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歌
文/崔云生(山东)
微风轻轻吹拂
细雨漫漫洒落
我们缓缓登上台阶
看山前雨色
远山黛黛青涩
近水潺潺流过
我们亲亲挽着手臂
听满天雨歌
好美
雨天漫步的感觉
目穷寂寥处
坐爱芭蕉把雨抖落
好美
雨天漫步的爱河
且停无人处
对爱双眸叫雨停歇
崔云生这首《雨歌》,像一场带着甜味的细雨,淅淅沥沥落在心上,满是温柔的肌理与缱绻的情致。
诗的开篇便用“轻轻”“漫漫”“缓缓”三个叠词铺展节奏,像给画面蒙了层柔光——微风不躁,细雨不疾,两人踏着台阶拾级而上,共赴一场雨色之约。“远山黛黛青涩,近水潺潺流过”,几笔勾勒出雨中山水的朦胧:山是未施粉黛的青涩,水是绕指柔般的潺潺,自然景致成了爱情的背景板,淡远却妥帖。
中段“亲亲挽着手臂,听满天雨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亲亲”二字带着孩子气的亲昵,而“满天雨歌”更是神来之笔——雨本无声,却在恋人耳中成了歌,这是心之所向的浪漫,把寻常雨声酿成了专属的情话。
后两节以“好美”起笔,直抒胸臆却不显直白。“目穷寂寥处,坐爱芭蕉把雨抖落”,是静赏雨景的痴:看芭蕉叶承雨、抖雨,把寂寥也染成了诗意;“且停无人处,对爱双眸叫雨停歇”,则是情到浓时的憨:对着爱人的眼眸,竟想让雨也为这份甜蜜驻足。一静一动,把雨天漫步的惬意与爱里的沉醉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语言清浅如白话,却藏着细腻的匠心。叠词的反复使用(轻轻、漫漫、缓缓、黛黛、潺潺)像雨丝般缠绕,让节奏舒缓如漫步;自然意象(远山、近水、芭蕉)与动作细节(挽臂、坐看、对视)交织,景是情的依托,情是景的灵魂。没有华丽辞藻,却让“雨天漫步的爱河”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原来最好的爱情,不过是共淋一场雨,听一回雨歌,看一片芭蕉抖落水珠,便觉岁月皆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