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湖映万象,词笔谱华章——《心谱二十一阕》诗评
晨歌
卞文峰、赵秀君二位老师的《心谱二十一阕》,在导师马云峰的指导下,以词为舟,深入心海,完成了一次对人心情感与精神境界的深度勘探与艺术呈现。这组作品不仅数量可观,更因其严谨的结构、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而显得分量十足。写诗的最高境界是写心,能把人之心研究的这么透彻,而且以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更难得可贵。
一、结构精巧,层次分明:
全词以“心”为经纬,巧妙分为四章:
1. 第一章“心澜七叠”:聚焦人心最基础也最强烈的七种情感波动——“动心”、“伤心”、“忧心”、“揪心”、“寒心”、“安心”、“开心”。这七阕如同七块棱镜,折射出人在情爱、别离、期待、失望、慰藉与欢愉中的复杂光谱,奠定了整部作品的抒情基础。
2. 第二章“心境三叠”:情感波澜之后,转向心灵的沉淀与提升。“修心”、“明心”、“问心”三阕,描绘了从喧嚣尘世中抽身,通过内省、参悟(如“悟山中静,壶中趣,梦中迷”、“洗净铅华归本真”、“欲叩灵墟寻本相”)以寻求澄明境界的过程,是情感的升华。
3. 第三章“三心悟”:在沉淀与叩问之后,抵达对核心价值的体认。“本心”、“初心”、“真心”三阕,强调了坚守善良本性(“善根深种”)、不忘最初志向(“莫忘壮志拳拳”、“此心从未迁”)、以及内在光明(“心光皎皎”、“心有明灯”)的重要性,是精神的支柱。
4. 第四章“五心如鉴”:最终指向实践与成就。“用心”、“决心”、“耐心”、“精心”、“留心”五阕,分别阐述了在学问(“推敲字句”、“毫厘意趣”)、志向(“踏碎寒云第一峰”、“要把星河入彀中”)、坚持(“磨杵十年针乃就”、“光阴深处见真章”)、技艺(“匠心原在骨”、“百炼成纯”)以及生活观察(“万象皆藏机栝”、“青萍末处辨来风”)中所需的精神品质,是智慧的结晶与行动的指南。
四章层层递进,由情入理,由内省到外行,由波动到稳定,由迷茫到坚定,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心灵成长与修养的图谱。
二、情感细腻,意象丰赡:
* 情感描摹真切动人:无论是“动心”时“眸含星水意初融”的怦然,“伤心”时“霜欺鬓云零乱”、“孤灯照人无寐”的凄楚,“揪心”时“药烟萦鬓人憔瘦”、“焦!焦!焦!”的煎熬,还是“开心”时“笑捻花枝簪鬓杪”、“沾来满袖晴香”的畅快,都刻画得入木三分,极具感染力。
* 意象选择精妙贴切:作者善用自然景物和古典意象来烘托心境。如以“梧阶滴碎,雁字裁秋”写秋愁别绪,以“浪涌孤舟,暗礁潜波底”喻人生忧患,以“竹影筛窗”、“松涛漫卷”衬内心宁静,以“醉挽雕弓射虎”、“笑骑骏马追风”显豪情壮志,以“茧丝抽尽”、“磨杵十年”表持久之功。这些意象不仅营造出优美的意境,更精准地传递了复杂的内心感受。
* 语言锤炼,词味醇厚:作品严守词牌格律,语言凝练典雅,富有古典韵味。如“鲛泪透绡痕重”、“檀炉烬余冷篆”、“月临松户,风叩禅机”、“玉屑调浆,冰绡裁月”等句,既见功力,又显匠心。
三、哲思深邃,境界超然:
超越单纯的情感抒发,这组词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 洞察世情: “世味浓时偏寡淡”、“浮云聚散本由任”、“向来多少营营事,付与江天白鹭飞”、“浮名蜗角几曾斟”等句,体现了对世态炎凉、名利虚幻的透彻认识。
* 追求本真: “洗净铅华归本真”、“守本心、驱散愁烦”、“守住初心寻正道”、“心光皎皎,尘世无纷扰”等,反复强调回归本心、保持真我的重要性。
* 崇尚修养:无论是“修心”章中的禅意与诗情,“明心”章中的洞见,“三心悟”中的坚守,还是“五心如鉴”中的专注、勇毅、恒心、匠意与敏锐,无不指向通过内在修养达到精神的超脱、坚定与丰盈。
* 天人合一:作品中常将人心与自然景象交融,如“松涛漫作水龙吟”、“月冷星稀,心事堆成垒”、“回头见孤月,犹在最高岑”,体现了物我相融的审美追求和哲学境界。
四、艺术特色与价值:
* 以词为谱,拓展题材: 将“心”作为核心主题,以二十一阕词进行系统、多角度地书写,这在词创作中颇具规模和新意,是对传统词体题材的一次有力开拓。
* 情感与哲理的融合:成功地将细腻的情感体验与深刻的人生哲理熔于一炉,情不浮泛,理不枯涩,既有感性的温度,又有理性的深度。
* 古典意蕴的当代表达:在严格遵守传统词体形式规范的同时,所表达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思考具有普世性和当代意义,是古典艺术形式焕发新生命的佳作。
* 导师指引,薪火相传:体现了在导师指引下,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扬。
结语:
《心谱二十一阕》是一部用心血谱就的心灵乐章。它以其宏大的结构、真挚的情感、精美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为我们绘制了一幅波澜壮阔又细致入微的“心”之画卷。它不仅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更是一次关于如何认识自我、安顿心灵、修养品性、成就价值的诗意探索。读之既能获得审美的享受,亦能引发关于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堪称当代词坛以传统形式书写心灵深度的传世力作。
附:
心谱二十一阕
作者:卞文峰 赵秀君
导师:马云峰
第一章 心澜七叠
忆江南·动心
桃灼处,人面醉春红。
风卷罗裙香暗度,眸含星水意初融。
情起小桥东。
声声慢·伤心
梧阶滴碎,雁字裁秋,西风翻乱残卷。
鲛泪透绡痕重,旧题难辨。
檀炉烬余冷篆,剩零星、烬温犹软。
念去岁,正双栖梁燕,画帘同卷。
别后音书渐断,空凝伫、霜欺鬓云零乱。
满地清寒,怎敌此心冰霰?
孤灯照人无寐,算相思、瘦损朱面。
最苦是,倚阑干、望尽归雁。
苏幕遮·忧心
雾笼津,风折苇。
浪涌孤舟,暗礁潜波底。
鬓雪新添愁又几?
望断归帆,怕见云垂水。
夜难眠,更漏碎。
宿酒成忧,化作千般味。
欲问苍天浑不应,
月冷星稀,心事堆成垒。
钗头凤·揪心
云遮岫,风穿牖,
药烟萦鬓人憔瘦。
音书杳,愁肠搅,
千般牵念,几回惊觉。
恼!恼!恼!
灯如豆,更如昼,
霜欺两鬓知多久?
寒侵缟,忧盈抱,
心悬千里,梦分残照。
焦!焦!焦!
如梦令·寒心
曾誓山盟如铁,
今剩残笺凝血。
秋雨叩空庭,
碎玉满地呜咽。
休说,休说,
冷透一襟霜月。
定风波·安心
竹影筛窗夜已深,雪瓯茶沸涤尘心。
世味浓时偏寡淡,堪叹,
浮云聚散本由任。
犬吠柴扉声渐隐,风软,
松涛漫作水龙吟。
抛却营营身外事,酣寝,
晓来晴日照前林。
清平乐·开心
花摇蝶闹,燕语春光早。
笑捻花枝簪鬓杪,惊起黄莺清晓。
溪头放棹歌长,纸鸢直上云乡。
忽有柳绵扑面,沾来满袖晴香。
第二章 心境三叠
行香子·修心
竹隐柴扉,苔印松蹊。
伴烟霞、扫叶煎溪。
砚池墨寂,经卷香低。
任云舒卷,泉流响,鸟声啼。
尘缘渐远,诗骨长栖。
守清欢、独对星稀。
月临松户,风叩禅机。
悟山中静,壶中趣,梦中迷。
鹧鸪天·明心
半卷疏帘露未晞,银蟾冷照素琴徽。
拨开雾霭见山岳,洗净铅华归本真。
拈贝叶,理荷衣,澄潭照影辨毫厘。
向来多少营营事,付与江天白鹭飞。
临江仙·问心
独立危栏风满袖,苍茫暮色沈沈。
浮名蜗角几曾斟?
云深遮旧路,潮起乱归心。
欲叩灵墟寻本相,青崖忽响幽琴。
松涛漫卷作潮音。
回头见孤月,犹在最高岑。
第三章 三心悟
行香子·本心
世海纷纭,心浪微澜。
守本心、驱散愁烦。
善根深种,欲念轻删。
看日之升,云之卷,月之残。
静思省悟,修性参禅,
任雨风、不扰清欢。
求真见谛,意定如磐。
悟其中道,性中善,念中安。
破阵子·初心
常念初衷何许,莫忘壮志拳拳。
利禄浮云皆看淡,济世襟怀梦自甜。
此心从未迁。
岁月倏如奔箭,流光去似飞烟。
守住初心寻正道,笑对沧桑不畏艰。
前行路自宽。
清平乐·真心
心光皎皎,尘世无纷扰。
纵遇千般愁与恼,心底安然辉照。
目盲亦可徐行,只因心有明灯。
真爱无声传递,幸福长伴身行。
第四章 五心如鉴
鹧鸪天·用心
素卷摊开墨未干,推敲字句月窥帘。
灯花结作玲珑篆,心窍通来锦绣篇。
斟玉露,润毫端,毫厘意趣费周旋。
终知大道藏于细,拈得清芬满袖间。
破阵子·决心
醉挽雕弓射虎,笑骑骏马追风。
纵有千重山阻隔,踏碎寒云第一峰。
此身誓破笼。
鬓角霜侵愈劲,眸中焰炽难封。
匣里龙泉鸣夜月,要把星河入彀中。
寸心胜万钟。
定风波·耐心
竹影摇窗夜未央,茧丝抽尽始成章。
磨杵十年针乃就,知否?涓流终作百川王。
莫叹跬程多坎坷,且卧,松烟煮雪待梅香。
石上苔纹皆岁月,休懈,光阴深处见真章。
满庭芳·精心
玉屑调浆,冰绡裁月,案头万象融春。
毫端风起,点染即乾坤。
细辨阴阳向背,分毫处、藏尽机神。
凝眸久,琉璃盏里,雪浪泛清芬。
匠心原在骨,泥坯煅火,璞石生纹。
待功成,惊看凤翥龙奔。
莫道人间至味,从来是、百炼成纯。
凭谁问?天工巧匠,本是有心人。
西江月·留心
燕掠平湖水皱,莺啼深树春融。
蛛丝结露映晴空,万象皆藏机栝。
莫叹流光易逝,且将幽趣收笼。
青萍末处辨来风,袖底烟霞浮动。

卞文峰老师简介
卞文峰,教育名家、收藏大家、优秀作家、著名诗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60—— )。
学术历程:
从事中学教育20年,33岁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后任职于教育智库(中央教科所民办教育中心)、南洋教育集团、教育科学出版社系统,在教育科研、编辑、产业等领域深耕45载。
学术建树:
著有《教子方略》等18部著作,发文6866篇,积极推广与践行幸福教育和超常教育体系,被誉为“最接地气教育家” 。
文化担当:
华夏珍宝馆掌门,守护十七类六万八千件藏品,致力于文化传承。
社会兼任:
在教育战略、隔代教育、超常教育、幸福教育等多个领域担任重要学术职务。
文学修为:
日照市作协会员、《中华好诗词》编委及理事,词作入《词林正韵》。除教育与收藏主业外,散文与古诗词创作功底深厚,为中华好诗词编委评定的两位著名诗人之一。
编(作)者简介:艾兰,曾用名蓝雪花,本名王凤,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