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组章)
文/周衍利(天津)
1.用我的命换她的命
乘风破浪的玉米阿姨,纵身一跃的弧线,划破了“扶不扶”的冷漠与偏见。她用不假思索的本能善念,托举起一个年轻的生命,于平凡的海风中彰显出不凡的勇气与温情。
“救人就是救人,要钱不合适。”这句朴素的话语,不带任何矫饰,是骨子里的善良与赤诚,是人性最柔软处的光芒。而她卖玉米,正是为儿子筹集治病的钱。
“用我的命换她的命。”这不是豪言壮语,却字字直击人心,惹人泪目。这份善意,来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是平凡英雄最动人的回响,荡气回肠,久久不息。
英雄未必身披金甲,往往诞生于市井烟火之中,闪耀着侠骨柔情。越是历经沧桑的人,越懂得守护他人微光的分量。平凡人骨子里的“义”字,永远滚烫,照亮人心。
2.她的高光在这里
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域高原,著名主持人朱迅跪在碎石地上,为突发高原反应的女游客紧急供氧、施救。女游客脱险后哽咽道:“您救了我的命啊!”
朱迅,人美心更善。
她不仅是荧屏上的明星,更是传递生命温度、播撒人间善意的使者。她的高光时刻,不在春晚舞台,而在雪山脚下为陌生人系紧氧气管的那一刻,同样璀璨夺目。
十七次进藏,参与“长江源生态保护”,发起“净行中国”活动,带领志愿者捡拾垃圾,她自诩为“荒野行者”。
她深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舞台有多耀眼,而在于能为世界带来多少温暖。历经生死离别,她未曾沉沦,未曾远渡海外求医,也未曾借热度直播带货敛财,而是选择投身公益,选择以行动与命运抗衡。
抗癌十六年,她在高原的蓝天白云下,找到了生命新的支点。她让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的人生路,也为他人提供帮助。
有先贤朱熹为伴,她的生命不会暗淡,灵魂不会孤寂。她那跪地施救的背影,成了甘孜州最动人的旅游名片。
3.幸运后的良善
如果命悬一线,那根线的粗细与长短,或许可观,但你悬在空中,却看不见脚下的支点。
你何其不幸,救命的电话竟无信号?你何其临危不乱,不仅拼尽全力打开车门,还转身朝后方大声呼喊。你在自救的同时,也救下了后方的车辆。你何其有幸,你的幸运,来自众人的帮助,来自及时的救援,同时,也来自你内心的强大,你的沉着与勇敢。
网友为你点赞,诗人为你赋诗,媒体广泛报道。除了对生命的敬重,对救援的赞誉,更多的,是对你的感恩与回馈行为的称道。你满载救灾物资驰援灾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人的良善与担当。
英雄值得致敬,善良需要弘扬,而一颗感恩的心,更应被全社会铭记与传承。
作者简介:周衍利,笔名行水流云,退休人员,辽宁省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等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网、中国散文网、《燕都文艺》、《辽西文学》《三角洲名家名典》、《长江文学》、《朝阳日报》等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