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龙脉劫》
乱山深处葬龙形,
风水误苍生。
青囊秘术谁参破?
血成钉、断脉摧灵。
残卷篡来真诀,
万家哭尽新茔。
佛珠一念破幽冥,
符火照丹诚。
有情不怕江湖险,
挽天河、洗净冤腥。
双佩拼成明月,
照人永世清平。
--- ---
第一章 凶穴初现
海丰县的春日总是来得早。二月初,丰桥镇外的山坡上已是一片新绿。老僧明觉拄着九环锡杖,踏着晨露向半山腰走去。他那双浑浊却锐利的眼睛不时扫过四周山势,眉头越皱越紧。
"阿弥陀佛。"明觉停在半山腰一块平坦处,从怀中掏出罗盘。铜制的天池中,磁针微微颤动,指向巽位。他眯起眼睛,看向东南方那片新开挖的水道,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山脚下传来嘈杂人声。一队人马正蜿蜒上山,为首的正是本县赫赫有名的地师李乔伯。他身着靛蓝道袍,头戴方巾,三缕长须随风飘动,颇有几分仙风道骨。身后跟着十几个家丁,抬着香案、祭品等物。
"明觉大师,您老也来了?"李乔伯见到老僧,脸上堆起笑容,拱手作揖。
明觉收起罗盘,双手合十:"李施主,此处真是你为林家所扦之穴?"
"正是。"李乔伯面露得色,"此乃'金蟾望月'之局,前有巽水朝堂,后有靠山稳固,葬之必能荫庇子孙,富贵绵长。"
明觉摇头叹息:"老衲观之,此处并无真龙束气,不成龙也。且穴前右边田尽处已位开作巽水朝,是外盘已位地支水,来去皆凶。"
李乔伯笑容僵在脸上:"大师此言差矣。我观此地龙气旺盛,正是发福之地。"
"李施主,"明觉指向东南,"你将左腰穴中见大小横去,即有龙气,总亦泄也。又艮绝位去水为是。你做塘收水,却流破寅位地支,岂不大凶?此正《玉尺经》所云'寅申巳亥水朝,非瘟火则产难虚劳'也。"
李乔伯脸色阴沉下来:"明觉大师,李某行走江湖三十载,所点吉穴无数,从未出错。大师年事已高,怕是眼力不济了。"
明觉不恼,只是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玉尺经》:"老衲见你所著地理书,文理甚通,但所做之地,竟不知天干地支、来去吉凶,又不知内外两盘。且《玉尺经》原本云'天干位上宜来去',你改云'天干位上宜来,须防流破',何故不可去乎?"
李乔伯面色大变:"你...你怎知..."
"原本云'须防流破地支',你改云'地支位上宜去,切忌朝归'。"明觉叹息,"岂知地支向若得明堂水神合局,在地支位者亦可自来。如不合局者,来去皆凶,何故独宜去乎?"
山下又传来马蹄声。一顶八人抬的朱红大轿缓缓而来,轿帘掀开,露出林老爷那张富态的脸:"两位大师都在,正好为我林家吉穴做个见证。"
明觉上前一步:"林施主,此穴凶险,万不可葬。"
林老爷哈哈大笑:"明觉大师多虑了。李大师为我林家寻此吉穴,已做七七四十九日法事,岂能有错?"他转向李乔伯,"时辰将至,请李大师主持下葬。"
李乔伯得意地瞥了明觉一眼,高声喝道:"吉时到,起棺——"
明觉闭目诵经,不再多言。他知道,林家这场灾祸,已然注定。
第二章 灾厄初现
三年后,海丰县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雨。
雨水冲刷着林家祖坟新砌的石栏,将碑文洗得发亮。林月华撑着油纸伞,跪在父亲坟前,雨水打湿了她的素白裙裾。她今年刚满十七,却已历经两次丧亲之痛——先是母亲难产而亡,接着是父亲突发心疾去世。
"小姐,雨大了,回吧。"丫鬟小翠在一旁轻声劝道。
林月华恍若未闻,纤细的手指抚过墓碑上"先考林公讳永昌之墓"几个大字。她记得父亲下葬那日,明觉老僧曾站在远处摇头叹息。如今想来,那老僧怕是早已知晓什么。
"小姐!"小翠突然惊叫。
林月华抬头,看见坟前新挖的水道中,雨水竟泛着诡异的红色,如血一般。她心头一颤,想起民间传言——坟前见血水,大凶之兆。
回府路上,林月华遇见了一个书生。那人青衫落拓,背着一个破旧书箱,在雨中艰难前行。一个踉跄,书生摔倒在泥泞中,书箱散开,书籍尽湿。
"这位公子..."林月华示意小翠上前帮忙。
书生抬头,露出一张清俊却苍白的脸:"多谢小姐。"他的声音温润如玉,与落魄的外表截然不同。
小翠帮书生捡起书籍,最上面一本赫然是《玉尺经》。林月华心头一震:"公子研习风水?"
书生苦笑:"略知一二。在下程砚舟,本欲赴京赶考,奈何..."他指了指湿透的行李,"盘缠用尽,只能在此暂歇。"
雨幕中,林月华看不清书生的表情,却莫名感到一丝安心。或许是那本《玉尺经》,让她想起了父亲坟前的血水。
"程公子若不嫌弃,可暂住我府上客房。"话一出口,林月华自己都吃了一惊。她素来恪守闺训,从未与陌生男子多言,更遑论邀人入府。
程砚舟深深一揖:"小姐大恩,砚舟没齿难忘。"
当夜,林府东厢房。程砚舟翻开那本湿透的《玉尺经》,眉头紧锁。书上许多批注与他师父所授截然不同。特别是"地支位上宜去,切忌朝归"一句,被朱笔圈出,旁边写着"大谬"二字。
窗外雷声轰鸣,一道闪电照亮了书页。程砚舟突然发现,书页夹层中似乎有东西。他小心拆开,竟是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
"李乔伯篡改经文,害人无数。丰桥镇林家祖穴,寅位水破,必遭产难虚劳之灾。欲解此厄,须寻明觉。——青囊子"
程砚舟倒吸一口凉气。他想起白日所见的那位小姐,素衣白裙,眉目如画却隐含哀愁。若纸条所言非虚,这位林小姐恐怕正身处险境而不自知。
第三章 老僧解惑
翌日清晨,程砚舟向林府管家打听明觉下落。
"明觉大师?"管家面露敬意,"他在城东破庙修行,只是..."管家压低声音,"自从三年前他劝阻老爷不要下葬祖坟后,就再无人敢请他看风水了。"
程砚舟谢过管家,匆匆赶往城东。破庙残垣断壁间,一位老僧正在扫地。他须发皆白,身形瘦削,唯有那双眼睛炯炯有神。
"晚辈程砚舟,拜见明觉大师。"程砚舟深深一揖。
明觉停下扫帚,打量来人:"施主有何贵干?"
程砚舟取出那本《玉尺经》:"敢问大师,此书批注可有谬误?"
明觉接过书,翻到某页,冷笑一声:"李乔伯妄改经文,害人不浅。"他指向一处,"你看,原本'天干位上宜来去',他改为'宜来,须防流破'。又'须防流破地支',他竟改为'地支位上宜去,切忌朝归'。此等谬论,不知害了多少人家!"
程砚舟取出那张纸条:"大师可识得'青囊子'?"
明觉面色大变,四下张望后,将程砚舟拉入庙中:"你从何处得来此物?"
程砚舟将昨日之事一一道来。明觉听罢,长叹一声:"天意啊!青囊子乃我师兄,三十年前因揭露李乔伯师父篡改《玉尺经》之事,被暗害身亡。如今李乔伯故技重施,林家已遭其害。"
"林家小姐..."程砚舟心头一紧。
明觉点头:"林夫人难产而亡,林老爷暴毙,皆因那凶穴所致。接下来..."老僧眼中闪过一丝悲悯,"怕是轮到林小姐了。"
程砚舟急道:"可有解法?"
明觉沉吟片刻:"除非迁坟改水,否则..."他摇摇头,"凶穴已成,灾厄难消。"
正说话间,庙外传来急促脚步声。小翠满脸泪痕冲了进来:"程公子!小姐...小姐突然昏倒了!"
程砚舟与明觉对视一眼,心中俱是一沉——凶穴的诅咒,已然应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