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这东西,向来是难以捉摸的。有人说它如繁花似锦,有人说它似粗茶淡饭。其实,不过是各人眼中的颜色不同罢了。
我见过东街的刘掌柜,每日天未明即起,在油灯下拨弄算盘,铜钱叮当作响。他的脸被灯火映得蜡黄,眼角的皱纹里夹着几丝焦虑。然而每当算完账目,他必从柜台下摸出一小壶酒,自斟自饮,眼睛便眯成一条线,皱纹也舒展了。问他何故如此快乐,他只道:"活着,就有喜有乐。"
西巷的王婆子却不然。她独居一室,屋内除一床一桌外,别无长物。每日清晨,她必拄着拐杖,到巷口买两个烧饼,回来泡一壶粗茶,坐在门槛上慢慢咀嚼。阳光斜照在她银白的头发上,竟显出几分光泽。我曾问她是否觉得日子清苦,她却笑道:"粗茶淡饭,自有滋味。"
人生在世,原不必刻意追求什么。那李家的少爷,日日锦衣玉食,却总皱着眉头,仿佛天下人都亏欠了他;而隔壁的鞋匠老张,补了一天的鞋底,晚上还要哼着小曲,在门前槐树下乘凉。
阳光从不偏私,照在富人身上是一样,照在穷人身上也是一样。问题只在于,你是否愿意抬起头来,让它照进你的眼睛。
我认识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十二三岁年纪,衣衫褴褛。她每天挎着花篮,在街角叫卖。春日里卖桃花,夏天卖茉莉,秋天是菊花,冬天则有腊梅。有人买时,她便笑得灿烂;无人光顾,她也只是静静地站着,看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我问她为何总能如此平静,她只说:"花开花落自有时。"
岁月如流水,轻拥也好,抗拒也罢,它总是一刻不停地向前奔去。我们能做的,不过是顺着它的流向,在其中寻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笑也好,哭也罢,日子总要过下去。倒不如学那路边的野草,无论被多少人践踏,只要有一缕阳光,便又挺直了腰杆。
生活本就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但谁又能说,那些虱子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呢?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