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悟
文/王平
冷雨敲窗,声声入耳,天公絮絮低语,岁月在檐角无声滴落。举目而望,窗外黄花轻坠,叶脉间犹自凝着白露,而红叶亦已随风飘零,却似时光驿站里匆匆的过客,才瞥见春华秋实,便又飘然告别。秋,是位画家,用一支神奇的画笔,将大地染上了斑斓的色彩,又将这绚烂归于平淡,留下无尽的遐想与沉思。
清霜初凝于疏枝,暗结为景,月光薄薄地倾泻,冰凉的银辉,不知悄然浸凉了多少未竟的梦?这样的夜晚,人们常常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孤独与寂寞。然而,在这寂寞之中,也孕育着新的希望与生机。正如冬寒终至,腊梅独醒,在朔风凛冽里悄然吐苞。待雪花纷扬漫天之时,她便以幽香点燃了这死寂的寒冬。
我凝望此景,恍若一幅画屏展开:寒风扫落枯叶,黄昏弥散着深愁,月下只余伶仃孤影,风中又哪有奇缘可遇?然而,在这寂寥与萧瑟之中,我感受到了另一种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唯有菊香如缕,默默潜入诗行,牵引出无尽渺远的思绪。菊,是秋天的使者,它不畏寒霜,独自绽放,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坚韧的精神,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于是,我踏雪寻梅的途中,蓦然了悟:何须苦苦伫候春色姗姗?就在这冷雨敲窗、霜枝凝寒的深秋里,自有另一种倔强的暖意,如腊梅般悄然酝酿。这种暖意并非来自外界的温度,而是源自内心的力量与信念。当我们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困境时,只要心怀希望、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能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和光明。
转身之间,季节已悄然更迭,繁华故事已然翻篇;而只要心怀灵犀、生命深处微燃的暖意便足以抵御无边寒意、撑起我们所有行路的孤单,原来尘世最美的暖意是生命自身在寒境里点亮的灯。这盏灯或许微弱、或许摇曳不定、但正是这微弱的灯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给予了我们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路、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此秋之思、此秋之美原不必向身外苦苦寻觅;当万物披上萧瑟外衣而心灵深处那盏不灭的灯火才真正是生命赠予我们的最为珍贵的立秋礼物。这份礼物是无价的、是永恒的、它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在每一个需要温暖和力量的时刻给予我们以支撑和鼓舞。在这个秋天里、让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份来自内心深处的暖意。它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成为我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源泉、成为我们生命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此外、在立秋之际、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珍惜每一个季节的变迁和每一个生命的存在。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感恩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应该学会感恩自然、感恩生命、感恩那些陪伴我们走过风雨和阳光的人与事。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放下那些已经过去的繁华与喧嚣、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立秋之悟》是一篇情景交融、哲理深刻的优美散文。它超越了传统“悲秋”的窠臼,从萧瑟秋景中敏锐地捕捉并礼赞了生命的坚韧内核——那盏由信念、希望和内在力量点燃的不灭心灯。以细腻的观察、诗意的语言和清晰的思辨,引领读者在感受季节之美的同时,更深刻地领悟到生命在逆境中自我照亮、自我温暖的真谛,以及向内寻求力量、珍惜当下、感恩生命的重要性。文章意境深远,余韵悠长,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王平:一位散文海洋中的掌舵者,在“蓝月亮诗刊”的璀璨星穹下绽放,编织了逾300篇光华熠熠的文章。诸如《墨色行吟》的悠然漫步,《月夜书怀》的静谧低语,《雨夜琴韵》的悠扬旋律,以及自传《童年》的纯真篇章,这些作品犹如星辰点点,照亮了文学的天际。同时,他也是顶端、网易、今日头条【朵朵文学】等平台的特约作家,以独特的文学之光,点缀着专栏的夜空。自1973年高中学府门扉轻合,踏上了东台县林场知青之旅,那是一段以笔为舟,墨海行舟的年月。在那段岁月里,以《知青》为舵,探索青春与时代的洪流,不料这部作品因历史波澜,被公安机关注目审阅,自此散落时光深处,未再归还。直至2011年金秋,退休生活重启笔端,在“蓝月亮导师笔下的世界”重新落墨,寻回往昔文思。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