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抗日将士英名永存 三秦儿女多英勇 抗日战场立战功
作者:每小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笔者通过调查学习,深知抗日战争胜利的不易和艰难,毕竟是无数英烈流血牺牲换来的,特写本文以作纪念。
80年前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那些被战火灼烧的惨状和民族伤害我从未忘记。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特写此文纪念为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三秦儿女(包括阵亡我的舅舅)的敬仰追思、以示缅怀之情。
抗日烽火影未灭,三秦壮歌魂犹存。
日寇侵华烧杀抢,陕西楞娃上战场!
七七烽火照山河,勿忘国耻铸长城。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卢沟桥事变肇始,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烽火燃起,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时候,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日军的炮火共赴国难,母亲送儿、妻送夫打日寇,男女老少齐动员齐参战,凝聚起磅礴的抗日力量!
山河不会忘记,日寇侵略历史。当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华大地,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勠力同心,为国家民族生存而战。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信念,与日军展开殊死的搏斗。
坚决抗战,别无他途。拿起刀枪,英勇杀敌!诸多战场上传来捷报:平型关大捷、血战永济、六六战役、中条山战役、忻口会战、昆仑关战役、衡阳保卫战、百团大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潼关保卫战、榆林保卫战等……
敌后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破坏日军交通线、袭击日军据点、炸炮楼等,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创造性开展形式多样的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机动灵活地打击日寇,支援正面战场作战。
热血铸就,三秦英雄。当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中华大地,抗战后方的陕西楞娃为了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也赶赴抗日前线,是抗战的一支主力军。同日本鬼子浴血奋战,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被称为“中条山铁柱”。即使战斗到最后没有枪弹,被逼上绝路、齐刷刷跪在悬崖上向着秦地故乡跪拜后,800勇士就冒死跳入奔腾不息的黄河,也绝不当俘虏!八百壮士纵崖死,万千日寇丧魂还。黄河泣血祭英烈,中条雄浑铸丰碑!八百壮士活着是中华民族的英雄!!逝去的是中华民族的丰碑!!!
铁血丹心铸忠魂,抗日烽火照乾坤。在抗日战争中,有千万英雄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很多人没有留下姓名,成为无名烈士,但他们牺牲自我的爱国精神却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中。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好榜样!
烽火岁月,抗日救国。在历时三年的中条山保卫战中,有2万三秦勇士用血肉之躯在黄河岸边筑起了一道保卫家乡的钢铁防线。先后粉碎日军11次扫荡,牵制日军3个师团,毙伤日军2万多人。三秦壮士以血肉之躯,抗御了日军的西进阴谋。数万名三秦壮士用生命将日军阻挡于中条山,使日军没能进入陕西!
抗日救亡的呼声在西安街头此起彼伏,1936年12月9日,西安学生万余人举行抗日请愿游行(地下党员李志中对我讲他也亲自参加过这次请愿),在灞桥被军警阻拦;1935年10月“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有“一二.九”运动席卷西安,点燃了民众的爱国热情,也为西安事变埋下了伏笔……
西安兵谏惊世界,抗日历史大转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変”,以“兵谏”方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场震惊中外的事件,最终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成为扭转中国抗战命运的关鍵节点。
西安事変前后,杜斌丞、杨明轩等陕西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领导成立了“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等抗日民主团体;民盟人与共产党人亲密合作,促成国共“重庆谈判”。共同达成:坚持抗战,反对内战。
1938年起,日寇多次企图突破黄河天险,进犯陕西。因为陕西是连接后方的枢纽,占领陕西可切断战略补给线,还能威胁四川等核心区域,实现“以战迫降”。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1939年至1941年,中条山战役爆发,三秦壮士东渡黄河参战,艰苦卓绝的抗战前线,由千万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高大历史坐标,永远竖立在人们的心中。三秦将士以“血肉磨坊”的牺牲精神,在中条山与日寇拚死殊杀,牵制了日军西进的步伐,为陕西大后方筑起了战略屏障。而大后方也在西安市设立了多处伤兵医院,市民自发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支援前线,形成“前方打仗、后方支前”的全民共同抗战格局。
秦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虽然是大后方,西安也在抗战上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如1943年,中美空军混合团(飞虎队)在西安西关机场设立基地,战机从这里起飞,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并拦截日军对西北的空袭。西安铁路承担着转运军火、粮食等物资,输送兵力的重任。西安大华纱厂,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军服布匹,为前线将士们缝制御寒的衣服。农民则踴跃参军、将粮棉油等物资送往前方。
抗战期间大片国土沦丧敌手,但日军没能踏入关中。1937年到1944年七年间,日军飞机空袭西安147次,飞机1232架次,投弹3657枚,给西安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938年----1945年中国军队在潼关阻击了日军一系列战役,孙蔚如曾统领3万三秦子弟,歼灭日军2万余人,阻挡了日军妄想进犯陕西的野心。
请看:陕西抗日名将关麟征、孙蔚如、杜聿明、胡琏、张灵甫、张耀明、刘玉章、杨虎城、王劲哉、李达、李润民、杨生荣、高桂滋、赵寿山、魏炳文、孔从洲、仵德厚等将军分赴各个抗日战场带领将士同日军进行艰苦卓绝的作战……涌现出众多的英雄抗日老兵,如西安东郊杨俊青在淞沪保卫战中负伤后再战、蓝田李文彦在武汉会战中,押着日俘游街示众、800勇士跳黄河、还有被大石头挡住幸存者王振英……
在有记录1500名抗日烈士中,原长安县就有阵亡将士近百人,还有陕南、关中、陕北等30余个县牺牲的千万烈士们。听母亲讲:舅舅当年被强拉状丁,随部队上了抗日战场后生死不明,至今杳无音信。原以为随部队去了台湾,两岸三通后也没有舅舅的音信。思亲悲伤泪,亲情大于天!为此,时刻想念舅舅的母亲还痛哭过好多次,暗自流出了无限思亲之泪水。中条山铸就铁血忠魂,真可谓:中条山花热血染,抗日将士耀河山;陕西抗日卓功显,英烈伟名永世传!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在心,世代不忘。
80年的风雨兼程,80年的砥砺奋进。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珍惜现在;我们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优良传统,是民族复兴的精神保证。陕西人骨子里那股劲头和对囯家民族存亡的担忧,使他们毫无保留地支持抗战。正因为他们的贡献和牺牲,才使西北地区成为抗日稳固的大后方。
秦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从不忘记,是西安事变改写了抗日历史轨迹,是大华纱厂的机杼织就了后方支援,是三秦儿女振奋了民族斗志。在抗战纪念馆,触摸“抗战刻石”,大量文图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精神。铭记抗战记忆,是为了让和平的薪火在新时代的长安城里,继续熊熊燃烧,世代铭记、丰碑永存!
铭记血泪历史,缅怀千万先烈;珍视当今和平,开创幸福未来。千千万万像舅舅那样不留名的壮士,为了抗日把英灵永远留在了抗日前线的土地上。回望那段峥嵘烽火岁月,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神话,到台儿庄、中条山等战役歼敌数万人,用14年不屈抗争铸就民族复兴的基石。抗战的胜利,洗雪了民族的屈辱,壮大了民族武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传承抗战血脉,崇尚英烈、不忘为抗战胜利牺牲的千万英烈。重温历史经典,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先辈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开创未来,圆梦中华。
抗日将士英名存,民族团结凝国魂!
向为抗日牺牲的三秦将士致敬!!
致敬三秦英烈丰碑永存、永垂不朽!!!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诗词分会会员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乡土文学委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副秘书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副秘书长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