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队的大牲畜
作者:每小平
在景区看到了大牲囗,就不由得想起了俺队的大牲畜。大牲畜又称大牲囗(高脚子),头牯 (駼牯)俗指马驴骡和牛。
新中国建立后,农村实行了分配土地、互助组、合作化、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大集体的转变。入社前,定为中农成份我的老家,将家中的驴和牛入了社,后来还将父亲用退伍回家的生活费(数十块银元购买的大红马)也顺应形势,无偿交给了生产队集体使用。
大集体时代,广大农村没有现代化农业机械,耕地、拉车、运输、碾场、磨面等体力活全靠大牲畜来完成。俺队饲养室饲养的大牲畜马驴骡和牛有十多头,初期饲养在丹阳观窑洞里,因连阴雨少陵原滑坡窑洞坍塌而迁移到水洞坊。
饲养室座北向南,前面有一广场用来拴养牲畜和堆放畜粪。饲养室有五间瓦房,大门开在正中间,两边分别饲养着马驴骡和牛,再向里有二间接檐的低瓦房,盘有一个大炕供饲养员休息和存放草料。大雪天寒冷的夜晚,饲养室的大炕却烧得很暖和,有时把炕席都烧着了!因为有热炕,常吸引众人来取暖、打牌、讲故事、谈天说地……
饲养室内的檐墙上挂着马驴骡和牛不同的使役器具,如马驴骡的笼头、拥脖、夹棒子和绳套铁钩等;牛有笼头、轭头、襻绳、肚带、铁钩等。使役用器具大小不一,因牲畜有大有小故而每头匹牲畜都有一套使役的器具。
饲养室内挖有陷下二尺多两个深粪坑,以便牲畜休息和排便。每当牲畜排便后,饲养员即会用干土垫上;当粪坑填满后,队长即会让社员来清粪。马驴骡和牛之间有强欺弱、大欺小的陋习,人们常用两丈长的大木杠从中隔离开。马类表现为后蹄乱踢乱蹬还用牙啃咬;牛则表现用头来回摆动并用头顶撞,还用后蹄向外踢括,有的靠近你还会用尾巴梢抡你一下,抽打得人生疼!马驴骡和牛之间若有强欺弱、大欺小的现象时,饲养员即会大声训斥阻止,严重时会用鞭子来教训!就这,隔三差五的仍有踢咬伤害,仍要受到饲养员训斥鞭打后才能学乖安静。
牲畜槽有半人高,地面上用砖砌、上面用水泥和砖垒成光滑的食槽或用凹形楼板当作食槽;拉货大车的食槽多用半个汽油桶做成。饲养室的食槽上有木杠柱子和拴系的铁环,用来固定牲口间距,以免牲口相互抢食左邻右舍的草料。先倒铡好的短草、再倒入麦麸、玉米粉、黄豆或黑豆粉等精料,最后用“y”形搅草棒倒水后拌匀草料。一般情况下,需要连拌两合草料,食槽内的草料会被牲畜吃光,尤其是牛槽会被舔得干干净净、光光溜溜的。
马不吃夜草不肥。马儿吃草靠灵动的嘴唇,牛儿吃草靠来回伸縮有力的舌头卷入。除白天饲喂外,夜晚牲畜也要吃。马驴骡和牛夜半饥饿时也会踢踏地面、槽帮、发出嘶鸣声或吼叫,甚至满圈的牲畜都在叫唤!当饲养员一一给牲畜食槽内拌完草料后,牲畜闻到草料香味,个个埋头食槽间吃得津津有味、时常听得均匀划一的吃食声。马驴骡吃饱喝足放屁后,会打响鼻站立休息。牛则不然,卧在地上不停地反刍、反刍着胃里的食物,清静时人还会听到牛的肠鸣音,牛儿神态安详、整夜悠闲地咀嚼着草料。寒冬夜,饲养员还会用干麦秸拢上一堆柴火,来增加饲养室的温度,避免牲畜发病和死亡。
曾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给牲畜割10斤青草记1分工,有时一下午我能割青草40---50斤,能替父母多挣些工分补贴家用。樊川潏河边、水渠旁、稻田和菜地里青草多且茂盛,干旱缺水的地方青草少且稀疏干枯。当时为了增加重量,就把青草笼放进水洞坊的水池里浸泡后让饲养员捉秤称重记帐。也有勤劳者,把在地里间出的谷苗、玉米苗、稗子等当作青草上交饲养室记帐。
马驴骡和牛有大有小,有强有弱,群体间有差异和不同。如有的牛有犄角、犄角有长有短,甚至还有半弯曲成尖弓形的,看着都害怕。毛色有黄黑白等色,大多为黄色。马类高大,毛色有青黑和红色等,耳短尾长粗壮,体躯也长、四肢也高。驴骡毛色近似,多为灰白和栗色。驴的耳朵长、短尾巴、体躯、四肢也矮小。骡子是马和驴杂交的后代,无论耳朵、尾巴、体躯、四肢、体形都介于二者之间。但骡子使役力强,抗病性也强,其不足是没有繁殖性能。
每年春秋季,是牲畜的发情配种季节。母性马驴牛有发情表现后,队长即会派专人牵着母性马驴牛到民桩(配种站)去配种。受孕后的母性马驴牛在孕期会受到特殊照顾,增加营养、减少使役和鞭打。患病时牵到镇兽医站及时诊治,促进康复。槽头兴旺,马驹牛犊再添上。记得母牛下牛犊时身下铺着干净的麻袋和麦秸,牛犊生出后即用干麦秸拢火升温,给母牛熬小米粥加强营养。当晚来了不少村民,纷纺称赞这头老黄牛为生产队连续产下三头母牛犊。有人还给这头功勋老黄牛头顶缠上红布,以示谢意和吉祥!
驴马骡性格各异,有的活泼好动,尤其是马驹驴驹和骡驹。牛犊离开母牛母子俩就会发出“哞”“哞”呼唤声。成年强壮的马驴骡烈蹶好斗,放开缰绳不是踢就是咬,高高跃起踢踏对方;有的撒欢,不是跑就是跳,满场子飞跑,吓得老人孩童不知如何是好。你若用铁梳子给驴马骡牛梳理皮毛,个个表现温驯,有的还会用脸和嘴噌你,表现得异常亲热。牛温顺稳重听话,行动缓慢有后劲。抓把青草喂牛,牛食后会用舌头亲吻你以示谢意。有的公牛爱抵仗,抵仗起来不要命,非得抵个胜负和你死我活。牛也有犟脾气,犟脾气来了几个人都拉不动,令人费解。在大牲口中,最温顺、最乖最听话的就是大骟马(阉割去势后无性欲功能、性情变得温顺),大人小孩都可亲近无危险。此外,我还发现马驴骡牛等牲口都是大眼睛双眼皮,深邃的眼睛清澈而又明亮,黑眼仁白明珠煞是可爱。
大红马力大使役快,大青马拉车货物多,大骟马温驯人爱用,栗色骡拽犁爬耱快又好,大黄牛犁地平展展,灰灰驴送粪上少陵原……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父母亲用架子车给村上的深水井从咸阳市拉回一车深水井管让我用牲囗接回。我从饲养室牵出栗色骡,给其脊背铺上个麻袋到西安市小寨接回父母亲的架子车。由于无知,从杜曲到小寨,一路骑骡的我屁股被骡子脊梁骨上来回摩擦的厚皮磨成了“猴屁股”,道道渗出的血滴疼了我好几天,也让我教了一次无知的“学费”。
曾记得:在拉车运输或在田地里使役后回到饲养室广场,当饲养员或车夫给马骡缷下身上的笼头、拥脖、夹棒子和绳套后,有的青壮年马骡不是立即回到饲养室,而是在广场的平地上连续打滚解乏。马骡打滚现象很少见,常见躺卧到地上后脊背贴地、四蹄在空中乱刨、左右摆动不已。几阵打滚过后即迅速站起,使劲抖动身上的皮肤、弹掉尘土后再返回饲养室饮食休息。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大忙用牲畜。出力流汗拽爬犁,埋头使役不停息。君不见:马驴骡和牛分别被派上用场,不是拽犁就是爬耱。犁开冰冻的土地,把土块用爬耱磨成细碎后便于春耕。牛在前拽犁,人在后吆喝;马在前爬耱,人在后唱歌;人欢马嘶,大地逢春。伴随着阵阵吆喝声,牛儿马儿在前犁地,翻动着泥土的气息,平展展的田野上,犁地留下无数道恰似五线谱的划痕呈现在大地上,泥土里孕育着生根发芽的谷苗、新的希望和期盼……
播下春天的种子,收获金秋丰收的硕果。
大红马、大青马、大骟马、栗色骡、大黄牛、灰灰驴等都是俺队的大牲畜,也是我参加农业生产的好伙伴、好帮手。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诗词分会会员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乡土文学委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副秘书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副秘书长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