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头条】总第758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家风故事】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编发:五老志愿者韩积蕊(山东)
亲爱的读者朋友,今晚我们探究“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一名句的渊源。 小时候,在康庄老家,每逢春节,爷爷带着我贴春联,街门上每年书写的内容都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两句话,无声地昭示着祖父对子孙修身立德、读书成才、光大门楣的殷殷期望。
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在某种程度上,几乎可以被视为全体国人共同的家训。
首先明确一点: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由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三槐堂铭》延伸出的一副楹联。
意思是:为人应当忠厚,饱读诗书,不断学习,这样的家族才会繁荣兴旺,长久不衰;具有忠诚、厚道的品质的家族才能像诗和书那样在世间长久流传,经久不熄。
下面咱们讲一讲有关这两句名言的故事。
话说北宋时期,大名府莘县人王祐,字景叔,官至兵部侍郎。兵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副部长。他为人方正,品性忠厚,很有才干。许多人希望宽厚正直的王祐升任宰相,但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嫉妒他,排挤他,因此他一生未能升任宰相。
晚年,王祐将“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寄托在子孙身上,他在自家庭院栽种了三棵槐树,并预言:“我的子孙后代必会有人位列三公,以这三棵槐树为证。”
王祐有个儿子叫王旦,小时候话很少,王祐对他寄予厚望, "这个儿子应当官至公相。”后来,王旦果然当上了宰相。王旦也是宽厚的人,任宰相时,寇准多次在皇帝面前批评王旦,但王旦始终谦恭礼让,时常称赞寇准。
多年后,王氏子孙王巩在翻修故居时,建立“三槐堂”,为了更好地继承先代家风家训,特意请苏轼写下《三槐堂铭》,以勉励王氏后人。
这就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由来。
为了便于记忆,还可以这样解释:拥有忠实厚道的品德,家族才能传世久远;养成认真读书的家风,家族才可以长期绵延下去。
【附录】
《三槐堂銘》原文(略:网上自查)
【创作背景】
《三槐堂銘》这篇文章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42岁的苏轼在湖州上任时为学生王巩(王旦之孙)家中的"三槐堂"题写的铭词。
苏轼在徐州期间,王巩曾与其一起郊游吟诗,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苏轼来湖州上任,王巩也赶来相会,并请其为自家"三槐堂"题铭,苏轼便应邀作《三槐堂铭》。

【平台主编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民盟盟员、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宣讲专家团成员,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
《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聊城市关工委先进个人。
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钟情翰墨.笔耕不辍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关注后,点击运河浪花台标,即可阅读本台刊发的756个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