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真相之光
清晨的阳光透过ICU的窗帘洒落,雨晴揉了揉酸痛的脖子,从陪护椅上醒来。身旁的周墨阳已经不见了踪影,只留下折叠整齐的毛毯。她急忙起身,在走廊尽头找到了正在通电话的他。
周墨阳的背影紧绷,声音压得很低:"...不,那不是事实...我已经委托律师处理..."
察觉到雨晴的到来,他匆匆挂断电话,转身时脸上强扯出一个微笑:"醒了?你父亲的情况很稳定,张医生说随时可能醒来。"
雨晴没有被他敷衍过去:"出什么事了?谁打来的电话?"
周墨阳犹豫片刻,拿出手机点开一则新闻推送。屏幕上赫然是《"问题医生"再惹争议:勾引病患女儿,致老人病危》的标题,配图正是昨天他们在ICU外相拥的照片。
"林浩干的。"雨晴咬牙切齿,手指几乎要捏碎手机,"这个卑鄙小人!"
"不止一家媒体在报道。"周墨阳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省医大那边也接到了投诉,要求重新调查三年前的'事故'。"
雨晴一把抱住他:"我们去告他们!这是赤裸裸的诽谤!"
周墨阳轻轻回抱她:"现在最重要的是你父亲。这些事...总会过去的。"
他的声音平静,但雨晴能感觉到他身体的微微颤抖。这个男人习惯将一切重担都默默扛下,从不抱怨。想到这里,她的心揪得更紧了。
"墨阳,看着我。"她捧起他的脸,"这次我不会让你一个人面对。我们一起战斗,好吗?"
周墨阳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光亮,他低头轻吻她的额头:"好。"
回到ICU外,护士惊喜地告诉他们:"沈先生醒了!而且认出了人,还能说简单的话!"
两人连忙换上隔离服进去。沈父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但眼神清明。看到雨晴,他微微动了动右手——之前一直无法活动的部位。
"爸!"雨晴含泪握住父亲的手,"您感觉怎么样?"
沈父的嘴唇蠕动着,发出含糊但可辨的声音:"晴儿...对不起..."
雨晴摇头:"您没有对不起我,只要好好养病..."
沈父的目光移向周墨阳,复杂难辨。周墨阳上前一步,专业而恭敬地说:"沈伯父,手术很成功。您脑部的血管畸形已经修复,配合康复训练,功能会逐渐恢复。"
沈父沉默良久,终于极轻地点了点头。这个微小的动作,却让雨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接下来的几天,沈父的恢复速度令医生们惊讶。他的言语越来越清晰,右侧肢体也开始有了自主活动。周墨阳每天都会来查看情况,并带来特制的中药汤剂。
起初,沈父对周墨阳的药总是皱眉拒绝。直到有一天,他半夜突发头痛,值班医生束手无策,恰巧周墨阳送药来,立即用针灸缓解了他的症状。那次之后,沈父的态度明显软化,甚至开始配合周墨阳的康复训练。
这天下午,雨晴从外面回来,看到父亲正在周墨阳的指导下做手指操。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她站在门口,不忍打扰。
"周医生,"沈父的声音虽然含糊但已能听清,"那天...报纸的事..."
周墨阳摇摇头:"您不必解释。媒体喜欢夸张,我早已习惯了。"
"不..."沈父艰难地组织着语言,"我应该...相信晴儿的眼光...你是个好医生..."
周墨阳的动作顿住了,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
"伯父..."
"叫我...沈叔吧。"沈父露出住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听说...你们要结婚?"
周墨阳郑重点头:"是的,如果您同意的话。"
沈父看向门口:"晴儿,别躲了...进来吧。"
雨晴红着脸走进来,握住父亲和周墨阳的手:"爸,您都知道了..."
"我女儿...眼光不错。"沈父拍拍两人的手,"只是...那些报道..."
"我已经联系律师提起诽谤诉讼。"雨晴坚定地说,"同时,省医大四十多位教授联名为墨阳正名,包括当年调查组的负责人。"
周墨阳惊讶地看着她:"你什么时候...?"
"昨晚你睡着后。"雨晴调皮地眨眨眼,"我联系了张医生,他帮忙发起的联署。对了,下午电视台要来采访,关于'媒体暴力'和'网络诽谤'的专题,想请我们做嘉宾。"
周墨阳皱眉:"这..."
"是时候让真相大白了,墨阳。"雨晴握住他的手,"不仅为你,也为所有被不实报道伤害过的人。"
沈父赞同地点头:"我...也参加。"
当天晚上的访谈节目引起了强烈反响。雨晴条理清晰地驳斥了不实报道;周墨阳则平静讲述了三年前那起悲剧的真相;沈父的出场更是打动人心——他艰难但坚定地表示:"周医生...救了我的命...也救了我女儿的心..."
节目播出后,舆论迅速反转。几家媒体公开道歉,林浩所在的医院也宣布对他进行停职调查。
夜深人静时,雨晴发现周墨阳独自站在医院天台上,仰望着星空。她悄悄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他。
"在想什么?"
周墨阳转身将她拥入怀中:"想我老师。如果那天他没那么决绝...如果我能早点发现..."
雨晴轻抚他的后背:"那不是你的错,就像张医生说的,你处理得很完美。"
"今天在镜头前说出真相后,我突然觉得...释怀了一些。"周墨阳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些年,我一直把老师的死归咎于自己,躲在深山里惩罚自己..."
雨晴抬头看他,发现这个一向坚强的男人眼中噙着泪水。月光下,他的脆弱如此真实,又如此动人。
"老师临终前...对我说了句话..."周墨阳艰难地开口,"他说'墨阳,别学我...要懂得原谅...'当时我以为他指的是原谅那个混混对他女儿的伤害...现在才明白,他是在让我...原谅自己..."
雨晴紧紧抱住他,感受着他身体的颤抖。这一刻,她仿佛看到压在他心头三年的巨石终于出现了裂缝。
"我们回家吧,墨阳。"她轻声说,"回云雾村。"
---
第九章 归途如虹
一周后,沈父出院了。在周墨阳的建议下,他同意随两人一同前往云雾村休养。"山里空气好,对你的康复有帮助。"周墨阳这样说服他。
长途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沈父望着窗外的梯田和云雾,神情渐渐放松。雨晴和周墨阳坐在后排,十指相扣。
"看,到村口了!"雨晴突然指着前方兴奋地说。
沈父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一棵巨大的银杏树矗立在村口,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树下站着十几个村民,最前面是个瘦小的男孩,手里捧着一束野花。
"是小石头!"雨晴惊喜地叫道。
车刚停稳,小石头就冲了过来:"沈老师!周叔叔!你们终于回来了!"
周墨阳弯腰抱起他:"想我们了?"
小石头用力点头,然后好奇地打量着沈父:"这是老师的爸爸吗?"
沈父有些尴尬地点头。李婶上前热情地握住他的手:"沈大哥是吧?我是村长的老伴,大家都叫我李婶。你的房间都收拾好啦,就在诊所二楼,朝阳,暖和着呢!"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问候着,帮忙拿行李,簇拥着他们向村里走去。沈父起初有些不适应这样的热情,但很快就被质朴的氛围感染,脸上露出久违的轻松笑容。
诊所还是老样子,干净整洁,药香弥漫。沈父的房间被布置得温馨舒适,窗台上甚至摆着一盆盛开的山茶花。
"这是...?"沈父疑惑地看着那盆花。
周墨阳微笑:"雨晴说您喜欢山茶花。这是我从后山移栽的,品种可能不如城里的名贵..."
沈父的眼眶微微发红:"谢谢...很美。"
安顿好父亲后,雨晴拉着周墨阳来到后院。秋日的阳光洒在晾晒的药材上,散发出阵阵清香。
"墨阳,"雨晴突然严肃起来,"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
周墨阳紧张地看着她:"什么事?"
"我们的婚礼..."雨晴眼中闪着狡黠的光,"你打算什么时候举行?总不能让我一直戴着订婚戒指吧?"
周墨阳如释重负,笑着将她拥入怀中:"下个月怎么样?等银杏叶最黄的时候,在山坡上办个简单的仪式。"
"就在村小学的操场吧,孩子们可以当花童。"雨晴兴奋地计划着,"李婶说要帮我做嫁衣,用她当年结婚时的红绸..."
"都听你的。"周墨阳轻吻她的发丝,"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
"让小石头当我们的证婚人。"周墨阳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他需要感受家的温暖。"
雨晴心头一热,这个男人的善良总能触动她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好。对了,我爸的康复训练..."
"我已经制定了计划,配合中药调理,效果会很好。"周墨阳自信地说,"不过最有效的'药',可能是这里的环境和人情。"
正如周墨阳所说,沈父在云雾村的康复进展神速。清新的空气、规律的作息,加上村民们的热情关怀,让他仿佛变了一个人。每天清晨,他跟着周墨阳打太极拳;白天,他在李婶的指导下学习打理菜园;傍晚,小石头会拉着他去溪边钓鱼。不到两周,他的言语和行动能力已经恢复了七八成。
这天晚饭后,沈父叫住了准备去书房看医书的周墨阳:"墨阳,能陪我聊聊吗?"
两人坐在院里的石凳上,初秋的夜风送来阵阵稻香。
"墨阳,我想向你道歉。"沈父开门见山,"之前我对你的态度..."
"沈叔,不必如此。"周墨阳连忙说,"作为父亲,您关心雨晴是应该的。"
沈父摇摇头:"不只是因为雨晴。我...其实早就听说过你。"
周墨阳惊讶地看着他。
"三年前那起医疗事故的报道,我看过。"沈父叹息,"当时我就坐在审判席上——我是那家法院的院长。"
周墨阳的身体明显僵硬了。
"我亲眼见证了调查结果证明你无责的全过程。"沈父继续说,"但当雨晴带你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却选择了相信那些不实报道...因为..."
"因为您想保护雨晴。"周墨阳理解地点头,"换做是我,也会这样。"
沈父眼中泛起泪光:"晴儿母亲走后,我把自己封闭起来,也疏远了她。直到这次生病,我才明白亲情有多珍贵。墨阳,谢谢你不仅救了我的命,还帮我找回了女儿。"
周墨阳不知该如何回应这样真挚的告白。沈父拍拍他的肩,像对待儿子一般:"好好待晴儿。她性子倔,但心地比谁都柔软。"
"我会用一生守护她。"周墨阳郑重承诺。
婚礼定在十月最后一个周末,正是银杏叶最灿烂的时节。村小学的操场被装饰一新,孩子们用野花和彩纸扎成拱门;李婶带领妇女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连县里的领导都专程赶来祝贺——周墨阳在疫情期间的贡献让他成了当地的楷模。
婚礼前一天晚上,雨晴独自来到银杏树下。月光如水,繁星满天,她抚摸着粗糙的树皮,回忆着这半年来的点点滴滴——初到山村时的迷茫,与周墨阳的相遇,共同抗击疫情的日夜,城里的风波...一切仿佛命中注定。
"在想什么?"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雨晴转身,周墨阳站在月光下,白衬衫的袖口微微卷起,露出结实的小臂。他的眼睛比星空还要深邃,盛满温柔。
"在想我们有多幸运。"雨晴靠进他怀里,"如果没有那场雨,如果我没来云雾村..."
"我会找到你的。"周墨阳坚定地说,"无论你在哪里。"
"这么自信?"雨晴轻笑。
"不是自信,是必然。"他低头吻她,"就像山岚总会环绕群山,我总会找到你。"
月光下,银杏叶轻轻摇曳,仿佛在见证这对恋人的誓言。明天,他们将正式成为夫妻,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但此刻,这个安静的拥抱,已胜过千言万语。
---
第十章 山岚为证
婚礼当天,阳光明媚。村小学的操场上挤满了前来祝贺的村民,孩子们穿着节日盛装,手捧野花站在红毯两侧。
雨晴穿着一袭简朴的红裙——那是李婶用珍藏多年的绸缎亲手缝制的,头上戴着野花编成的花环,宛如山间精灵。周墨阳则破天荒地穿上了西装,挺拔如松,引得村里的姑娘们偷偷红了脸。
小石头作为特别证婚人,紧张地站在两人中间,手捧一个红布包裹。当村长宣布交换戒指时,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是两枚用银杏木雕刻的指环。
"这是我刻的,"孩子骄傲地宣布,"周叔叔说银杏树能活千年,代表爱情永远不变!"
在场众人无不感动落泪。周墨阳和雨晴交换了木戒,然后同时蹲下身拥抱了这个失去双亲却依然充满爱的孩子。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雨晴在小石头耳边轻声说。
孩子的眼睛亮得惊人:"真的吗?我可以叫你们...爸爸妈妈吗?"
周墨阳的声音有些哽咽:"当然,儿子。"
婚礼后的宴席持续到深夜。沈父喝了不少米酒,脸色红润,与村民们谈笑风生,完全看不出曾经是个中风患者。雨晴和周墨阳被大家轮流敬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当最后一波客人离开时,已是繁星满天。周墨阳牵着雨晴的手,慢慢走回诊所——现在该叫他们的家了。二楼的新房被布置得喜气洋洋,红烛高照,床单上洒满了花生和红枣,寓意早生贵子。
"累吗?"周墨阳轻抚妻子疲惫却幸福的脸庞。
雨晴摇摇头,突然想起什么,从颈间取下那枚铜钥匙:"物归原主。你说过,这是能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周墨阳没有接,而是握住她的手:"它已经完成了使命。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幸福之门。"
红烛摇曳,两个身影渐渐融为一体。窗外,山岚轻绕,如同温柔的臂弯,守护着这个特别的夜晚。
时光如溪水般流淌。转眼一年过去,云雾村发生了许多变化。在沈父的建议和资助下,村小学新建了两间教室,来了两位新老师;诊所扩建了药房和留观室,周墨阳还收了两名学徒;小石头上了学,成绩优异,尤其是自然课,总拿第一。
而最大的变化是——雨晴怀孕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那天,周墨阳像个孩子一样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然后立刻写信给正在国外考察教育的沈父。是的,沈父已经完全康复,甚至重拾了年轻时的梦想——周游世界考察教育。不过每两个月,他一定会回云雾村住上一周,享受天伦之乐。
怀孕八个月时,正值雨季。这天深夜,雨晴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周墨阳匆忙披衣起身,原来是李婶的儿媳要临产了,但胎位不正,接生婆束手无策。
"我去去就回。"周墨阳匆匆吻了吻雨晴的额头,抓起医药箱冲进雨中。
雨晴无法入睡,索性起身煮了姜茶,等丈夫回来。然而天蒙蒙亮时,等来的却是满头大汗的小石头:"沈老师!李奶奶让我来告诉您,周叔叔说如果您感觉还好,能不能去一趟?产妇情况不太好,需要...需要您的帮助。"
雨晴立刻明白过来——村里人迷信,认为孕妇能"镇住"产房,保佑母子平安。她迅速穿好雨衣,跟着小石头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李婶家走去。
简陋的产房里,李婶的儿媳正痛苦呻吟,周墨阳的白大褂已经被汗水浸透。看到雨晴,他眼中闪过一丝愧疚和担忧。
"胎位转正了,但产妇力气不够。"他简短解释,"需要有人给她信心..."
雨晴会意,上前握住产妇的手:"嫂子,别怕,我在这儿陪着你。周医生接生过很多难产,都很顺利..."
或许是心理作用,或许是周墨阳的医术确实高超,两个小时后,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黎明的寂静。是个健康的男孩!
周墨阳小心翼翼地将婴儿包裹好,放在产妇胸前,然后转向雨晴,眼中满是自豪和爱意。这一刻,雨晴突然明白了他选择留在山村的意义——不是逃避,而是回归医者本心,在最需要的地方践行救死扶伤的誓言。
回家的路上,雨晴的肚子突然一阵抽痛。周墨阳立刻紧张起来:"怎么了?是不是要生了?"
雨晴摇头,笑着安抚他:"只是小家伙踢了一脚,大概是被新生儿吵醒了。"
周墨阳蹲下身,将耳朵贴在她隆起的腹部,脸上露出痴迷的表情:"他在说,爸爸真棒。"
雨晴噗嗤一笑:"自恋狂!"
两人相携走在晨光中,身后的山岚渐渐散去,露出青翠的山峦。云雾村新的一天开始了,而他们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下去...
就像山间的岚霭,看似飘渺,却恒久绵长;他们的爱情,平凡质朴,却深沉似海。在这片群山环抱的土地上,他们找到了彼此,也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全文完]
——
后记:山岚深处的回响
当最后一个句点落下时,窗外的雨正轻轻敲打着玻璃。我放下笔,恍然惊觉自己已在沈雨晴和周墨阳的世界里生活了数月之久。他们的故事始于一场雨,也在这个雨天暂告段落,仿佛冥冥之中的某种呼应。
创作《山岚深处的约定》的初衷,源于三年前一次偶然的山区之行。在那个云雾缭绕的小村庄,我遇见了一位从城市返乡的医生和他的教师妻子。他们简陋的诊所和教室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下的感谢卡片。那位医生对我说:"大城市少我一个医生没什么,但这里少一个,可能就是几条人命。"这句话如种子般埋在我心底,最终生长成了这个故事。
沈雨晴和周墨阳或许只是虚构的人物,但他们身上凝结着无数现实中的影子——那些放弃优渥生活扎根基层的医者,那些为山村孩子点亮知识之光的教师,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守爱情的人们。特别是小石头这个角色,他的原型是我在采风时遇到的留守儿童,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至今令我难忘。
写作过程中,我常常思考:是什么让一个人甘愿离开繁华?又是什么让两颗受伤的心敢于再次相爱?或许正如周墨阳所说:"最深的治愈,往往发生在最朴素的土地上。"云雾村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没有丰富的物质条件,但它有最纯净的山岚,最质朴的人情,这正是治愈创伤最好的良药。
特别要感谢我的医学顾问王医生,他为周墨阳的医疗情节提供了专业指导;也要感谢李老师,她分享的支教经历为沈雨晴的教学生活增添了真实细节。任何不准确之处,皆因我的艺术加工所致。
最后,亲爱的读者,感谢你陪伴雨晴和墨阳走过这段旅程。希望他们的故事能让你在繁忙都市中偶尔驻足,想起山间那抹永不消散的岚霭;更希望它能给你勇气,去追寻内心真正渴望的生活与爱情。
无论你身在何处,愿你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云雾村",和那个愿意与你共赏山岚的人。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平凡中坚守不凡的人们。
作者
于一个细雨蒙蒙的清晨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