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长者的不平凡人生
汪小波
孤独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幼时蒙父母疼爱,不识孤独;学习工作时,忙碌充实,未觉孤独;沉迷“精神鸦片”者,难有孤独。多数国人年老以后,孤独立现。琴棋书画,太极武术,唱歌跳舞,谈天论地,持续劳作,静坐瑜伽,均可消解孤独。闲暇时,我常忆起那些平凡之人的平凡之事。善良民众,真诚朴实、心地善良、待人温和、疼爱儿孙,朴实无华,难以忘怀。
今年暑假期间,整个四川气温高得离谱,大商场因可乘凉,人来人往,十分火爆。2025年8月5日,这是个特殊日子,又恰遇家里空调坏了,全家被迫乘出租车到成都大商场,去环贸ICD蹭空调凉快,一天下来,一大家消费近千元,为拉动内需作贡献,我深感骄傲与自豪。以前写过几位感人的平凡人故事,此时此刻,呆坐在商场里,我又在继续极力搜寻着那些平凡人的感人故事来。
20多年前,某地国营机砖厂,规模很大,有职工近千人。在该厂工作的一对年轻夫妇。年轻男子年年评为先进工作者,他干工作抢着干,累活争着干,危险活总是冲锋在前。自从当上了青年突击队队长后,天天充当放炮能手,以便把红色页岩炸松后,采集制砖瓦、陶瓷产品,浑身充满着青春活力。
然而,不幸降临到这一家子,妻子产子的时,因久久生不出来,缺氧导致婴儿脑瘫。但他们不抛弃、不放弃,跑遍了省内外几家大医院。虽无法医治好,但给予了小生命无限的爱,付出了比常人难以想像的精力和艰辛。
娃他爸说:“惟有好好带娃,让他健康成长,给予他足够的爱。虽然先天残疾,也要力争让他今后有一技之长,不拖累社会,不拖累父母。这样,我们也安心。”
后来,因工厂效益不好,机砖厂倒闭,年轻父母全部都下了岗,顷刻间,家徒四壁,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我们每年都要收集一些旧衣裤和床上用品,接济他们一家子。这样,至少解决了穿的问题,加之享受政府的低保政策,日子也免强可以过下去。
脑瘫儿子一天天长大,感觉今后去学点简单的一技之长,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应该没有多大问题。但不幸的是,曾经的突击队长,身体如此之强壮的人,又不幸得了脑梗,行走困难不便。随后老丈母和老丈人先后离逝,残疾孩子全由自己养着。不幸和灾难不断降临这个家庭。祈愿这一家子早日走出困境,迎来幸福美好的明天。
有人认为穷的原因,就是因为太循规蹈矩了,太无条件老实肯干了。上流社会多半都是无德之人;下层社会之人,要么清贫,要么清高,没有赚钱的能力,有才干也难以发挥。年轻人常认为金钱是世上最重要的东西,等到老了才知道,精神生活更加重要。在物欲横流的世上,有钱时,就算你一毛不拔,都会有人巴结你;没钱时,就算你把毛都扒光了,也难以把关系维持下来。有本事的人都不要脸面,没本事的人都要脸面。要脸的最后都没了脸,不要脸的最后都有了脸。总之,社会生活虽然残酷或不如人意,但底层民众是最可爱最善良的群体,感人的故事总是来自于他们。
某医院某医生,婚后生下一个看上去十分健康的宝宝,但长大读小学三年级时,身高高出常人许多,后查出患有脑疾,经常没有预兆地发生癫痫症状。据医生讲,手术风险极大,难以医治,只好放弃医治。
一天,孩子在大街上突然倒地口吐白沫,路过此处的某学校的领导,认识这个孩子,随及通知家里,家人赶来,马上送医,才避免了出现更大麻烦。还有一次,孩子在家里阳台上晒衣服,站在凳子上,又突发癫痫倒下来,幸运的是,没有从楼上掉下来,而是倒在一火盆里,引起烫伤和骨折,花费了近30万元,终于治好。
有人劝其生二胎,但该医生讲,怕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后,对有病的儿子不好,还是放弃了再生的念头。父母之心,爱之切切。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佛前贡水果,时时告因果。何因得何果,种善得善果,种恶得恶果。一切兼有果!我时常想啊,不幸的家庭,是否前世真有人作恶太多,让后人困顿不已。一切偶然兼必然,面对现实,惟有接受其苦,才能把日子下去。
有一位退休教师,老伴多病,早年过逝。儿子又因故坐牢,妻子与其离婚,留下一个儿子。退休教师就承担起年轻父母的育子重任,天天接送孙子上下学。日子一长,人显得更憔悴而年老,退休金免强够爷孙俩开销。终于有一天,退休老师因过度劳累而离开人世。这时孙子正在上高中,孤儿一般的孙子,只好一年365天呆在学校,以校为家。后来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未来的前程,总算有点盼头了。
中国的父母和祖辈们,心中唯有儿孙,独缺自己。他们延续着浓厚的血脉亲情,将爱代代相传,平凡而伟大!回忆起来的这几件事,心中总是充满热热乎乎的感觉,感动不已。亲情是人间至美之情,爱是人间至美之语。
我想起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他是无数勤劳善良中国长辈的缩影,感动着无数世人。父母祖辈们总是心系儿孙,抵御着晚年孤独,收获精神满足与健康。平凡之人虽生活不易,却深爱着后代,珍惜生命,为社会和家人无私奉献。感人的血脉亲情,是人间大爱,是爱的传承。
爱是一种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我脑海中浮现诸多舐犊情深的感人画面:为养育 4 个孩子,某父亲每年卸 6000 吨水泥;胡须花白的大爷干完活,满身尘土去买廉价酒,脸上露出孩子般幸福的笑容;工地劳作的父亲给女儿生活费,女儿见父亲衣衫褴褛,不忍接过血汗钱等等。
儒学光芒维系着人际和谐,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在个人主义泛滥、金钱至上、信仰缺失、道德伦理滑坡的当下,更需以优秀传统文化重塑国人,抵御西方不良文化入侵。每个中国人都应即刻行动,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与使命。
汪小波,四川省夹江中学退休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曾任多届夹江县政协常委、夹江中学教科室主任。曾获乐山市优秀人才、乐山市优秀教师、夹江县首届名教师等称号。发表论文论著80多篇(部),有多个教育科研课题获省市成果。“青神天梯杯”2025七夕征文大赛
“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在2025年中国情人节七夕节即将到来之际,《三苏文学》特举办“青神天梯杯”2025年七夕征文大赛,征集有关七夕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
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玉蟾寺在白石岩上从寺庙上到山顶的石阶被广大网友誉为“青神天梯”,赋予爱情相爱相守的象征,是四方游客及网友争相打卡之地。
1、征稿时间:2025年7月23日至2025日8月31日。
2、作品应为与七夕节相关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原创作品。
3、作品抬头应注明“青神天梯杯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投《三苏文学》主编微信/ZWB612462。
4、参赛期间作品所有赞赏全部作为大赛运营费用及奖金。
5、参赛作品在《都市头条》三苏文学专栏上刊发,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选发。
6、作品在都市头条浏览量达4万、点赞及留言达20个(条)才能入围。
6、大赛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分别奖励精美荣誉证书各一本。优秀奖5名,赠送《三苏文学》会员资格一年。
7、2025年9月5日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获奖名单。
8、三苏文学招募会员,将在全国各省设立分社,壮大三苏文学社,会员可以升入管理层,投稿可优先编发。有意可联系主编微信/ZWB612462。
三苏文学社
2025年7月23日
赵文碧,四川省青神县河坝子人,三苏文学社社长、主编,擅长写散文与地方传说,代表作品有《火烧玉蟾寺》、《丞相敬师》等,作品常见于《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江山文学网、都市头条、金榜头条、美篇、百度等。
三苏文学将在每年年底评选当年三苏文学的优秀作者,按投稿量、浏览量、评论数、获精次数、上红榜各占25%,前三名将获得精美荣誉证书及至尊奖杯,并同时在《三苏文学》微信公众号、都市头条、金榜头条、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广泛颁布彰显荣耀,到时可以做现场颁奖活动。欢迎文学老师们踊跃参加、积极支持、互相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