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风,不知何时溜了进来,拂过我的面颊,又溜了出去。这风来得恰好,不疾不徐,不冷不热,恰如我此刻所需。
人们常常以为,幸福在于堆积。堆积金钱,堆积名声,堆积那些闪闪发亮的物事。于是终日奔波,汗流浃背,气喘如牛,只为将那堆积得更高些。殊不知,堆积愈高,阴影愈长,而人终其一生,不过是活在自身的阴影里罢了。
我见过一位老者,住在一间窄小的屋子里。四壁萧然,唯有一桌一椅一床而已。桌上常置一壶清茶,热气袅袅。每有人问其贫富,他便指着茶壶道:"此中自有天地。"初闻不解其意,后渐明白,他所拥有的,恰是他所需要的。不多不少,恰如其分。
今人好谈"断舍离",殊不知离了之后,又复堆积,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的自苦。真正的妙处,在于"恰"。恰好的书,恰好的茶,恰好的衣衫,恰好的友朋。多一则赘,少一则缺。
夜已深了,我独坐灯下。灯是一盏老式的油灯,火光摇曳,将我的影子投在墙上,忽大忽小。这灯光恰好,不至于刺目,也不至于昏暗。我想起幼时在乡间,煤油灯下读书的情景。那时觉得灯光太暗,总想换更亮的灯。如今有了电灯,却又怀念起那煤油的微光了。
人总是这样,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了这个,又想要那个。要到了那个,这个又显得不足了。循环往复,终无宁日。其实所需无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称赞颜回,正是赞其知"恰"之妙。
窗外又起了风,这次带着些许雨气。我起身关窗,留了一道缝隙。风从缝中钻入,恰能吹动书页,又不至将灯吹灭。这便很好。
人生在世,所求无非是一个"恰"字。恰好的温暖,恰好的清凉,恰好的相聚,恰好的孤独。不必太多,也不能太少。如同此刻的风,如同案头的灯,如同我这一颗知足的心。
恰,便是生活的真谛了。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