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血咒之谜
烛火摇曳,映照出周巡抚胸口那个诡异的符文——形如盘蛇,色呈暗红,仿佛有生命般微微蠕动。程砚舟的匕首停在半空,不敢轻举妄动。
"血咒连地脉,我死,全城灭。"周巡抚狞笑着,"程公子,还要动手吗?"
林月华从屏风后转出,手中紧握着那封密信:"周大人,十五年前你害死程伯父,如今又要害他儿子,就不怕遭天谴吗?"
周巡抚冷笑:"天谴?本官就是海丰县的天!"他盯着程砚舟,"放下匕首,否则..."他作势要咬破舌尖。
"且慢!"程砚舟松开钳制,后退一步,"周大人,我们做个交易如何?"
周巡抚整理衣襟,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什么交易?"
程砚舟将玉佩碎片与正气佩并排放在桌上:"告诉我父亲死亡的真相,我帮你解除血咒。这咒术虽能威胁我,却也日夜折磨着你,不是吗?"
周巡抚面色微变,显然被说中了心事。他胸口那个符文确实在不断吸取他的精气,这些年全靠药物维持。
"程公子果然聪明。"周巡抚阴测测地道,"不错,你父亲是我设计害死的。他查到太多秘密,竟想上奏朝廷..."他忽然压低声音,"但你可知,我背后是谁?"
程砚舟与林月华对视一眼:"愿闻其详。"
周巡抚刚要开口,窗外突然射入一支毒箭,正中他咽喉!周巡抚瞪大眼睛,双手扼住喉咙,发出"咯咯"的声响,倒地抽搐几下便不动了。
"有刺客!"程砚舟一把拉过林月华护在身后,警惕地望向窗外。夜色沉沉,哪还有人影?
林月华俯身检查周巡抚,摇了摇头:"箭上淬了见血封喉的剧毒。"她注意到周巡抚临死前手指蘸血,在地上画了半个符号,似龙非龙。
程砚舟盯着那个符号,心头一震:"这是...蛟龙印?"
"什么意思?"
"传说皇室秘传的一种印记。"程砚舟声音发紧,"周巡抚背后,恐怕是..."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杂沓的脚步声。一群官兵破门而入,为首的指着程砚舟大喝:"逆贼杀害巡抚大人,拿下!"
程砚舟心知中了圈套,拉起林月华就往窗口冲。官兵们一拥而上,林月华突然抛出一把铜钱,落地后爆出团团烟雾。趁乱中,两人翻窗而出,消失在夜色中。
海丰县郊外一座破败的山神庙里,程砚舟为林月华包扎手上的擦伤。两人从县衙逃出来后,一路被追兵撵到此处。
"周巡抚虽死,但血咒未解。"林月华忧心忡忡,"三日期限已过一半,若不能净化怨气..."
程砚舟从怀中取出玉佩碎片,与正气佩拼在一起。两块玉严丝合缝,拼出一个完整的图案——一轮红日下,蛟龙出海。
"果然是蛟龙印。"程砚舟面色凝重,"我父亲当年查的不仅是风水案,更是...皇室内斗。"
林月华倒吸一口凉气:"难道幕后主使是..."
"不可说。"程砚舟按住她的唇,"隔墙有耳。"他在她掌心写下"东宫"二字。
林月华会意,眼中满是震惊。若真如程砚舟猜测,那么这场看似地方上的风水阴谋,实则是储君为了某种目的而布下的局。或许是为了敛财,或许是为了...镇压龙气?
"当务之急是解血咒、净怨气。"程砚舟收起玉佩,"周巡抚虽死,但他胸口的血咒符文还在。若能取得那符文拓本,或可找到破解之法。"
林月华思索片刻:"我有个主意。周巡抚暴毙,按例要停灵三日。我们可以..."
次日黄昏,一队白衣素服的孝子贤孙哭哭啼啼地进入县衙灵堂,声称是周巡抚远房亲戚,前来吊唁。为首的是一对兄妹,哥哥面色蜡黄,妹妹满脸麻子,与通缉令上的程砚舟、林月华判若两人。
"大人啊,您走得怎么这么突然啊..." "妹妹"扑在棺木上嚎啕大哭,趁机将手探入棺内。守卫见她哭得凄惨,也不阻拦。
"兄长"一边烧纸,一边观察四周。灵堂内官兵林立,后堂隐约有谈话声。他耳力极佳,捕捉到几个零碎的词:"东宫特使"... "速报"... "程家余孽"...
"妹妹"悄悄退回,在"兄长"耳边低语:"符文已拓。"说着将一张薄如蝉翼的纸片塞入他手中。
吊唁完毕,两人正要离开,一个师爷模样的人突然拦住去路:"两位且慢。下官怎么不记得周大人有你们这门亲戚?"
"妹妹"低头垂泪:"家母是周大人表姐的堂妹,自幼失散..."
师爷眯起眼睛:"是吗?那请二位到后堂用茶,正好东宫来的大人也想见见周大人亲属。"
程砚舟心知不妙,这师爷眼毒,怕是看出了破绽。他暗中捏了捏林月华的手,突然大声咳嗽起来,一口"鲜血"喷在师爷脸上!
"兄长!兄长你怎么了!"林月华惊呼。
师爷抹了把脸,发现是红颜料,大怒:"拿下他们!"
程砚舟早已掀翻香案,拉着林月华向外冲去。灵堂大乱,两人趁乱冲出县衙,钻入早已准备好的马车。车夫一甩鞭子,马车疾驰而去。
追兵被甩开后,两人恢复本来面目。程砚舟展开那张拓纸——上面完整地复制了周巡抚胸口的血咒符文,细如蛛网的纹路中央,赫然是一条蛟龙图案。
"果然是东宫秘术。"程砚舟仔细研究,"这血咒以施术者心血为引,与地脉相连。要破解它,需找到三个节点..."
林月华凑近观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三个红点,应该就是节点位置。"
程砚舟比对之前青蚨盘中的地图:"第一个节点在县衙地下,我们已破;第二个在城隍庙;第三个..."他指向地图边缘一处,"竟是林家祖坟?"
林月华脸色煞白:"难道我父亲..."
程砚舟握住她颤抖的手:"未必。或许只是因地势特殊而被利用。"他沉思片刻,"今夜子时,阴气最重时,我们分头行动。你去城隍庙,我去林家祖坟。"
"不!"林月华坚决摇头,"我们一起去。这血咒凶险万分,不能再分开冒险。"
程砚舟还要再劝,马车突然急停。车帘掀开,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铁口张的徒弟,小六子。
"程公子,林小姐,师父临终前让我把这个交给你们。"小六子递过一个布包,"说对破血咒有用。"
程砚舟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本薄册子和几根银针。册子封面写着《破咒诀》,竟是铁口张毕生研究咒术的心得。
"天助我也!"程砚舟大喜,迅速翻阅,找到关于血咒的记载,"有了!需以'三才针'刺入节点,同时诵破咒诀。"
林月华查看那几根银针,每根上都刻着细小的符文:"这就是三才针?"
"正是。"程砚舟眼中重燃希望,"铁口张前辈早料到会有今日。今夜子时,我们依计行事。"
子夜将至,林家祖坟。
一轮血月悬空,照得坟茔森然可怖。程砚舟按图索骥,找到祖坟右侧一块不起眼的石碑。碑后泥土松动,挖开三尺,果然露出一块刻满符文的青石板。
"就是这里。"程砚舟取出三才针,对照《破咒诀》调整方位。
与此同时,林月华也在城隍庙地洞中找到第二处节点——一块嵌在墙上的黑石,同样刻着诡异符文。她将三才针轻轻刺入石上红点。
"天地人,三才定位。"两人在不同地点,同时诵念咒语,"阴阳转,邪气散尽!"
三才针发出嗡鸣,青石板和黑石上的符文开始褪色。程砚舟正要松口气,突然听到一声冷笑:
"程公子,别来无恙啊。"
程砚舟猛地回头,只见赵寒松不知何时出现在坟前,手持一柄泛着蓝光的短剑。他衣衫褴褛,面容枯槁,显然这些日子东躲西藏,但眼中的怨毒丝毫未减。
"赵寒松!"程砚舟握紧桃木剑,"你师父已死,周巡抚已亡,还要执迷不悟吗?"
赵寒松狞笑:"他们不过是棋子。真正的棋手,你永远动不了。"说着突然扑来,短剑直取程砚舟心口!
程砚舟闪身避过,但右臂伤势影响行动,被剑锋划破肩膀,顿时一阵麻痹——剑上有毒!
"这'锁魂剑'滋味如何?"赵寒松步步紧逼,"与锁魂针同源,却更烈三分!"
程砚舟强忍眩晕,左手持剑格挡。两人在坟茔间缠斗,剑光如电。另一边,林月华也遭遇袭击——两个黑衣人潜入地洞,欲拔除三才针!
"休想!"林月华从发髻拔下银簪,刺向黑衣人。她虽不通武艺,但身形灵活,加上地洞狭窄,一时竟拦住二人。
血月当空,子时正刻。
程砚舟被赵寒松一脚踹倒,锁魂剑抵住咽喉。千钧一发之际,他猛地将一把泥土扬向赵寒松面门,趁机滚开,同时大喊:"三才归位,破!"
三根银针同时爆出金光,三个节点处的符文齐齐碎裂!天空中血月突然恢复正常,笼罩全县的阴霾一扫而空。
"不!"赵寒松发出不甘的怒吼,"你坏了大事!"他疯狂地扑向程砚舟,却被一道突然出现的灰影拦住——竟是本应死去的明觉大师!
"大...大师?"程砚舟又惊又喜。
明觉不答,一掌击在赵寒松胸口。赵寒松喷出一口黑血,倒地不起。明觉这才转身,对程砚舟微微一笑:"老衲诈死,只为引蛇出洞。"
程砚舟恍然大悟:"那箭..."
"偏了三分,老衲闭气假死。"明觉扶起程砚舟,"快去找林小姐,她那边也有危险。"
当程砚舟和明觉赶到城隍庙时,正看见林月华被逼到墙角,一个黑衣人高举利刃...
"住手!"程砚舟厉喝。
黑衣人回头,竟是那个师爷!见事不妙,他抛下一颗烟丸逃之夭夭。林月华衣衫破损,手臂带伤,但三才针仍牢牢钉在节点上。
"成功了..."她虚弱一笑,倒入程砚舟怀中。
三日后,海丰县恢复平静。
新任知县到任,彻查周巡抚、李乔伯一案。赵寒松重伤被擒,在狱中咬舌自尽。明觉大师主持了全县超度法事,净化残余怨气。
程砚舟和林月华站在城外山坡上,望着恢复生机的县城。
"周巡抚虽死,但幕后真凶仍在。"程砚舟沉声道,"我需进京面圣,揭发此事。"
林月华轻抚胸前的玉佩:"我与你同去。"
"不行!"程砚舟断然拒绝,"此去凶险万分,我不能让你冒险。"
林月华凝视着他:"程砚舟,你还记得我们初见那日吗?"她轻声道,"雨中相逢,或许早有定数。这半年来同生共死,你觉得我还会让你独自面对危险吗?"
程砚舟望入她坚定的眼眸,终于妥协:"等孝期满后,我们一同进京。"
明觉不知何时出现在不远处,含笑看着这对年轻人:"程施主,临行前老衲有一物相赠。"他递过一本手札,"这是令尊当年留下的笔记,或许对你有用。"
程砚舟恭敬接过,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着:"东宫借风水之名,行魇镇之实。今查得七处生桩,皆在..."
他猛地合上手札,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原来父亲早已查到如此惊人的秘密!这已不仅是海丰县一案,而是涉及整个江南,甚至...天下气运!
林月华握住他颤抖的手:"无论前路如何,我们一起面对。"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融为一体。远处,新的故事正悄然开始...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