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迹忆·小小说(040)】“胡闹”和他的“三友”
沈 学 印
“胡闹”是胡志铙的“绰号”。
“胡闹”还很愿意让人家这样叫他。
“胡闹”觉得这样挺好,一来自己不寂寞,二来有人和咱“套近乎”,也算挺开心,总比自己一个人憋屈“郁闷”着好。
“胡闹”老伴走得早,现在就一个人住个大房子,想找个说话的“伴”都没有。
“胡闹”退休还挺早,至今已有五六年了,身体还没毛病,整天“熬啃”的就跟“太监领着狗散步——简直是‘无鸡遛兽’”。
“胡闹”更没爱好,前年经人介绍去了老年大学混时间。
“胡闹”这一上大学,这真学着点东西,写写画画涂涂抹抹的,不到两年大有长进,书画练的挺像回事儿,挥毫泼墨的字呵、画的也显山露水了,多少有点名气了。
“胡闹”特别喜欢画乌龟、小猫、球球狗。
“胡闹”喜欢画乌龟、小猫、球球狗后,兴趣大增,乐趣无穷。
“胡闹”那天从商场回来,路过一花鸟鱼商店,相中一对“绿毛龟”,二话没说,拎回家中。从此,家里就像有了生机一样,他也不再寂寞了。虽然这是个不说话的小东东,彼此却有了感情,有时还能隔着玻璃缸唠会儿磕,自言自语一阵。那小东东也像认识他一样,给它啥都伸着长长的脖子“一律笑纳”,不熟悉的人要给它点吃的,那就没门了,生怕害了它似的。不到两年光景,这对小东东越长越大,玻璃缸已活动不开了。于是主人就在洗手间旁为它建了“新居”,这下可妥了,空间也大了,地盘也有了,这小东东出出入入的愈加随便了。有时主人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在厨房干活或在客厅看电视,它就悄没声息地爬到主人身边,甚至脚面上,气宇轩昂,挺胸昂首,伸着长长的脖子,看着主人,一副乖巧模样。一次,那个小一点的小东东被风吹动的房门打出好几米远,把个主人心痛的好几天,夜里都得去照看,像照顾“监护室”的“重症患儿”一样,直到能吃能喝能爬了,这才心里落了底。
“胡闹”不仅画猫有瘾,得意猫也实心实意。那日,他在自家墙角下,看到一条无家可归、无食可觅、几近奄奄一息的流浪猫,就动了恻隐之心。抱回家后,把个可怜巴巴的“小赖猫”侍弄的流光水花,人见人爱。有了这个可爱的小“猫咪”,主人画猫的技艺还得到了促进提高。他照此临摹的“赖猫、馋猫、睡猫、淘猫”在参加老年大学画展后,就被一家“宠物吧”给买去了,为此还发了点不大不小的“外财”。
“胡闹”养活的“球球狗”已到了第二代。现在家里这个,不仅长得胖乎乎,球哄哄的很着人喜爱,又十分懂事,彬彬有礼。一来了客人,它就欢实的更有用武之地,舔舔你的鞋子,挠挠你的裤脚,上串下跳地闲不着,里外蹦蹬的显亲昵,客人要走,它也“发洋贱”似的串到门口,和主人一起把你送到门外。最让人喜欢的是,它像懂人语一样,白天晚上围着主人转,形影不离,依依不舍。有一回,主人没在家,它不知怎么整的,竟把一大瓶正在浸泡中的“蓝莓酒”给弄倒了,汁液流淌了一地。主人回来后,它竟悄悄地趴在沙发底下不出来。主人一见是它惹祸了,本想教训一顿,再一看它那“认罪服法”和“知错必改”的憨态样样,也就没太追究“责任”放它一马了。事后,这家伙更加知恩图报,谢主隆恩,倍加殷勤,愈加勤奋,逗人娱乐,给人愉悦。不仅陪看(电视),陪走(遛弯),陪玩(耍闹),还成了主人的随从,保镖,信使,简直就是“八月十五的月饼——人人喜欢”……
“胡闹”自打有了这三个宠物,一天活得有滋有味,再也不是“瞎子打灯笼---看不到自己的前程”了,再也不感到“郁闷憋屈”了。他现在经常主动和人搭话,挂在嘴边上的就是:古人有“岁寒三友”松、竹、梅,吾有“新宠三友”猫咪、球狗、绿毛龟,有此三友,一生足矣,甚幸甚幸!
2013年8月4日 于北方·伊春·悠然居


沈学印,曾供职电视媒体,现退休。已有4000余篇(首)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百家报纸杂志发表;出书30余部、编书20余本、创办民刊80余期、获奖30余次。系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黑龙江省分会会员等。现为《乌苏里江》《知青文学》全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