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巻书 行万里路
——川藏篇(之二十)
从格尔木到西宁:邂逅青海湖的蓝调时光
文:王安诺
5月19日,清晨的格尔木还浸在薄雾里,大巴车引擎的轰鸣声划破了这座戈壁小城的宁静。青岛胜哥旅游团的22名成员拖着行李箱,带着对青海湖的憧憬,踏上了这段西行之旅。有人裹紧防风外套,有人对着手机镜头兴奋地直播,车厢里的喧闹与窗外渐渐后退的昆仑山轮廓,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出发图景。
沿着青藏公路疾驰,高原的阳光逐渐浓烈起来。车窗外,广袤的戈壁滩如同一幅展开的巨幅画卷,裸露的砂石在阳光下泛着银白,偶尔掠过的骆驼刺和藏野驴,为单调的地貌增添了几分生机。领队胜哥手持麦克风,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神话传说与地理奇迹,当提及青海湖的“海怪”传闻时,车厢里爆发出阵阵笑声,疲惫的旅途瞬间充满了欢乐。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之一。海拔3169米,湖水面积约4543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约21米,最深处达32.8米。青海湖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地位,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全球游客与科研工作者。
午后时分,一抹幽蓝在天际线若隐若现。随着大巴车的靠近,青海湖的全貌终于展露在众人眼前。踏入青海湖二郎剑景区的瞬间,仿佛闯入了一幅绝美的天然画卷。湛蓝的天空如同一整块通透的蓝宝石,没有一丝杂质,大朵大朵的白云就像蓬松的棉花糖,低低地悬在空中,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到。
青海湖的湖水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蓝,那是一种深邃而纯净的蓝,由近及远,由浅至深,层次分明。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泛起细碎的金光,宛如无数颗璀璨的星星在湖水中跳跃闪烁。微风拂过,湖水轻轻拍打着岸边,发出“哗哗”的声响,那声音轻柔而舒缓,像是母亲温柔的呢喃。
沿着木质栈道漫步,身旁是一望无际的湖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不时有飞鸟掠过湖面,它们身姿轻盈,在天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为这片宁静的湖水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栈道旁的草地上,盛开着星星点点的野花,红的、黄的、紫的,在微风中摇曳生姿,与湛蓝的湖水、洁白的云朵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绝美画面。
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二郎剑半岛宛如一柄利剑,直插湖心,气势磅礴。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心灵仿佛也得到了净化和洗礼。与天际相接处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成群的湟鱼在浅滩游动,候鸟掠过水面,激起层层涟漪。有人迫不及待地奔向湖边,捧起一汪清水感受它的冰凉;有人架起三脚架,记录着飞鸟掠过湖面的瞬间;几位女团友系上色彩艳丽的披肩,在风里舞动,笑声混着湖浪声,回荡在空旷的天地间。
夕阳西下时,众人依依不舍地登上大巴。余晖将湖面染成金色,远处的雪山也披上了一层瑰丽的霞衣。车向着西宁的方向驶去,车厢里安静下来,大家或是翻看照片,或是闭目养神,嘴角却都挂着满足的笑意。
抵达西宁时,夜幕已完全笼罩这座城市。街道上的灯火次第亮起,羊肉泡馍的香气从街边小店飘出。胜哥带着大家住进提前预订的酒店,古色古香的院落里,红灯笼轻轻摇晃。在异乡的夜色中,22颗来自青岛的心,因这场旅途紧紧相连。他们从青岛出发,穿越古城西安,打卡悠闲与繁华的成都,沿318国道叩开拉萨大门,然后沿109国道,翻越唐古拉山,游览碧波荡漾的青海湖,整个行程约一万公里。20天的朝圣之旅,时间其实不算长,和那些徒步旅行,深度行走在藏区大地上的修行者相比,这趟旅程连"蜻蜓点水”也算不上,但对我而言,这趟跨跃大半个中国的行程,不仅让我实现了此生必驾318的梦想,更让我收获了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友情的珍惜。
明天我们将从这里踏上归程,返回青岛的家,相信会有更多的诗和远方等待着我们去书写。
2025年5月20日于青海省西宁市
最后,我要感谢六汪文联,把我行程中所记录的零散的图片和文字予以整理,以专题的形式分享给各位读者,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支持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