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首立秋题材的诗作,从不同角度勾勒出立秋时节的景致与心境,各有韵味,可从以下角度赏析:
五绝《立秋》:以景显时,藏情于物
意象选取见巧思:诗中“狗舌”“花凋”“蛙喧”“知了”等意象,均是夏日尾声的典型风物。“狗舌明炎酷”以狗舌伸吐的细节直写暑热未消,“花凋感炽伤”借花朵凋零暗寓高温的持续影响,一明一暗,勾勒出立秋初至仍带夏热的特点。
动静相衬显张力:“蛙喧祈暴雨”是动态的急切,蛙声喧闹中藏着对清凉的期盼;“知了曲悠扬”是声态的舒缓,蝉鸣悠扬里带着夏日将尽的从容。一动一静,既显时节特征,又暗合自然韵律,让秋初的画面鲜活起来。
七绝《立秋吟》:由景入情,寄怀于秋
起承转合见心境:首句“炎热心烦伏暑愁”直抒胸臆,点出暑热未消时的烦躁;次句“果甜花谢夜清流”转写物候变化,果实成熟、花朵凋零,夜晚渐有清凉之意,暗含时节转换的微妙;后两句“闲聊亭阁品茶艺,看破红尘又到秋”,以闲坐品茶的惬意收束,将立秋的到来与对世事的淡然感悟相连,由景及情,余味悠长。
以小见大含哲思:诗中未刻意写秋景,却以“品茶艺”的闲逸、“看破红尘”的淡然,将立秋这一时节节点升华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秋既是季节的轮回,也像是人生的驿站,在喧嚣过后带来一份从容与通透。
两首诗各有侧重:五绝以细节绘景,于细微处见秋初神韵;七绝以心境牵景,于平淡中寄时光之思,共同勾勒出立秋时节“夏未尽、秋已至”的独特氛围,前者偏于写实,后者长于抒情,读来各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