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志愿者深入人民街工疗站开展防蚊咬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活动一角)(梁卫国 晏惠玲报道)
基孔肯雅热疫事发突然,连日来,驱蚊灭蚊成为广受关注。大家齐动员,坚决打好清积水,灭蚊虫,防蚊咬战疫。8月5日上午,阳光刚漫过广州市越秀区人民街康园工疗站的玻璃窗,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助残服务队的红马甲就晃进了子院。志愿者的拎着装满驱蚊水和清洁工具的帆布包走在队伍里,远远看见几位学员正趴在走廊栏杆上张望,像一串被阳光晒暖的音符——我们要在这里,和他们一起打响一场"驱蚊保卫战"。
"大家看屏幕里这个小虫子,它叫伊蚊,最喜欢躲在积水里产卵哦。"志愿者陈姨举着平板电脑凑到视力不太好的阿明面前,他眯着眼凑近,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着蚊子幼虫的画面。后排的小玲向前一指,突然拍手:"是不是咬了会发烧的虫子?"志愿者红姐赶紧接话,把登革热的症状编成顺口溜:"发烧头痛关节酸,皮疹红包身上缠,清掉积水不马虎,蚊子没家不捣乱。"
可真要学"翻盆倒罐",比念顺口溜难多了。大哥仔小李颤巍巍端起花盆托盘,积水晃了半天才倒进桶里,转身想把托盘放回原位,又被志愿者张姨拦住:"小李你看,托盘底下还有小水洼呢,得倒扣过来才保险。"他哦了一声,试了诚才把托盘稳稳扣在石阶上,额角渗着汗却笑得像个孩子:"这下蚊子住不成啦。"
最费功夫的是清理墙角的旧水槽,因排水不畅产生积水,已出现蚊幼虫蠕动。学员阿莲怕脏,捏着纸巾的手指缩在袖口,志愿者老张蹲下来陪她一起捡缸底的落叶,顺予把旧瓶盖也抛进垃圾袋时发出"当"的声响。她被逗笑了,试探着伸出手,指尖刚碰到湿滑的矿泉水瓶又缩回去。"没事,我教你像这样捏着盖边。"志愿者握住她的手腕慢慢抬起,第三次时,她终于自己把一个矿泉水瓶扔进了袋子,仰起脸大声说:"我也会啦!"
工疗站巷内的低矮丛树下,几个学员正围着志愿者学喷驱蚊液。"要像给花儿浇水一样,轻轻喷在衣服上,避开眼睛哦。"小张边说边示范,阿明举着瓶子对着自己的胳膊一顿猛按,吓得大家直笑。"慢慢来,一次两下就够啦。"小张拿过瓶子重新教,直到阿明能准确对着袖口按下喷头,才朝他比了个大拇指。
当最后一片落叶被扫进垃圾桶,当每个花盆托盘都倒扣成"小山",学员们举着自己清理的"战果"合影,学员的影子和红马甲的影子在地上叠成一片。晓玲突然指着我胸前的徽章:"明天我也让妈妈翻盘倒罐清积水,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出就没有疫情传播。"
阳光,把工疗站的玻璃窗染成暖金色时,我们要离开了。阿红突然跑过来,把一张画着蚊子被打叉的蜡笔画塞进志愿者晖姐的手里。画的背面歪歪扭扭写着:"谢谢你们,蚊子再也不来了。"
回程的路上,协会服务总队长晖姐拿着那张画想,或许我们能做的不多,但当残疾学员们能笑着说出"我会了",当他们愿意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这场带着体温的守护,就已经在心里种下了健康的种子。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残疾群体对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和能力,更通过实践互动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感。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工疗站助残服务队的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守护特殊群体的健康,助力构建人人参与、共享健康的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