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章萍,笔名钟婧,湖南省慈利县东岳观镇人。少时家贫,姊妹八个,排行老六,上学七年即辍学。当过中药学徒,后被畜牧水产局录用,获中级兽医技术员职称。笑对生活,热爱文学。退休后开始写文写字,不图名,不图利,只求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说实在的,我非党非派,一介布衣。既不问政治,又不了解历史。但我有一颗热爱国家、热爱家乡之心,从小就喜欢听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
前天我两脚迈进四桥村挖“野姐”,学名山葱。把它捣碎做腌菜,再用它当佐料做鱼,那真是美味佳肴。也许你没吃过吧,有一股奇异的酸味,香气扑鼻。那汤汤水水摇摇荡荡寻找着多少代土家人遥远的梦想。
这一天,万里无云。三月的春风拂过我的额头,万物沐浴在阳光里。小草青青,花儿芬芳。背篓挎上双肩,我手里拿着一把锆锄,行走在田间地头。我躬着腰,眼睛搜索寻找着那丝丝绿线似的“野姐”。我将挖到的“野姐”,一把一把地盘缠着装进背篓里。挖着挖着,背篓越来越沉,我要直直腰,猛一抬头,一栋漂亮的别墅就在眼前。别墅门前,一群男子正在抬石头砌门坎。他们一边干活,一边谈论着革命烈士谭东海的事迹。他们说,革命烈士谭东海在牺牲前,用自己的鲜血写了长达两千多字的遗书。其中一位帅小伙还将遗书随口背出声来:我为人民谋利益,非为自私自利,死亦无悔……可那声音哽咽了,同伴静止了……
烈士的遗书,鼓舞着人心,鼓舞着后来人。使我深深认识到,每一位烈士,都有他们各自特殊的经历和感人肺腑的誓言。这封遗书在向世人诉说着不能忘怀的纪念,它留下的是厚重的精神遗产。
此时此刻的我,感慨万千。从前儿时常听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总觉得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可眼下的谭东海烈士,他就是谭家老屋场的人。这个古老的老屋场,背靠三合山,面向道仁山。山脚下的“旺家泉”下,架着一座古老的四眼桥。经过多年山体运动和洪水冲刷,留下现在的单孔桥。此时看单孔桥,像一位先知先觉的导游,见证着村里村外的变迁。他用他磨得净光的石阶和长着野草苔藓的身躯,诠释着该村喜怒悲壮的历史。它在等待亲人的回归,等待三兄弟共同重新架起四眼桥,重新恢复古老的模样。七十多年前,我们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丧心病狂的日本强盗肆意践踏这片沃地。日军从相邻的石门县经杨柳铺乡和东岳观镇,翻越垭门关这座大山至慈利县县城。沿途执行的是“三光”政策,奸淫抢掠,烧尽杀光,无恶不作。在我们慈利县这块贫脊的土地上,老百姓个个义愤填膺。仅仅一个谭家老屋场,参加抗日的就有三位:抗日老兵秦少柏,原国民党中将谭灯初,革命烈士谭东海。
谭东海和谭灯初两人同住一个屋场,同吃旺家泉的清泉水长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谭氏家族养育了他们爱家爱国爱民族的远大志向,可两人加入的党派却完全不同。
悠悠岁月,写着泪和血。七十多年前,中国饱受世界列强的侵略和屈辱。八年抗日,三年内战。有着太多太多的回忆,怎不叫人肝肠寸断、撕心烈肺。这种不堪回首的真实事例,才是抗日战争伟大与光荣的注释。当我今天听到革命烈士谭东海的事迹时,更让我读懂了谭东海革命烈士写这封遗书的初心。乡愁乡音中的他,那是对共产党的信仰,一种坚韧不拔、不屈不饶的精神。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他为国为民为战友捐躯,时年三十五岁,铸造历史军魂的故事。这封遗书收藏在湖南省档案博物馆。
今天我第一次穿上七十多年前的那种走路极为方便的布鞋,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天上的星星在颤抖,白云下面挥洒热泪,旺家泉的泉水泛泛发白。大地默哀——一九二八年五月二十七日,我们农民协会的指导员谭东海,在常德市石门县被国民党反动的刽子手残忍地杀害了。
谭东海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子——绍福。东海、绍福,胸怀真的像东海一样宽阔,为人民谋利益。如伟大领袖毛泽东为刘胡兰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据《慈利大事记》记载,当时东岳观党支部,是慈利县最早的党支部之一。陡崖山是贺龙元帅练拳习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也是早期革命者杜修经开展活动的地方(杜修经慈利县国太桥乡人,他的家乡和东岳观镇的陡崖山环环相连)。谭东海当时任农民协会指导员,他带领民众打土豪,分田地,一个天翻地覆的农民运动有声有色,如火如荼。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东岳观乡公所当众处决了大恶霸地主王树堂和其它几个大恶霸,从此,农民协会的威望越来越高。
一九二七年马日事变,国民党反动派剿共到处搜捕共产党人,大肆屠杀农民协会领导人。由于叛徒出卖,不少共产党员倒在了血泊中。谭东海惩治叛徒,打击敌人,与敌人巧妙周旋,多次化装成商人或农民,打入敌人内部,成功处决叛徒廖正先,没收其财产,使反动派大为震惊,对谭东海恨之入骨。
忽然有一天,谭东海得到情报,国民党要抓杜修经的侄子,他连夜跑去送信,不料路上与敌人狭路遭遇。谭东海处决的大恶霸地主的儿子,认出了谭东海。他高喊:“此人就是共产党农民协会指导员,抓住他!”数十人从四面围上了谭东海,他虽经英勇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
谭东海在狱中,宁死不屈,受尽了非人的折魔。他曾经被押到重庆的白公馆、渣子洞。那里的刑具:老虎凳、竹签子、带刺的钢鞭等等,没一件不让人看了触目惊心。谭东海在石门县狱中也受尽了折磨。国民党行刑人员将铁背笼里烧上炭火,让谭东海一次又一次地背着满地走。谭东海身上新伤接旧伤,到处鲜血淋淋。但他始终没有背叛组织和出卖同志,他反而在自己的衣服上,用鲜血书写了一封二千多字的遗书。“我为人民谋利益,非为自私自利,死亦无悔……各位同志,继续努力,决不妥协……杀之不尽,革命一定能成功……”
两千多字的遗书,字字千钧,鲜血凝成。句句行行,铁骨铮铮,声振寰宇。他分明在呼唤人们,努力为国家为民族奋斗啊,他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战歌。一封遗书,饱含着烈士的遗愿,蕴含着中华复兴的无数代人的历史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