐的石碾
先生说“字是地里的苗,要常写,像地要常翻”
咱就把娃的课本压在粮缸底
练字本垫在锄头上
干活歇脚时摸一摸
比摸刚出炉的月饼还亲
谁家吵得掀了炕
喊一声“先生来了”
声音立马矮半截
喝顿酒,听段道情,就着豆腐粉条
再大的疙瘩也能揉开
先生的话比春雨沉
落进地里,就长出道理
过年杀了羊
第一碗肉,先敬先生
再给道情师傅满上酒
“唱一段,就着豆腐粉条下酒
日子更亮堂”
我是神池人
风刮过多少代
鞋上的泥,还是山梁的
手里的胡麻籽,榨出的香
混着道情的调、秧歌的红、酒的烈
还有豆腐的方、粉条的韧
比岁月还绵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