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纪行
——飞到理塘就回
信义庄
6月25日,稻城县阴转多云7-18度,南风1级,空气质量优。海拔3750米,气压648百帕。
旅行,如风般自由,如火般热烈,如水般平静,如土般浩瀚。昨日的稻城亚丁,大家激情四射,热情似火,今日之旅,长途跋涉,我想应该是柔情似水,平平淡淡吧。
7:30分,众团友如期离开海拔3736米的稻城“天樾大酒店”,迅即拐上227国道“理亚公路”,过“尊胜塔林”,向理塘、甘孜方向奔去。车行不远,海拔渐达4000米以上,测血氧86%,心率74,高反已无大碍;看众团友个个也是精神饱满,兴致勃勃, 或观景或聊天,全无任何高反的迹象。
沿途风光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路旁青山连绵,云雾缭绕,红白色的藏房,金色的喇嘛庙若隐若现;清澈欢快的溪流旁,碧绿的草甸上,一群群的牦牛在啃食着嫩绿的青草,几许藏民在五色经幡旁优雅漫步,一只藏獒在草场上来回奔跑欢跳,如诗如画般的场景令人陶醉,乐不思鲁。

看大家兴致盎然,导游小文在给大家介绍完今天的行程安排后,又神秘地给大家讲起了藏族走婚的故事。古老的习俗,看似愚昧落后,其实蕴含着许多超前的现代理念。想想,任何的事情,在没有全面的了解,深刻思考前,都是不能轻易否定的!存在即合理。
8:25分,车辆渐渐驶出河谷,路旁开始出现一片片的乱石,瞅乱石间有栈道穿行,问文导,方知是稻城县“石河公园”。文导说:这里是“海子山”风景区的一部分,秋景最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就不在此停车了,前方“海子山观景台”风光更美。
这段路前天已经走过一次,继续前行,路旁石头连石头,“海子”接“海子”,乱石嶙峋,野花烂漫的景致,大家已经不觉新奇,个个一副风轻云淡,坐看云卷云舒的样子。
8:58分,车达“海子山” ,众团友依次下车,缓缓向景区深处走去。这里海拔4562米,气压581百帕,自测血氧74%,心率68,感觉尚好。门口拍一张“古冰帽遗迹”图,瞅一眼几块美石,立马随团友进入景区。远观与近视还是有许多差别的,急驶的车辆上,只能观赏“海子山”火星般的荒蛮,深入其中,俯下身,你才能发现它极致的秀美和大自然生命的顽强。在一块块花岗岩砾石铺展的石海中,石缝里不时露出一簇簇毛茸茸的小草、一支支别样的小花,摇曳着惊心动魄般的美丽,惊讶的你目瞪口呆。据说这里还生长着精灵般的绿绒蒿,可惜无缘得见。但就眼前的几株小花,就已经让众团友开心不已了。


天空阴郁,气温较低,穿着冲锋衣仍然感到些许的寒意,不知不觉放慢了前行的步伐。站在一块圆润硕大的花岗岩上,静静眺望着远处的湿地、“海子”及“宇宙线观测站”,心底突然莫名的伤感。“海子、海子”,诗人“海子”的一切一切竟汹涌般袭上心头,堵的自己突然喘不过气来。团友们仍在前行探索,而我的眼前、耳边,除了“海子”还是“海子”,已经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进了。
为什么会在这里想到“海子”,不应该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吗?“海子”,你想告诉我些什么!?“德令哈的”那个夜晚,抑或是“十个海子”之间没有结果的思辨……。
9:02分,车辆继续前行,峡谷、溪流、草甸、牦牛,飞舞的经幡,淡淡的云雾,但这一切的一切,已经再也让我兴奋不起来了。9:39分,车过“兔儿山”,望着那尖尖的一对“兔耳”,心底竟是十分的茫然。
10:47分,车辆驶出无量河谷,转过一处绿草如茵的坡地,在“文导”介绍“理塘”历史风情的细雨柔声中,众团友悠悠踏入了美丽的天空之城“理塘”。
理塘平均海拔4300米,县城驻地高城镇海拔4014米。理塘在藏语中称“勒通”,意为“平坦如铜镜的草原”,故理塘又有“天空之城”的美誉。中国铜镜最早发现于3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鼎盛于战、汉、唐时期,能够把草原比作“铜镜”,至少说明,理塘早在汉唐时期,就与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理塘还被称为“高原圣城”,这里曾诞生过两世达赖,三世怕巴拉,一世嘉木样,一世司徒活佛和甘丹赤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圣地。
耳听着“文导”绘声绘色的介绍,眼瞅着街边浓浓的藏族风情,众团友很快发现了一条别致的藏族小巷。踩着古老的石板,俺怯怯踏进了小巷。寂静的巷道,空旷无人,安静的有些让人恐惧,胆小的俺走了一会,就怯怯地撤了回来,惹的几位美美窃笑不已。
理塘县城最值得去的莫过于“勒通古镇·千户藏寨”及“长青春科尔寺”了。走出小巷,前行右转,很快就进入了“勒通古镇”的主街,没走几步,藏族风情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一座藏舍的土黄色墙壁上,一株白梅,两枚“手印”,三座仙山,环绕着仓央嘉措的背影和四句诗词。“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措不及防的画面,令俺惊愕不已。

今天这是怎么了,刚刚走出“海子”,这又陷入了“仓央嘉措”!这哪是简单的旅游,简直就是一场纯粹的诗歌之旅!
从惊愕中醒来,在“仓央嘉措”诗歌的加持中悠悠前行,不远即是一个不大的广场,迎面即是那著名的“仁康古屋”。导游讲:“仁康古屋”,400年以来,先后降生过13位德高望重的大活佛,其中第七世达赖喇嘛就诞生于此。如此诸多的活佛在同一屋诞生,这在藏地是十分罕见的,“仁康古屋”故此闻名遐迩,成为藏传佛教的朝拜圣地。藏地有一种说法,如果你途经理塘去西藏朝拜,若没有朝拜“仁康古屋”,等于没有真正到过西藏。

导游在喋喋不休的介绍,什么喇嘛、活佛等等俺也搞不清楚,此时,俺的脑海只有“仓央嘉措”,只有那“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的诗句。
走出“仁康古屋”,右边是一条悠长的藏族风情街,那白墙红顶的房舍,独特的五色装饰,错落精巧的构造,吸引的游客纷纷在此打卡拍照。众团友或结伴或独行,漫步其中,静静享受着这诗与远方的美好。走到一处极具特色的藏舍,“洋洋”等几位美美急急地挥手呼俺拍照,待俺拍照完毕,坐在路边休息的时候,突然闻到了浓浓的咖啡香味,闻香寻找,蓦然发现,那味道竟是从刚才的藏舍飘出,原来这藏舍早已改为“那木萨”餐吧了。慢慢前行,古镇内竟发现了不少新建或改造的藏族风情民宿、餐吧、咖啡馆,什么“等风来”、“遇见倾城”、“云端悟居”等等。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似乎正在深度融合着、发展着。这情形,假若“仓央嘉措”飞来,我想,他一定会开心的进去住一下、喝一杯,赋诗一首的。

从风情街左转,悠长寂静的街墙上,安装了一个个的转经筒,三三两两的藏胞、游客,正不紧不慢地转经。默念着“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的诗,俺也随着团友的步伐,虔诚加入了转经的行列。听着那吱吱作响的转经筒,仿佛就如一首美妙的诗歌,仿佛“仓央嘉措”正在空中吟着新诗飞过。
“芒康活佛故居”到了,看导游正给众团友讲解着什么,俺赶紧近前。赫然发现,幽默的导游小伙,正举着一块扁扁黑黑的东西让大家嗅闻,团长闭着眼睛,一脸的享受。这不就是干牛粪吗?让闻什么,真是岂有此理!正想质问之际,导游小伙却笑容满面地说到:这是最好的普洱茶,是喝着矿泉水,吃着虫草长出的普洱茶,听罢大家哄堂大笑。嗨,这充满想象力的小伙,将来说不定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活佛故居内室是不许大声喧哗和拍照的,随着人流,静静地听导游介绍着活佛的一切一切,虔诚地观赏着一件件珍藏的器物,走出活佛故居门槛的时候,望着天空的朵朵白云,对宗教、对信仰,俺忽然间似乎有了更深的领悟。


该去“长青春科尔寺”了,导游小文轻声提醒大家,可一抬头,看路标,猛然发现右方竟有“天空之城诗歌馆”。这说什么也得去看看!说时迟,那时快,俺抬腿就朝路标指示的方向奔去,可走了几分钟,根本没发现“诗歌馆”的影子。考虑到不能拖大家的后腿,只好赶紧折回,迅速追赶众团友。
坐景区电瓶车,没有几分钟就来到了“长青春科尔寺”。“长青春科尔寺”,又称理塘寺,是藏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11:56分进入寺内,想不到寺内竟出奇的安静,不仅少有游客,也少见僧人。疑惑之际,导游小文遗憾地告知大家,寺里师傅正在午餐,寺庙内部暂时不对外开放。无奈,真是无奈,众团友只好扫一眼寺庙辉煌的建筑,遗憾退出。那虔诚的“大长腿、洋洋”等,也只能在寺内广场上磕几个等身长头,默默离开。
坐在寺庙门口等车的间隙,望着白云翻卷的天空,脑海里忽然就浮出了“仓央嘉措”那首“只到理塘就回”的诗歌。闭上眼睛,禁不住相问:此刻,你是在来理塘的路上,还是在离理塘的途中?理塘,你咋不能常驻!来看看诗歌馆吧,那里或许是你最好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