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净天咒起
海丰县东郊法坛,寅时三刻。
程砚舟立于高台之上,身着素白道袍,手持桃木剑,剑尖挑着一张朱砂符箓。东方天际刚泛起鱼肚白,八座法坛环绕县城而立,彼此相距三里,正好构成一个巨大的八卦图案。
"程公子,各坛已准备就绪。"一名衙役上前禀报。
程砚舟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周巡抚亲自坐镇,数十名官兵维持秩序,更有数百百姓远远围观。他深吸一口气,转向身旁的林月华:"小姐,时辰到了。"
林月华今日一袭月白襦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清丽如出水芙蓉。她手捧《玉尺经》真本,轻声诵读净天地咒的要诀。见程砚舟望来,她浅浅一笑,眼中满是信任与鼓励。
程砚舟心头微暖,转身面向东方,高举桃木剑:"天地自然,秽气分散!"
随着咒语响起,其余七座法坛上的风水师也同时开坛作法。八道青光从各坛升起,在空中交织成网,笼罩整个海丰县。围观百姓发出阵阵惊叹。
"怎么回事?"周巡抚突然皱眉,"东南方那道青光为何忽明忽暗?"
程砚舟循声望去,果然见东南方向的光柱摇曳不定,似将熄灭。他心头一紧:"不好!东南巽位的主持者是刘地师,此人曾与李乔伯交好,恐有异心!"
话音刚落,东南方的光柱突然转为暗红,如血般刺目。与此同时,县城各处传来惊叫声——地面开始渗出黑水,散发出刺鼻的腐臭味!
"怨气反噬!"林月华惊呼,"刘地师故意逆转阵法,引怨气上涌!"
程砚舟当机立断:"周大人,速派人拿下刘地师!我去稳住阵法!"说罢从法坛一跃而下,直奔东南方向。
"程公子!"林月华提起裙摆就要跟上,却被周巡抚拦住。
"林小姐留步!"周巡抚沉声道,"程公子精通此道,自有应对之法。你若贸然前往,反会让他分心。"
林月华急得眼眶发红:"可那刘地师心怀不轨,程公子孤身前往..."
"本官已派精锐前往。"周巡抚安抚道,"况且..."他指向法坛,"此处还需小姐主持大局。"
林月华望向东南方,只见程砚舟的身影已化作一个小点,渐渐消失在晨雾中。她攥紧手中《玉尺经》,强自镇定下来:"大人所言极是。请容我调整其余七坛的阵法,暂时压制怨气。"
程砚舟一路疾奔,胸口旧伤隐隐作痛。沿途所见触目惊心——黑水漫过街道,所到之处草木枯萎;百姓惊慌逃窜,有人不慎沾到黑水,立刻皮肤溃烂,哀嚎不止。
"刘地师,你好狠的心!"程砚舟咬牙加快脚步。
东南法坛已近在眼前。坛上,刘地师披头散发,手持一柄漆黑匕首,正割破手腕将血滴入法阵中央。那血一接触地面,立刻化作更多黑水涌出。
"刘地师!住手!"程砚舟厉声喝道。
刘地师抬头,露出一张狰狞面孔:"程砚舟!你坏我师兄大事,今日就拿你祭阵!"说着将匕首掷出,直取程砚舟心口!
程砚舟侧身避过,飞身上坛,桃木剑直指刘地师咽喉:"逆转阵法,祸害百姓,你可知罪?"
"罪?"刘地师狞笑,"李师兄说得对,这世道弱肉强食,何罪之有!"他突然从袖中掏出一把粉末撒向程砚舟面门。
程砚舟闭气不及,吸入少许粉末,顿时头晕目眩。那粉末竟是尸骨磨成的"阴煞粉",专破道家法术!他强忍不适,一剑刺向刘地师肩膀,却被对方闪开。
两人在法坛上缠斗,程砚舟因吸入阴煞粉而法力大减,渐落下风。刘地师瞅准机会,一脚将他踹翻在地,拾起匕首就要刺下!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灰影闪过,刘地师如遭雷击,踉跄后退——竟是明觉大师及时赶到,一掌击在他后心!
"大师!"程砚舟又惊又喜。
明觉不答,扶起程砚舟后立刻盘坐调息,口中佛经不断。随着诵经声,法坛上的黑水渐渐退去。刘地师见势不妙,转身欲逃,却被赶来的官兵团团围住。
"速将此人押下!"程砚舟吩咐官兵,随即转向明觉,"大师,您伤势未愈,不该..."
明觉摆手打断:"老衲无碍。倒是这阵法..."他望向天空,七道青光已压制不住翻腾的怨气,"需尽快重整。"
程砚舟点头:"我这就调整法坛。只是..."他苦笑,"我中了阴煞粉,法力暂失。"
明觉从怀中取出一粒金色药丸:"这是'罗汉丹',可暂压毒性。"待程砚舟服下,他又道,"老衲方才在县衙地牢审问李乔伯,得知一个惊人秘密。"
"什么秘密?"
"生桩大阵背后另有主使。"明觉低声道,"李乔伯不过是个执行者。真正的主谋是..."
突然,一支冷箭破空而来,正中明觉心口!老僧闷哼一声,倒地不起。程砚舟大惊,循箭望去,只见远处屋顶上一个黑影一闪而逝。
"大师!"程砚舟扶起明觉,只见箭头发黑,显然淬了剧毒。
明觉嘴角溢血,艰难地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碎片:"这...这是当年从你父亲...身上找到的...去找...周..."话未说完,已然气绝。
程砚舟悲痛欲绝,却知此刻不是哀伤之时。他将明觉遗体轻轻放下,拾起那块玉佩碎片——与他身上的正气佩材质相同,只是残缺不全,上面刻着一个"周"字。
"周?"程砚舟心头一震,"难道是..."
不等他细想,天空突然电闪雷鸣,怨气如沸水般翻腾。远处传来百姓的惊叫声,整个海丰县危在旦夕。程砚舟强忍悲痛,迅速调整法坛布置,重新点燃符箓。
"天地玄宗,万气本根!"他咬破手指,以血画符,"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随着咒语,东南法坛重新升起青光,与其他七坛呼应。天空中的怨气渐渐被压制,黑水也开始退去。程砚舟长舒一口气,却不敢松懈——明觉临终所言,暗示幕后黑手可能就在身边!
正思索间,林月华带着一队官兵匆匆赶来。见明觉遗体,她顿时泪如雨下:"大师他..."
程砚舟沉痛点头:"被人暗算。"他警惕地看了眼随行的官兵,压低声音,"此地不宜久谈。净天咒虽已起效,但要彻底净化怨气,还需三日。"
林月华会意,擦干眼泪:"周巡抚已命人在县衙设宴,庆贺法阵成功。我们..."
"必须去。"程砚舟打断她,意味深长地道,"正好会一会这位'周大人'。"
回城路上,程砚舟将玉佩碎片之事告知林月华。她仔细查看后惊道:"这'周'字笔法与正气佩上的铭文如出一辙,应是同一人所刻!"
程砚舟目光深邃:"十五年前,正是周正淳接替我父亲出任江南巡抚。"
林月华倒吸一口凉气:"你是说..."
"只是猜测。"程砚舟摇头,"尚无实证。"
县衙花厅,灯火通明。周巡抚高坐上首,见程砚舟二人进来,立刻起身相迎:"程公子、林小姐,辛苦了!今日若非二位力挽狂澜,海丰县危矣!"
程砚舟拱手还礼,暗中观察周巡抚神色:"托大人洪福,阵法已成。只是..."他故作悲痛,"明觉大师为救在下,不幸遇害。"
周巡抚面露震惊:"什么?何人如此大胆!"他拍案而起,"本官定会彻查此事,为大师讨个公道!"
程砚舟叹息:"大师临终前,似乎想说什么,可惜..."他故意停顿,观察周巡抚反应。
周巡抚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旋即恢复如常:"大师德高望重,本官会请高僧为他超度。"说着举起酒杯,"来,先为今日之功干杯!"
宴席过半,一名师爷匆匆进来,在周巡抚耳边低语几句。周巡抚脸色微变,随即笑道:"程公子,刚收到消息,朝廷对你此次立功大为赞赏,特命本官护送你即刻进京面圣。"
程砚舟心头警铃大作——这分明是要将他调离海丰县!他故作欣喜:"多谢大人栽培。只是净化怨气尚需三日,可否容小生完成法事再启程?"
周巡抚笑容不变:"法事自有他人接手。圣命不可违,程公子还是即刻动身为好。"
林月华突然起身:"大人,程公子伤势未愈,可否容民女同行照料?"
周巡抚眼中闪过一丝阴鸷,随即笑道:"林小姐孝期未满,恐怕不便远行。况且..."他意味深长地道,"林家产业还需小姐打理。"
程砚舟心知不妙,这分明是要将他们分开。他悄悄捏了捏林月华的手,示意她别再多言:"大人考虑周全,小生这就准备启程。"
宴席散后,程砚舟被"请"到一间厢房休息,门外有官兵把守。他刚关上门,窗棂就传来轻微的叩击声。开窗一看,是林月华!
"小姐怎么来了?"程砚舟急忙将她拉入房中。
林月华眼中含泪:"我偷听到周巡抚与人密谈...他要对你不利!"她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这是我从父亲密室找到的,是十五年前程伯父写给他的密信。"
程砚舟急忙展开信笺,越看越是心惊。信中,他父亲程逸之明确写道:"周正淳与风水邪师勾结,借布阵之名残害百姓,侵吞田产...吾已掌握实证,不日将上奏朝廷..."
"果然是他!"程砚舟握紧信笺,"周正淳害死我父亲,如今又要对我下手!"
林月华握住他的手:"趁夜我带你从密道离开。"
程砚舟摇头:"不行。我若逃走,周正淳必会迁怒于你。"他沉思片刻,"我倒有一计..."
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林月华急忙躲到屏风后。门被推开,周巡抚带着两名亲信走了进来。
"程公子,准备得如何了?"周巡抚笑容可掬。
程砚舟拱手:"已准备妥当。只是..."他故作犹豫,"小生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
程砚舟从怀中取出那块玉佩碎片:"此物是明觉大师临终所赠,说是与家父有关。小生才疏学浅,不识其来历,想请大人过目。"
周巡抚一见碎片,瞳孔骤缩,随即强作镇定:"不过寻常玉佩罢了。"他伸手欲取,"本官帮你看看。"
就在周巡抚触到碎片的瞬间,程砚舟突然发难,一把扣住他手腕命门:"周正淳!你为何害我父亲!"
周巡抚大惊,厉声喝道:"拿下他!"
两名亲信拔刀上前,屏风后的林月华突然冲出,将一包粉末撒向二人面门。那二人顿时眼不能视,惨叫连连。程砚舟趁机拔出藏在袖中的匕首,抵住周巡抚咽喉:"让他们退下!否则..."
周巡抚面如土色,却突然狞笑起来:"程砚舟,你以为这就完了?"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胸口一个诡异的符文,"我若死,整个海丰县给我陪葬!"
程砚舟心头一震——那是"血咒",一种与地脉相连的邪术!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