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生
忆往昔学车共风雨
看今朝师徒再团圆
一一原工兵十四团训练队一排二班庆八一战友会纪实掠影及总编张富贵赞贺诗词4首

【总编语】2025年7月30日,工兵十四团训练队一排二班欢聚在青海省民和县穆顺庄园包间共同庆祝建军98周年,这次联谊活动非常圆满,是工兵十四团“以班为单位”召开联谊会开了先例,值得各地战友会效仿借鉴和在全团范围内推广。
另根据韩延生战友提供的1981年工兵十四团训练队纪事及有关史料记载,结合诗词创作要求,现奉上原创赞贺诗词如下:
1,七律.赞胡永清队长诗二首
其一、砺剑
(平起首押,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6于敦煌市
戎关霜月照寒旌,沙场精兵鼓角鸣。
司训铁骑穿隧过,工兵虎帐策谋生。
十科目铸精钢骨,四季风磨上下营。
犹记西宁戎马路,青民关外战云横。
(注)青民:简指青海民和。
其二、领军
(仄起首押,平水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6于敦煌市
铸铁熔金铸铁魂,下营房外训晨昏。
工兵桥险轮痕稳,战事江深情意温。
帷幄曾筹南国戍,旌旗敢向老山扪。
他年若问功成处,滚动车流万壑吞。
3,鹧鸪天·赞靳新生老班长
作者:张富贵
2025.8.6于敦煌市
初掌教鞭意气豪,纸铺机件序如爻。
乌咔换挡声犹彻,独木穿行辙未摇。
分电细,化油娇,由前后逆匠工雕。
六骑同考皆优秀,笑指红石湾路遥。
(注)
① “乌咔换挡”:源于“加档乌咔咔,减挡咔乌咔”的操作口诀;
② “纸铺机件”:化用靳班长教导拆卸部件时“找干净纸板顺序摆放”的细节;
③ “红石湾指:红古区海石湾”:路考终点,象征训练成果。
4,鹧鸪天·赞二班战友庆八一组织者韩延生战友
(中华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8.6于敦煌市
半世兵心未肯闲,故乡聚首话流年。
穆庄厅内鬓霜满,三酒即成夙梦圆。
携旧侣,续前缘,青山湟水证肝贤。
从军五秩春秋近,犹唤同袍作少年。
【创作说明】
1,胡永清队长事迹:
据韩延生写的集训纪事和有关史料明确其任训练队长时,统筹司训、干训双线教学的职责,并关联工兵十四团司训队培养出来的驾驶员后续参与的盘龙江钢桥架、老山作战等重大任务,突出战略视野和司训队的成果。
2,靳新生班长教学细节:
紧扣“纸板摆放零件”“乌咔换挡口诀”“海石湾路考”等独特场景,彰显其严谨与创新。
3,以班为单位组织战友联谊更能体现团队基层组织精神,也成为“民和第二故乡行” 的亮点之一。“战友情”成为核心意象,展现出工兵十四团的凝聚力。
4,诗词中“盘龙江钢桥”等地理符号,均源自工兵十四团真实驻防及作战地标,强化历史厚重感。
现将韩延生战友发来的“美篇”编辑后转发给各位文朋诗友和各位战友们欣赏点评,指导转载。

在工兵十四团训练队一排二班庆八一战友会上的主持词一
主持人:韩延生
2025.7.30
亲爱的战友: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今天是2025年7月30日,过两天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训练队一排二班的战友相约在第二故乡共庆八一,意义深远。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相聚民和,喜悦的心情都写在了脸上。忆往昔,你那熟悉的笑容,爽朗的笑声,瞬间将时光拉回到学交规、学驾驶、同吃饭、同睡觉的青春岁月。
1981年,记得在操场上一起学档位练习,记得在课堂上学习机械构造,记得在生产连的田埂练驾驶。曾经是一边学习、一边营建,青土坡拉砖,永登县拉沙。享堂的上坡起步,海石湾的定点停车,8米的公路调头,还有铁路旁的独木桥,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有刘家峡的抗洪抢险,筑坝围堰,协同作战三天三夜,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付出的辛劳和汗水,难以忘记。
四十四年前的印记早已刻进生命里,成为一生最珍贵的历史记忆。如今,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享受着退休生活。但一声“战友”唤醒所有的回忆。来吧,“战友”,我们师徒在民和见。致敬曾经难忘的岁月,感恩这份难得的缘分,愿我们师徒的情谊地久天长。
庆八一战友会议程主持词二
第一项:合唱战友之歌
第二项:分别请靳新生班长、胡永清队长、张富贵总编、张文平秘书长讲话
【韩延生】亲爱的靳班长、嫂子好!胡队长、张总编、党领导、张秘书长、师兄、师弟、老战友大家好!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恰逢我们一排二班44年后战友欢聚一堂,共忆军营岁月,重温战友情谊。八月的民和骄阳似火,我们的心也如同这盛夏一般充满热情,激动的心也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新龩生】大家好!今天,比较激动,感谢我带的第一批学员千里之外来民和看我,谢谢!那个时候我们都年青,在部队大学里,是部队锻炼了我,培养了我。带的学员里没有一个考试不好的,与他们交流后,都说技术好才是砝码,即能驾驶,又能修理,还有人品要好。得知他们回到地方后,给领导开车的多一些,说明技术比较全面,才能得到认可。谢谢!
七言诗《赞靳班长》
作者:韩延生
班长驾车技术精,心怀大爱有担当。
行车稳准人人赞,桃李满园留美名。
②胡队长好!81年我们一排二班在训练队学习、驾驶、考试、生活等,胡队长是见证人,今天又不约而至,共同见证了我们在民和第二故乡再团圆的场景。记得1982年10月中旬,我来到新兵连当文书,和您住一个房子,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至今难忘。2014年太原年会结束后,我连王开永指导员,九连连长蒲大金等一行6人。舟桥连西安战友设宴招待,您也参加了这次宴会,有缘人千里来相会。有请胡队长讲话。
【胡永清】大家好!今天和张总编终于见面了,很难得、很幸福、很激动。靳班长和我在一起时间很长,他是好班长、好同志。转业地方在公安战线工作,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现在过着退休生活。最后祝大家玩的开心,吃好、喝好。
七言诗《赞胡队长》
作者:韩延生
性直如钢火气冲,心肠似玉暖融融。
怒发只为队里事,笑颜常映弟兄心。
③7月29号下午回酒店,刚下车,就看见了张富贵、党甲旬、张文平三位战友,我给张总编说了举行二班战友会的时间和内容,特约三位出席,也来见证本次活动。张总等欣然答应,有请张总编讲话。
【张富贵】各位战友大家好!能参加训练队二班庆八一战友会,非常高兴。早就听说龩班长在民和,想见见不到,今天终于见到的靳班长。你是庄浪人,我是泾川人,我们是老乡,又同干公安。我在七连当文书时,常到训练队,今又见到了胡队长老前辈和其他老战友,这都是缘分。我到青海冷湖油田,从事政工、组织、公安几十年,目前退休居住西安。延生、文平都是国风社会员,他们编辑、写作,都很好!欢迎大家来西安游玩,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今天联谊活动圆满成功!
④张文平战友是团秘书长,我俩也是国风社会员,民和相遇也是缘分。有请张秘书长讲话。
【张文平】大家好!很高兴参加司训二班战友会,我叫张文平,山西乡宁人,在西安、侯马两地居住,祝二班战友会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⑤宴席开始
首先为因病去逝的王国强战友祭酒,这杯酒,敬我们共同度过的青春岁月。己故老战友,安息吧!
⑥战友互动敬酒,联谊交流,拍照留念。
【附件】记忆中的1981年工兵十四团训练队二班纪事
(一)1981年工兵十四团训练队编制
队长:胡永清.指导员:刘洪升
副队长:崔同强
一排长:梁如华.二排长:聂文贵
三排长:史录奎.四排长:张排长
一排、二排(司训),三排、四排(干训)
司训七个班,干训六个班
(二)司训慨况:1981年春节过后,一年一度的驾驶训练开始了。
接到的命令是到司训队报到,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背包生活用品,乘座团里的班车去训练队报到。教练班长:靳新生,我们是一排二班,报到的学员是:四连张治国,五连王国强,七连钱广发,训练队刘向东,管理股沈诚(沈开美),舟桥连韩延生。张治国、刘向东、韩延生新兵在一个连认识,另3人报到才认识。
3天后到队部考试,100道加减法,10分钟完成,60分及格。过关后就开始了为期10个多月的司训学习。
第1科目:学习交规和机械构造。
第2科目:做马扎、地上划挡位,掌握加挡减挡,加档乌.咔咔,减挡咔.乌.咔。
第3科目:转场西宁生产连,开始转8字路,掌握左右转弯技巧。
第4科目:道路驾驶,上、下车给教练班长敬礼!学员5公里换记得不清楚了,开始道路驾驶科目就多了,起步,抬离合等。
第5科目:仍然道路驾驶,返回下营房训练队。
第6科目:操场进行侧方移位、倒库等。
第7科目:操场拆装化油器、油泵、分电器、发电机等,进行保养。靳班长教学示范的好,找干净纸板,拆卸的部件顺序摆放,清洗完毕,由后向前安装。
第8科目:过独木桥、定点停车、重车起步,下坡减挡、8米公路调头等。
笫9科目:排除故障,由简单到复杂,完成全部科目。
第10科目:考试
笫1天:理论、交规考试。
第2天:排除考官出的油、电路故障,好像有时间限制。
第3天:路考,训练队操场起步出发,右转,在右转,(要开左右转弯指示灯)出西大门,右转上坡,过铁路隧道前行,上108国道,过享堂街道,左转弯下坡,过U字大通桥,右转弯上坡,(上坡起步、下坡抢挡自己掌握),直行海石湾方向,定点停车。8米公路调头,2前1倒完成后返程,过大通桥、享堂,开左指示灯下国道,过独木桥,左转过隧道下坡,左转进西门,过汽车连、特务连,行到小院处开左指示灯,左转停车到指定位置。
考试结束,10个多月系统的学习了交规、理论、道路驾驶、排除故障、维修保养等,司训结束。靳班长是第一年带学员,当教练,我们6名学员考试绩都是优,没有给班长丢脸,司训队学习生活结束。
(注)张治国回四连,钱广发回七连,韩延生回舟桥连,刘向东、沈诚、王国强分到汽车连。

靳班长,在部队,工作兢兢业业,忠诚担当,是好教练,好班长,好战友。从军人到警察身份转换,是无私奉献精神的延续,是优秀人民警察。
八六年班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用青春谱写人生华章,是徒弟们学习的榜样。嫂子承担着家庭重担,还要操心丈夫的安危,您是班长的好妻子,是我们的好嫂子。是国家的骄傲,是人民的楷模,向你们致敬!奖状是:光荣人家
中共平凉地委
平凉地区行政公暑
一九八六年元月
我们师兄弟在春旺大厅合影,2人和师傅见过面,3人这次来民和是第一次相见。师兄老沈为了这次相会,早早排队购票,激动的心难以言表,为民和聚会做好了充分准备,谢谢师兄。
《战友情》
作者:韩延生
岁月如歌忆峥嵘,二班战友心连心。
师徒聚会终有散,师恩如山永难忘。
7月28号下午17点03分,我们一行6人乘高铁到了民和南站,坐出租车到了春旺宾馆,(民和南站距春旺宾馆2.3公里)。把时间给靳班长说晚了50分钟,来到宾馆不到10分钟,张哓平战友就到了,互相介绍后,彼此也就熟悉了,办理完入住手续后,靳班长也到了宾馆。因南京战友钱广发购票时间是29号下午18时16分到,因此把二班的战友聚会就放到了29号下午举行。
民和照相馆,是新兵必到,留下一张着军装作为有时代符号的照片。六五式军服是时代军人身份的标识,更是体现当代军人的自豪,拍一张照片成为留存这份俊照的最好方式。承载了特定年代的记忆,退伍老兵对其有深厚情感,成为那个年代最具辨识度的符号。
六五式军服,装备部队二十年,而且“三点红”军服的情感价值,它是集体记忆和青春记忆的重要符号。
红五星帽徽象征革命精神;
红领章代表红旗;
缘色军装体现了军队的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从上营房后山下来,沿109国道向西行驶,到特色黄焖创始人之家,吃黄焖羊肉、特色小吃。要感谢张晓平、聂荣玺两位战友,谢谢!南京、蚌埠、西安、富平战友欢迎您的到来。
靳班长晚上为徒弟们接风洗尘,参加的战友是,82年泾阳兵留青战友张晓平、79年蚌埠兵沈诚、80年西安兵刘向东、80年富平兵张治国、80年富平兵韩延生、舟桥连80年西安兵石红旗、舟桥连80年西安兵肖安定。
29号早上9时来到靳班长家,见到了嫂子,说话拉家常,聊天叙旧事。这时师傅打开一瓶酒,说民和人有早晨喝酒的习俗。这是酒文化中的“顺肠”,即“喝双不喝单”的“打底”,有六盅或四盅开始,寓意“六六大顺”或“四季发财”。入乡随俗,每人四盅,来个好兆头。师傅即兴葫芦丝演奏,退休开始学乐器,学一行,爱一行,也在为第二故乡民和行的演出做彩排,为师傅点赞!
7月29号下午南京战友也到了,准备按计划举行战友会。靳班长给小平战友打电话,说有事来不了。也邀请了留青战友会会长段军前来参加,因民和行会务组事务繁忙,无法参加。我们和班长商议后决定二班战友会如期举行。
十四团唯一保留下来的大礼堂,左右两道门,椅子还是80年舟桥连安装上的,放映室还是用两根柱子撑起搭建的小房子。曾经的主人在这里集会、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听报告、连队拉歌比赛等。那“吼声震天”和整齐的拍掌声永远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中,时代的变迁,不再是当年的模样,使人感慨万千,五味杂陈。
《兵心咏怀》
作者/韩延生
重走旧日营盘,难忘戎装岁月。
湟水河畔练兵忙,四十六载魂牵梦萦。
未闻铁马声。
光阴荏苒如箭,兵心依旧情长。
若问此生何所愿,卫国戍边无上荣光。
初心永不改。
汽车连、特务连前大马路,向东路过灯光篮球场,通往军人服务社、电石厂、大礼堂、家属院东大门。
此处进团部小院,特务连有岗哨在这里。走进下营房,虽然多了办公楼,连队也住进了新楼房,整个看布局,还是没有老平房的排列布局好。这正是:
住在老平房,人的情感深。
住着新楼房,人的感情淡。
站在特务连、干训队台阶处,前方是西操场和东操场,团部小院在南,大礼堂在正前方。
29号11时我们来到了车站上营房,铁门上锁,见不到看门人,只好开车顺北山的路到团弹药库附近。站的位置大约是舟桥连和修理连的结合部,给战友们打了一声招呼,便顺山坡下到了舟桥连连部的位置,向下看想找到通往兰球场的台阶,因荒废之地杂草丛生,找不到落差十几米的台阶。回头再向北看,舟桥、修理连南北宽度到不了80米,眼前看到的有150米左右。忽然醒悟,舟桥连车库与二营机械库往下推了足足有10米,这么多的士方量不会拉走,成本会太高,土方使舟桥连、修理连、二营部原地长高了2米多。站在西操场拍照,看不到四连的窑洞,证明西边比东边高了很多。
我站在舟桥连连部前位置,向下拍到的四排车库、兰球场。
结束寄语
战友们:
欢聚虽短暂,却让我们的心紧紧相连,情谊绵长。愿君安好,岁月无恙。
如今,岁月在我们脸上留下痕迹,永远抹不去骨子里的军人本色。分别时刻,千言万语道不尽心中的不舍,期待下一次在相会。
祝大家身体健康!后会有期!
↓以下为司训队二班联谊会视频
↑靳新生班长讲话
↑张富贵讲话祝福战友祝贺联谊会圆满成功!
【说明】本期作品影视资料由军嫂(龩新生夫人)刘宁祖等战友提供,编辑部特表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