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抗日战争胜利曁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红色汤原抗联赞歌
汤原县是一类革命老区,是下江地区革命发祥地。吉星沟会议召,在这里诞生了东北抗日联军。中共汤原中心县委领导和指挥下江地区抗日斗争,成为北满临时省委机关所在地。抗联六军诞生地,创建了抗日红色根据地,人称这里地红三尺。 十四年来,英雄的汤原人民,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英勇善战,流血牺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涌现出了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夏云杰、戴鸿滨、冯志刚、张传福、金正国、徐光海、马德山、王钧、王明贵、李春满、裴志云、金成刚(女)等一大批抗日将领和不畏牺性的战士。涌现出康正发、黄友、刘翠花、县委书记裴志云等十二烈士,他们为保卫坑日战士临危不惧被埋枯井,英勇就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抗日战争的壮丽凯歌,他们名垂千古,气壮山河!正是:烈士血染汤旺河,干载流芳万古歌。牢记红色抗联史,继承革命先烈志!
一
红色汤原抗联烽火
七律•红色汤原
(一)
红色汤原红地天,抗联烽火漫山燃。
杀敌驱寇六军勇,卫土保家万众坚。
马踏兴安歼虎豹,兵驰旺水斩凶顽。
同仇敌忾成城志,剿灭东瀛奏凯旋。
(二)
烽火汤原大地燃,遍烧江畔染青山。
抗联东北发祥地,县委中心建阵前。
尚志挥师流汗血,云杰跃马踏峰峦。
英雄壮烈牺牲处,浩气惊天万古传。
(三)
兴安岭麓旺河边,奋勇六军战险关。
烽火硝烟驱虎豹,金戈铁马踏峰峦。
地红三尺英雄胆,壮志一身忠列颜。
碧血丹心昭日月,苍松翠柏伴先贤。
(四)
抗战烽火遍汤原,弥漫硝烟漫岭巅。
烈马踏平千里险,铁足越过万重山。
云杰洒血六军勇,尚志挥师群魔歼。
云涌下江驱日浪,土红三尺染峰峦。
(五)
土红三尺是汤原,抗日兵民列阵前。
踏破白山千重碍,飞驰黑水万重山。
云杰投矿驱倭寇,传福从戎入抗联。
烽火遍烧兴岭麓,六军奋勇灭敌顽。
二
英勇红色汤原抗联六军
七律•忆抗联六军
(一)
巍巍兴岭密营藏,亮子河边挥戟枪。
烽火连绵征战处,联军驰骋斩倭梁。
穿林跃马追穷寇,跃谷飞峦擒虎狼。
血洒松江汤旺畔,名称千古史流芳。
(二)
烽火遍烧兴岭麓,六军奋勇灭敌窝。
抗联军长夏云杰,东北骁雄铸壮歌。
策马扬鞭驰峻岭,挥枪洒血扫凶魔。
曹家自取响金鼓,县府夜攻鸣胜锣。
七律•赞夏云杰军长
(一)
山东大汉闯关东,投矿从戎吒烈风。
破雾澄霾跟党走,驱倭荡寇卫国行。
挥戈策马兴安岭,洒血骋关松水陵。
英勇六军敌丧胆,云阶骁将史留名。
(二)
抗联军长夏云阶,东北骁雄铸壮歌。
扬鞭策马驰兴岭,洒血挥枪扫恶熊。
曹家奇袭响金鼓,县府夜攻鸣胜锣。
不老青山埋烈骨,青松永翠慰英杰。
注;夏云杰为东北抗联第六军军长,
西江月•咏汤原抗联
北岭硝烟弥漫,南江烽火连绵。汤原大地遍熊燃,林海兵营一片。 县委运筹帷幄,联军奋战攻关,军民同忾战凶顽,日寇关东就范。
三
红色汤原抗联六军将军赞
七律•赞六军二师师长张传福
联军壮士名师长,大义凌然胜利人。
家业方兴从抗日,民族危难挂胸襟。
捐资破产驱倭寇,洒血抛颅卫国春。
驰骋北疆兴岭上,青山永翠伴忠魂。
注:张传福,抗联六军二师师长,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胜利,是指汤原县胜利乡胜利村(田家屯)
七律•赞六军参谋长冯志刚
智勇双全冯志刚,投文从武旅参当。
运筹帷幄歼敌计,挥舞金戈致胜强。
军马西征头阵领,穷敌东进计谋扬。
牺牲壮烈报国愿,东北抗联名栋梁。
七律•赞抗联六军师长王明贵
驱寇抗联举义兵,驰江踏岭战顽熊。
西征黑水千般苦,转战兴安百仗功。
克县破敌头阵打,西征拿下克山城。
挥师炸毁龙门站,驰骋疆场立奇功。
七律•巾帼英雄刘翠花
东北驱倭一朵花,丹心碧血染天涯。
剖胸剜乳志难易,引颈架刀目不斜。
巾帼英雄担大义,抗联浩气贯中华。
沧桑历尽百年史,烽火燃烧满苑霞。
七律•访抗联老英雄李敏
金秋十月访英雄,老将家中喜气盈。
合影张张留挚意,挥毫字字蕴亲情。
抗联浩气今犹在,爱党心怀依旧承。
侃侃而谈弘大义,铮铮铁骨荡春风。
七律•赞抗联老英雄李敏
倾心拜访老英雄,欣喜萦怀笑脸迎。
铁骨铮铮彰浩气,勋章闪闪照人生。
抗联功刻千秋史,驱寇血流万岭峰。
曾是西征驰战马,尔今神烁蕴豪情。
注:李敏是东北抗联六军老战士,南征北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曾随军西征入俄。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离休。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在京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七律•下江抗联赞
北岭林深掩密营,南山峰宕火龙腾。
抗联将士三江涌,倭寇关东寸步行。
碧水旋流征战处,山花带血染枝藤。
丹心照汗千秋业,岂忘精英万代功。
四
红色汤原抗联战绩辉煌
七律•东北抗联诞生地
——汤原吉兴沟会议召开
反日联合共议盟,吉兴沟里照群英。
义旗高举驱贼寇,东北抗联此诞生。
特委下江同日月,汤原红土映峦峰。
兴安峰火漫山野,翠柏青松不老情。
七律•赞老区太平川抗联
(一)
兴岭峰南两水间,闻名远近太平川。
抗联烽火燃烧处,解放旌旗布满山。
县委指挥袭警宪,军民奋力斗敌顽。
优良传统永牢记,破浪乘风改地天。
(二)
土红三尺太平川,户户村村皆抗联。
黄友诱敌于此地,云杰入党在其间。
传福破产参军旅,驰马挥师斩恶顽。
父老乡亲同愤慨,满腔热血洒兴安。
(三)
兴岭松江岸畔间,地红三尺锦平川。
峰峦跌宕硝烟起,碧水连绵烽火燃。
将士扬眉驰峻险,鲜花带血染青山。
松森林密埋忠骨,名载千秋昭胆肝。
七律•夜攻伪县公署
敢向贼倭砍大刀,夜袭县暑是英豪。
外攻内应巧排阵,设防突击多变招。
谱写一支驱寇曲,赢来万众灭敌潮。
名垂塞北春秋史,岭麓青松涌乐涛。
七律•三甲伏击赞
驱倭烽火岸边烧,碧水松江起怒涛。
三甲伏击夺巨胜,满身浩气呈英豪。
奇出智慧群雄勇,巧布精兵胆艺高。
敢挫倭贼名史册,乐迎塞北彩云飘。
七律•智取耿子修马匹
炮楼墙立耿家院,伪警敌兵内外惶。
乔伴皇军摇摆入,枪挥头顶梦惊慌。
八匹大马乖乖送,一队群雄奕奕强。
如虎添翼鹏展翅,兴安千里任鞭扬。
七律•智歼鬼子班
火龙沟里值察员,偶遇巡罗日寇班。
巧布三人犄角势,密跟群鬼雪踪旋。
踞高临下点击射,依树顺风敌陷难。
智取顽敌头九个,六军战士乐陶然。
五
红色汤原抗联六军密营
少年游.•汤原六军抗联密营(新韵)
密林深处抗联营,长卧伴青松。身叠圆木,顶铺蓬草,胸纳万千兵。
台前点将三军令,剿寇欲西征。马踏兴安,足驰黑水,剩胜扫残凶。
天净沙•仰抗联密营
亮林兴岭红枫,密营老井苍松。险道云阶战马,驱倭逃处,抗联人在西征。
七律•谒六军密营纪念碑感赋
一座丰碑矗密营,抗联英烈血流峰。
六军叱咤兴安岭,万马奇夺伪县城。
东剿贼窝报国志,西征赤子献忠诚。
战旗猎猎风云里,烂漫山花红染藤。
七律•再访抗联六军密营感怀
气爽秋清访密营,倾怀多少抗联情。
茅屋炕上卧龙虎,遗址桌前写大风。
足踏青峦兴岭麓,马驰碧水旺河中。
苍松有意伴忠骨,带血山花映彩虹。
七律•夏日访抗联密营
年年夏日游兴岭,岁岁林园仰密营。
抗日联军驱寇处,山花带血染枝藤。
斑斑足迹印荒野,凛凛雄风扫恶熊。
先烈功勋锤史册,青松永翠慰精英。
七律•瞻抗联六军密营
巍巍兴岭任驰骋,叠嶂层峦驻密营。
点将台前发号令,鸳鸯湖里洗尘风。
茅棚地窨千军马,铁槊银枪万里程。
血染山河驱日寇,名垂青史竟峥嵘。
七律•密营点将台
幽谷深山建密营,抗联将士御寒风。
青山岭上十余载,点将台前百万兵。
号令三军夺据点,指挥众将战罴熊。
铁骑不畏枪林雨,浴血兴安赫赫功。
七律•密营饮马湖
一池碧水映蓝天,恰似玉盘镶岭间。
惯看春风秋月亮,静听泉乐松涛欢。
湖边饮马壮军胆,绿液人喝解渴颜。
驱寇杀敌神命献,扬鞭催骑越关山。
七律•咏汤原红色旅游路
昔日抗联驱寇路,今朝红色育人行。
新修亭榭添新韵,又筑柏油通密营。
北靠山村骁勇士,南接渠首俏姿丰。
方圆国旅建功业,红色传承基地情。
六
缅怀红色汤原抗联先烈
七律•缅怀抗联先烈
晨聚陵园共缅怀,苍松垂首寄思哀。
尤闻岭上杰驰马,似见军中福献财。
黄友诱敌危不惧,翠花忍痛气难衰。
抗联烽火燃兴岭,血染旺河千古回。
七律•清明陵园祭感怀
陵园群聚悼英烈,瞻塔依碑仰墓林。
昔日兴安驰战马,今朝江畔沐祥云。
英灵永固千秋业,浩气长存万代勋。
细雨声声滋沃野,哀思阵阵寄忠魂。
七律•瞻仰烈士陵园
浮雕巨赋大门迎,银塔巍巍绿树拥。
敬仰人群凝目望,风抚花海簇心倾。
墓碑静卧萦白玉,英烈长眠伴翠松。
血洒兴安驱寇勇,忠魂永驻地天中。
夏日仰密营忆抗联
年年夏日游兴岭,岁岁林园仰密营。
抗日联军驱寇处,山花带血染枝藤。
斑斑足迹印荒野,凛凛雄风扫恶熊。
先烈功勋锤史册,青松永翠慰精英。
抗联后代访抗联有感
(一)
抗联后代访抗联,千里驱车到汤原。
烈士塔前花万朵,英雄碑后话千篇。
鞠躬礼拜悼英烈,踏步哀巡敬伟贤。
泪洒衣襟承祖业,天骄一代辟桃源。
(二)
气爽秋高艳阳天,抗联后代谒陵园。
云阶策马敌魂丧,明贵挥师我凯旋。
血染兴安萦浩气,足驰汤旺踏狂澜。
长青松柏慰先烈,伟业丰功万代传。
注:日抗联军师长王明贵之子王小军,王昶军率八一厂、央视新闻、凤凰卫视摄制组来汤原县访抗联,先后到胜利乡抗联老区、烈士陵园、博物馆拍摄。
七律•重走抗联路启动仪式感怀
红旗猎猎手中擎,踏破晨辉赴密营。
重走抗联驱寇路,缅怀先烈救国情。
松青叠翠欲滴泪,花艳血红深染籘。
地窨茅棚今又是,犹闻战马岭嘶鸣。
注;2015年5月25 日佳木斯市委宣传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东北抗联发祥地,革命老区汤原县举行重走抗联路启动仪式。
七
红色汤原抗联礼赞
巍巍兴安苍松怀抱,
滚滚汤旺碧水蜿蜒。
在这青山碧水之间,
矗立着英雄的汤原。
那里地红三尺,
是抗联的圣地,是革命的摇篮。
吉星沟里,东北抗联的战旗冉冉升起。
英雄的六军诞生于峻岭兴安。
从此峰峦跌宕硝烟起,
碧水波旋烽火燃。
听,夏云杰战马驰骋呼啸,
看,双枪紧握威震峻岭群山。
转战林海密营里,
集结在点将台前。
鏖战在西征路上,
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
夜袭伪县公署,
里应外合巧夺圣战。
打响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第一抢,
凸显了人民战争的伟岸风范。
三甲伏击战的枪声把敌寇穷兵震撼,
奇袭老钱柜巧取太平川,
战旗飘扬席卷狂澜,
西北沟北靠山,齐家屯太平川,
是一条抗战红色交通线。
中心县委运筹帷幄,
下江抗联红色一片
六军参谋长冯志刚,智勇双全
西征路上每战必胜,
令敌军闻风丧胆。
师长张传福,破产舍家赴抗联,
英勇善战,大义凛然,
长眠在崇山峻岭与松柏相伴。
康正发,六军红色交站长,
面对酷刑威武不屈,
铮铮铁骨威风不减,
英勇就义,岂惧腊月冰窟水寒。
六军后勤黄友,
英雄宁死不屈,赴死不惧,
把日寇引向死亡深渊。
妇救会长刘翠花,
受尽剜肉割乳折磨。
铁骨铮铮头不低眼不眨,
恰似当年刘胡兰。
英雄的十二烈士,
挺胸昂首迈入枯井,
为国捐躯,忠心赤胆。
这就是英雄红色汤原,
这就是英雄的汤原人民,
这就是魅力无穷的红色抗联,
人民的忠心赤胆。
烈士血染汤旺河,
千秋功勋万古传。
让我们踏着先烈的足迹,
高举新时代的旗帜。
向着新的历史征程,
劈波斩浪永远向前,向前!
——向前!!
作者简介
王玉铭,男,汉族,79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退休干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佳木斯市词协会常务理事,汤原县词诗词协会终身名誉主席。爱好诗词,曾主编汤原县协会会刊《汤原诗词》和《抗联颂歌》《引汤颂歌》《颂歌献给党》《抗疫赞歌》等十余部诗集。作品曾多次刊载于省诗词协会诗刊专集。散见于《当代文学》《诗词百家》佳木斯市日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