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冰散文专辑(一)
儿时印记之一、二、三
1)牡丹
小时候,母亲带着我居无定所,都是寄居在别人家中。
记得我们住的是一家大户人家,主人自然是大厢房,耳房里住着小辈,我和母亲就住在临街的两小间中,那就是我们的家了。
在那个诺大的院子中,房子只占了很小部分,大大的花园里,长满了各种奇花异草的植物,花园的最髙处,有各种颜色的牡丹花树,或许是它那髙大的树身,和栽种的位置,在那个大花园中,它占尽了风头。
牡丹花,在花界中被誉为艳冠群芳的花中之王。这家的牡丹,只因它树身髙大,树冠阔卓,在那个花园中,一副霸主之势,颇有皇家风范。特别在每年的花开季节,每遇微风吹拂,牡丹那独有的香气,会越过低矮的土墙,飘散在家乡的每一个角落………
我童年所有的美好都留在那片花香之中。
2)姥姥的铜烟壶
冬夜虽然漫长,却有它的神秘,宁静而悠悠,比起盛夏的夜,它就像一杯年代久远的酒,甘醇,喝下去回味无穷。
我爱冬夜,更爱冬至前后的夜,宁愿黑夜长一些,更长一些……
在那些长长的黑夜里,会勾起我儿时的甜蜜记忆。那无数个漫长的冬夜,我都是在姥姥的热炕头上,听姥姥一遍遍给我讲故事中度过。
我的姥姥是一个性格开朗,心胸宽广说话很幽默的人。生於民国初期的她,穿一件大襟衣服,被裹了的小脚,走起路来非常利落。四十来岁的年龄,在我现在的印象中,却有六十岁不止。而姥姥的脸上却有无人可比的亲和。
忙完了一天的生计,只等待听姥姥讲故事的我,就看见她将那铜烟壶宝贝似的拿在手里,盘腿先坐在大炕沿上,从那张墨绿色的大方桌上,打开装满烟丝的小木盒,掐上一小撮,放进铜烟壶上翘的那个小斗中,再用艾条点上火,咕噜咕噜猛吸一口,拔下烟管,再用嘴巴吹去没有燃然尽的烟泥,就这样一口口地吸,又一遍遍地吹,大约半个钟头后,我们就该睡觉了。
在我幼年时代的印象当中,那把铜烟壶就是姥姥全部生活的寄托。
姥姥还养了一只非常健壮的大黑猫,两只眼睛很有灵气。㸰是半是在姥姥吸烟的时候,静静地爬在她的膝盖上,就连胆小的我都敢让它钻进我和姥姥的被窝,摸着它光滑柔顺的毛,听着姥姥讲的那些故事,进入了梦乡……
3)土墙里的秘密
我幼年印象中的家,大门是朝南开的,窄窄的巷道,进巷道八九米处就是我家大门。由于大门在髙处,一道斜坡下去才是院子。
那个年代都是土坯房,光溜溜的土墙上,每到要过年了,重新糊上一层报纸,再贴上年画,木制的方格窗棂上糊上大白纸,这就是要过年了。
有趣的在冬季的某一天是,我竟然发現了一堆很干净又饱满的葵花籽,竟然是在院里被废弃的一段土墙里,足足有两斤多,那是老鼠们给自己准备过冬的食粮。这意外的发現,使我在惊喜之余,便和弟妹们一起分享。
在那个很贫穷的年代,在我幼小的记忆深处,那便是一段甜蜜加童趣的回忆一一我那久远了的童年。

作者简介:冯冰,64岁,热爱写作,喜欢旅游和针织、刺绣。
人生,是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各有其位,各抒其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