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秋意初临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暑气渐消晚风柔,一叶飘零报早秋。
稻浪千重铺锦绣,莲塘十里漾清幽。
天高云淡征鸿远,院静花繁硕果稠。
莫道伏威犹未尽,金风已至满仓楼。

七律·读刘禹锡《秋词》感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自古吟秋多怆声,谁持健笔破愁城?
厌看春色争娇媚,独爱秋光蕴洁清。
云外孤鸿排碧落,胸中浩气贯瑶京。
展书恍见刘郎立,千载风标照眼明。
七律·高温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时近立秋炎未休,骄阳似火炙神州。
云藏壑暗消青霭,蝉噤林空断碧流。
长街但见冰车聚,陋巷时闻竹榻咻。
欲借后羿穿云箭,暂锁羲和十二楼。

七律·依韵自嘲兼酬陡昇贤兄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拙笔常惭对锦篇,读君佳构意潸然。
枯肠搜尽难成玉,钝笔磨穿只吐烟。
林籁禽声皆入韵,人间百态尽成妍。
感兄谬奖频相励,愧我才疏空自怜。
附樊陡昇贤兄原玉:
七律·读夕阳余晖诗有感
文/樊陡昇(山东兰陵)
捧读余晖锦绣篇,恰如久旱饮甘泉。
字如珠玉精雕就,韵似清溪漫拨弦。
草木飞禽皆入画,悲欢世事尽成笺。
欲将碧宇铺为纸,难写贤弟笔底天。
七律·夏日闲吟三叠兼寄洛阳发立战友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读书之乐
芸编常展墨痕长,欹枕浑忘近夕阳。
浮世浮名随雁散,闲心闲趣共鹤翔。
一瓯清茗消永昼,半榻凉蟾入锦囊。
欲借天风濡彩笔,沧波千顷载诗航。
其二·自然之趣
何须瑶圃觅诗乡,自有银潢泻草堂。
晨启轩窗收曙色,夜临砚海掬蟾光。
凝珠露叶摇清韵,溅玉岩泉和宫商。
但守灵台春意足,任他沧海变玄黄。
其三·友道之珍
风雅虚名愧未当,强攀李杜益堪伤。
霜毫难写凌霄句,蓬牖常惭短铗藏。
幸有故人同气谊,且从经卷阅炎凉。
若教何处安诗骨,半缕茶烟佐酒香。
七律·暑日三吟:农事、书斋与市井的诗意栖居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田家暑趣
赤轮灼野火云腾,阡陌焦风汗似蒸。
荷盏摇波倾玉露,蝉弦竞日沸金声。
闲摇蒲扇贪凉意,独引清泉润稻塍。
最是农人勤稼穑,披蓑戴笠垄间行。
其二·书斋消夏
暑气蒸腾热浪徘,墨香浮动砚池开。
汗濡笔颖书狂草,燕探雕檐带韵来。
一盏冰梅消酷夏,半生世味涌诗怀。
何须远海寻骊宝,至味常存陋巷斋。
其三·市井夜话
筛桐碎影上阶池,拂柳低腰蝉咽嘶。
点点流萤穿里巷,娟娟小月探疏篱。
馔香暗逐风飘转,葵扇轻摇语洽宜。
蛙鼓频催夜未央,人间烟火即天时。
七律·暑天三咏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耕者
烈日熔金镀野川,流霞灼浪卷长天。
荷盘承露斟琼液,蝉翼调风弄素弦。
蒲扇频摇怜细草,渠波暗引润枯田。
躬耕岂觉肌肤裂,戴月扶犁枕垄眠。
其二·劳者
火轮碾碎九重霄,街市蒸腾鼎镬焦。
驿使穿风衫化铁,泥工抟日臂熔绡。
橙衣扫尽千街暑,紫面攀穷百丈瑶。
淬得钢筋铁骨硬,汗珠坠处架虹桥。
其三·祈者
金乌喷焰煮苍黄,万类噤声草木僵。
龟裂纹成商甲骨,林枯喑断楚辞章。
赤龙岁岁蟠空舞,甘澍年年望眼凉。
欲借鼍鼓三百震,遍倾银汉灌青秧。
七言排律·盛夏观海吟怀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烈日当空似火烧,为寻凉意出城郊。
驱车日照观沧海,心逐云鸥乐逍遥。
浪溅珠飞银汉落,云熔金涌怒潮高。
群鸥穿浪千鳞碎,万马奔礁一啸豪。
浅印沙滩痕易没,遥传海气暑顿消。
欲乘舟楫寻仙阙,且发清歌逐波涛。
心底忧烦随浪散,胸中块垒化烟飘。
天垂星斗鲛绡湿,蜃现楼台夜涨潮。
此际澄怀天地阔,何妨溽暑等闲抛。
归来犹记涛声语,月色如银洒客袍。
若问此行何所获?一襟风露半诗瓢。
七律·故园三章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其一
尘衣未解岁华违,独立残阳数晚晖。
藓迹侵阶掩石臼,新雏认字啄荆扉。
忽惊深巷传乳唤,恐有清霜上冻梅。
唯存蓬墙倚杖处,苔文尚辨嫁时衣。
其二
驳墙筛月影横斜,柿落空庭曳霜纱。
阶雪尚藏深窖眼,巷花开到故人家。
炊云聚散因风薄,行客去来逐浪沙。
时闻童谣穿暮色,十年春韭已著花。
其三
晓汲寒漪星斗沉,残碑蚀处龙鳞深。
红绸褪作旌幡色,绿牖犹荡古弦音。
邻女簪梅成鹤发,戍灯融雾尚余温。
鹧鸪声断千山白,露湿荒亭屐印沉。
【作者简介】李思義(微信昵称:夕阳余晖),男,汉族,1956年11月生于山东临沂兰陵,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教、下过海、打过工…经历曲折,命运多舛。但对人生信念坚定,自强不息,热爱生活,乐观处世。平生喜欢文学,尤爱诗歌,业余闲暇笔耕不辍,时有作品文字见诸于报刊及网媒平台。不求闻达,只为乐趣。现为临沂市诗词学会会员、兰陵县诗词学会会员、兰山区作家协会会员。诗观:真情催生诗歌,诗歌源自生活,生活带来灵感,灵感激发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