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坪“贵州屋脊”“乌蒙之巅”
———登六盘水韭菜坪看云起云飞
秦 辉(江苏)
“不上韭菜坪,枉到贵州行;不到最高峰,枉登贵州山”。
贵州屋脊韭菜坪风景独好!“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特征及自然山水的厚爱、历史文化的眷顾,赋予了六盘水市、钟山区瑰丽多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在深邃的碧空下,田野、山川、景区、村落与人们的笑脸相映成趣,一幅幅美妙动人的画卷,呈现在眼前。
眺望望一眼,那里是“五步一景,十步一重天”;韭菜坪的春日,山下已是万紫千红,山上却积雪未尽,草木沉睡,一旦春光普照,满山植物抢时放绿开花结实。春夏之交,一旦乌云密布,冰雹骤然而至;夏令,山上和曦送凉,山花烂漫,杜鹃点红;秋季,八九月紫色球状韭菜花点缀在万亩绿叶之间,花香扑面而来;十月,换上“黄袍”,满山寒气一袭;十一月竟会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你看过蓝色的大海,见过绿色的草原;你可曾领略过紫色的花海,万顷草甸在山上!让你神往的“贵州屋脊”“乌蒙之巅”,“有氧”净土韭菜坪等待千万年。
初秋,秋老虎酷暑的燥热下,当你身心在只有十几二十度的“乌蒙之巅”韭菜坪山顶,想凌于山壑万里的心随风起,穿越旷野伴随日月星辰,紫色时光的呼吸,只为留下足迹在贵州第一高峰,惬意、美哉!
贵州屋脊上的风,你可去吹过?屋脊上的雨,你可去淋过?屋脊山顶上的风吹得让人站不住,跑着走;乌蒙之巅的雨,或细雨如丝扑朔迷离,或暴雨倾盆,山怒峰吼,淋得你一阵阵惊一次次喜!
乌蒙之巅,不只为那些乐享山水的旅人,还为拍绚丽彩霞日出日落、如梦如幻的云海;也是拍云开见月明风光的摄影主题、风景大片的绝佳高地;更是为画万顷紫色韭菜花、奇丽山峰、嶙峋怪石的······画家、文人、墨客的打卡之地。
作为贵州最高海拔地,新鲜的高负氧离子空气,墨绿的万亩草场绿得宽厚绿得豁达,绝对值得养生专家一呼一吸、一坐一静。洛布石林旁的燕子洞曾引来法国溶洞探险专家亲临考察。它幕霭层层,燕群嬉戏,神秘莫测,被誉为贵州高原上海拔最高、垂直距离最深的高原竖井溶洞,是溶洞探险的好去处;险峰岩壁,更是满足持久攀登者的征服欲望!
岁月又走进赤橙黄绿的九月,这里是属于野生韭菜花的季节。我带着躺在花海中看云卷云舒,携览贵州屋脊,醉游天上花海的科幻之意,邀上三五好友,去追逐那一朵朵紫色精灵、穿越一簇簇箭竹林,来邂逅这场鲜花竹海的盛宴;去“乌蒙之巅”,看云起云飞,品一壶山城“水城春”茶,豪饮一杯杯豪情之酒。
沿着观光步道一路前行,绿草青青、白雾茫茫,仙气飘飘的脚下,漫山遍野都是紫色球状韭菜花,将韭菜坪装扮得浪漫、烂漫,那形状如蒲公英的韭菜花球点缀在绿色叶片间,犹如波浪般一浪跟着一浪随风而动。远看,就像是望不尽的紫色海洋。
远处、眼前,花海翻腾,很是壮观!
因常年云雾缭绕,韭菜花、草甸之美,在云里雾里雨里风里,美丽至极。 徜徉在花海,惊心动魄的欢喜声,快乐着每一个游人、访客!
吹着凉爽的清风,一群群远方客人,在韭菜花海中曲折蜿蜒前行,仿佛是穿越进云里雾里若隐若现。让人惊讶的是,上山道路崎岖,荆棘丛生,这些紫色的精灵仿佛长了腿一般,竟然把“客人”带到了山腰间的灌木丛中;那里夜郎石林经亿年风化而成,或如万马奔腾、百万雄兵,或如美女望月、观音临世,形态各异瑰丽秀巧。
游览瞬间,快乐任由风景在身边掠过,我阅读着韭菜坪的浪漫、花香。欣赏箭竹林的灵气和灵感;一份份妩媚,你是否赞赏它绽放最美的花容、尽情吐露着芬芳?阳光下它的秀姿纯净而灿烂,吸引着懂它的人来邂逅!
道路盘旋而上,最妙的是石头上长树、缠藤,仿佛人工培植的巨型盆景,却是天然趣成,巧夺天工。让登山者望远、滑草、攀岩、高山露营等健身活动好去处;更是让旅人、访客将山外的世界放下,为自己的快乐放飞一次次拥抱。
我的快乐一直在奔向“贵州屋脊”“乌蒙之巅”的地图上,穿过寻狮台 、赍茻门 、瑞兽园 ;去寻找在光阴谷 、二叠纪森林 、嵞啻门、乌蒙天池 、风情回廊 ······
六盘水韭菜坪是以地质奇观、各种自然景观著称,喀斯特大密宫“盆景石林”、“迷宫石林”、“水冲石林”、“象形石林”造型各异,浓郁的高原风光绮丽独特。岩溶地貌奇观,各具特色的石林,有的如山门,有的似利剑,还有一处百兽园,似猫、似虎、似狮……
在海拔2500-2600米之间,生长成片的高大乔木;在海拔2800米左右则以乔灌木混合林为主,在海拔2800米以上,则为大面积的灌木丛。植被十分丰富,有国家珍惜植物西南山茶、高山榕,成片的岩风杨,满山盛开的乌蒙索玛花,一簇簇的箭竹林,如毡般的野韭菜,高山洞穴、天坑、成片分布着迄今为止最早的古三叠纪化石群及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
“火”出圈的贵州,文旅融合有了新天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从推进旅游为民,到实施旅游带动;从循着博物馆去打卡,到跟着演唱会去旅行;从美食之旅、红色之旅,到非遗游、研学游,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中的文化元素,成为来贵州的重要旅游方式。
一路上,沐着清风,迎着朝阳攀登屋脊韭菜坪,观日出,览云海,闻花香对游客来说,是一个无法拒绝的邀请。与操着天南地北口音的游客迎面交流时,得知攀登者中,有六十多岁到八十岁体魄强壮的老人,与他们共享浅紫色海洋、蓝天和白云,构成贵州屋脊路上一幅幅独特而又有流动的三体画卷。
我用体力腿力登上“贵州屋脊”“乌蒙之巅”之称的韭菜坪山顶,方知自然造化之绝。远山如浪,山与天相连,四周群山皆小。缥缈的云海,一望无垠,山峰绵延起伏,峰上有峰,岭外有岭,岭脉绵延如海上仙岛,令人欲乘风归去,使登山者有身临仙境的感受。
站在贵州第一高峰之巅主峰石峰前,赏乌蒙巨峰耸立云海之上,品内心之波涛。被大风吹动的身姿,在云雾涌动中歪歪倒倒,与周围长满杜鹃花、刺叶栎、箭竹拥抱成仙;向脚下看,身在云海中,“人在云上舞”的神奇享受。
心在发生巨大变化的瞬间,看天渺万里层云、千山峰林绵延秀美;一片云,就那么悠悠然然、淡淡然地浮着。可,就在拍照的一个转身,那一抹云,飞得无影无踪;“乌蒙之巅”一时浓云聚拢,云海翻腾景色瞬息万变。
为这一眼万年,我停下来等待云开雾散的时刻,约一刻钟,阳光忽然破空而出,云消雾散,大地像被镀上了一层金,华而精彩,天地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此刻空气澄明,天空湛蓝,大有坐看万里河山,气吞山河之势。
你来了吗?共享时而碧空万里,时而云蒸霞蔚,在云雾涌动翻滚中风凉朗诵,诗情才更加出彩!你在远方,他在远方,把翠绿山峰、万顷草甸、紫色花海之美写成诗行, 将韭菜坪山顶折成信笺,寄到远方的心上!
与“乌蒙之巅”相邻的赫章县、威宁县、水城区交界区域皆收眼底,高大的风车有序地矗立在连绵起伏的山上,那蜿蜒的公路隐于云雾间,在一会儿下雨,一会儿出太阳,时而清晰时而模糊间忘却烦恼;仿佛是一种飘逸淡雅思绪在天际的飞扬,对人生旅途的回眸,是生命千回百转的梳理;同时也是自己与大自然的对话,抹去浮躁、抛弃俗弊,让自己的心灵进入一个恬静而圣洁的境界!
贵州有二个韭菜坪,属乌蒙山系。因山脊和侧坡上呈现一处处缓平地带,山腰生长成片野韭菜而得名。
贵州第一高峰韭菜坪,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海拔2900。06米,素有“贵州屋脊”之称。主峰东西两侧,有两座次高峰,从两边将主峰托起,好似擎天巨人之双肩。梁子东西两头之南北两侧,岭脉呈对称四伸,廷展出四片小山群,峰群林立耸翠,从而将主峰衬映更加挺拔雄伟,可谓“山海之上耸巨峰,巨岭脊上挺危峰”。因而形成了“不上韭菜坪,枉到贵州行;不到最高峰,枉登贵州山”之说。
韭菜坪景区规划总面积26.5平方公里,由贵州屋脊韭菜坪、洛布石林(又称夜郎石林)、高原竖井溶洞、天然万亩草场及彝族村寨五部分组成。全年平均气温在 17.8-22.4℃之间,属暖温带温凉气候区,具有夏季气温低、海拔高度适宜人的生活与生产劳动、自然地理风貌与生物多样性等特征。因此入选“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在2008年作为避暑山地指数研究基准地。201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是旅游者来六盘水必去的景点。
贵州第二高峰韭菜坪,位于毕节市赫章县南部珠市彝族乡,即阿西里西·韭菜坪,有连片10万亩野生韭菜花,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韭菜林又被称为云上花海。
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滇黔两省接合部的六盘水市有“中国凉都”之称。一座年轻的城市,因煤而建、因工而兴、承载着“三线精神”的“江南煤都”,仿若绿宝石般镶嵌在奇峰峻岭之中;全市有50个民族共居的城市,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一山立两法,协同开启“法治护山”。
韭菜坪地跨六盘水、毕节两市,属于原生态景区;为守护蓝天碧水净土,用法治力量筑牢生态屏障,扛起“贵州屋脊”的保护责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2023年3月1日,《六盘水市韭菜坪景区保护条例》《毕节市韭菜坪景区保护条例》同步施行。这是贵州省采取“共同决定+条例”模式跨市协同立法的首次尝试。两市协同开展执法检查、视察、专题调研活动,实现对景区保护的共性需求。
夕阳西下,伫立景区核心区,心向远方,云儿载着思念,风儿传递叮咛,阳光聚焦关切,雨丝串起祝福。万亩草场浓郁而略带几分苍凉的高原色块,风吹草低,牛羊遍布,让人奇怪地产生北方草原搬到南方高原的错觉。弯曲的上山路,坡上绿莹莹的野韭菜和紫色球状的花;醉人的落日,千亩石林,奇石密布,风姿迥然,或立或卧或行,或玲珑剔透,或魁伟遒劲。随着地势连绵起伏,高低错落,特别是那放牧人、黑山羊、牛群,流动于山间小路绿草中。
山下分布着星星点点的彝族村寨,构成一幅人与自然,错落有致的峰林水墨中国画。生活在这里的彝家人热情好客,民族风情浓郁,文化渊源流长,彝族风情原始古朴,彝族咂酒让你陶醉,彝族人民勤劳纯朴,彝族姑娘的美丽让你流连忘返,此山此景此风情终身难忘。
2024年 9月于贵阳

【作者简介】秦辉,祖籍江苏 。《人民代表报》社贵州中心主任(记者站站长),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诗人,创作委员会副主席。诗人/作家/资深媒体人/资深记者/资深广告人策划人/资深教育人,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员,原贵州省武术协会副主席(2009-2023年),原贵州省航空工业职工大学教师,原贵阳市人民警察学校教师,原贵州大学副教授,原人民日报贵州记者站。二百多篇新闻作品、文章、散文、诗等, 在人民日报、人民代表报(网)、贵州日报(网)、人大论坛、诗刊、花溪杂志、钟山文艺等十多家报刊杂志文学网等发表。九十年代初作品《把那感觉传给你》入选《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中国抒情诗选》。职业生涯始于教师,教练,教官,记者,合于广告人+策划人+新闻人。1993年1月诗歌作品《走在夏夜》首届全国江花杯精短文学作品大奖赛中荣获优秀奖。2020年12月获第30届中国人大新闻奖《法律法规不是背一背就行了》作品三等奖,从1993年至2025年期间,诗、文章等作品,二十多次荣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优秀奖、贵州省人大、贵阳市人大一、二、三等奖。2024年6月散文《流金岁月•青岩》荣获第三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同时,被评为2024年当代最美诗文。2025年3月作品《望长江共护生态美 同饮乌江水远山如黛》荣获第二届“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一等奖。2025年4月作品《流金岁月•青岩》荣获中国年度文艺家代表作特等奖暨在2024-2025年度创作成果丰硕,荣获年度创作榜样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