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全球变暖产生的灾害对人的危机感
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科学院:
我在40多年前在考察中发现的《天体运行和地震的关系》、《对极端天气形成的原因和对策》、《荒漠化向我们走来》、(记者)《巨大贡献飘天外探讨火星立新功》等建议,存于联合国档案。有的受到10000余名科学家联名赞赏,是和去年、前年世界气象会议决议相一致的。很多网友问我:气候近期情况变化怎样?
地球在变暖,形势显现己经表明,严重影响着人类生存,冠状病毒的危害大家已经体验到了;粮食危机将要到来;时间越远危机越大,我推算2400年、霍金计算2600年(见怀念霍金逝世悼文)后,人类将在地球上灭亡。这决不是散布危言,请看以下证据:
2020年3月11日媒体以“全球变暖势头不变 未来5年可能再破纪录”为题发布消息说: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日内瓦记者刘曲、驻联合国记者尚绪谦报道:世界气象组织10日发布最新报告说,2019年是全球有气温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年份,仅次于2016年,由于温室气体水平持续上升,新的“史上最热年”可能在五年出现。
这份名为《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摄氏度,仅次于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度。2016年,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促使全球平均温度升幅高于整体变暖趋势,如果剔除该因素,2019年则是全球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此外,2015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
点评:国际社会各国签订的《巴黎协定》这些年来纷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什么气温持续升高?不值得反思吗?
《老年日报》登载:北极32度C了 北极熊怎么办。文章说:近日,北半球出现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尤其是北极圈内的挪威班鈉克测到32摄氏度的高温。同时,一篇文章在网络热传。该文描煽情地描述一只北极熊,持续渉水232小时游行远达687公里之后,终于在北冰洋找到一块能承受它体重的浮冰,侥幸得以生存。文中同时还搭配了几张北极熊的图片(如图)
在当前的灸烤模式下,这样声情并茂的文章很容易让人感同身受,但在专家的眼中,该文力度最大的崔泪元素----北极圈罕见32度高温和北极熊或将灭绝,其实都有渲染过度大问题。
根据丹麦国家气象研究院对北纬80度以上区域的多采样点监测,今年(2018年)夏天以来通常意义上的北极地区温度与历史均值基本重合 ,蔓延北欧的这次高温,并没有影响到北极地区,北极圈个别地点出险32度高温,不代表北极熊生活的区域都出现高温。’
另一方面,近十年来,得益于不断地减少狩猎,对北极冰架的多国联合保护和日益完善的科学研究,野外北极熊的数量在逐步恢复中,在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地,北极熊已经不再被列为濒危物种。2018年的夏天,对北极熊来说还算一个正常的夏天。
点评:文章不管如何解读,北极升温摄氏32度,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北极地区没有大批工厂,不会出现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使摄氏0下30---40度北极升温为摄氏32度,使北极熊难以生存!这不令人深思吗?
据新华社报道:北极升温速度快 对全球产生影响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最新研究发现北极地区变暖速度,比地球其他地方快得多,这将迫使北极熊和海象挤到不断缩小的海滩上,导致驯鹿挨饿,并使美国沿海地带出现酷热、干旱和海平面上升。
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说,仅仅在过去10年里,北极地区的气温就上升了0·75度C,,相比之下,整个地球在过去137年里才变暖0·8度C。北极气温变慢,对整个地球都有影响‘’
点评:北极地区变暖升温快而且高,决不是人居环境与厂矿的“温室效应”造成的。这是人们另作思考,寻求新的答案才是!
据《老年日报》最近报道: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趋缓
文章说: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4日发布报告说,研究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趋缓。单参与研究的专家指出,目前的气候和能源太弱,不足以扭转全球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
报告显示,21世纪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过3%2010年以来增加趋势有所放缓,增长率保持在0·9%,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增幅为0·6%,低于2017年的·5%,以及2018年多·1%,增速趋缓。
点评:一方是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减少,另一方全球气温逐年升高,不改变思路行吗?
据新华社报道:25年后的夏天 北冰洋可能没冰了
文章说:没有冰的.(未完)
卢化南
2024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