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残镜流光
三个月后,洛阳城飘着初雪。
杨昭站在观星台上,手中罗盘指针疯狂旋转。天际划过数十道流星,每道流光坠地时都传来镜面破碎的脆响。
"第三十七块了。"云芷裹着狐裘走来,眉心新点的朱砂痣艳如泣血。她展开羊皮地图,上面标记的流光坠落点连起来,竟是条盘踞中原的龙形。
杨昭突然剧烈咳嗽,摊开掌心尽是青鳞。"龙气反噬越来越重。"他苦笑着卷起袖子,小臂已布满龙鳞纹路,"必须在下个朔月前找齐所有碎片。"
"姐姐用最后灵力给了我提示。"云芷从怀中取出一面铜镜残片,镜中隐约可见云裳的虚影指向东南方,"最大的碎片在..."
"报!"侍卫匆忙跑来,"黄河清淤挖出座青铜祭坛,上面有面会吸血的镜子!"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起那个雨夜——司马鸿被封印前,最后看向的正是黄河方向。
第十四章 血镜认主
祭坛出土处围着三重官兵。中央的青铜镜足有磨盘大,镜框盘着九条青铜蛇,蛇眼镶嵌着暗红宝石。
杨昭刚靠近,镜面突然映出他心口的蟠龙胎记。胎记灼热发烫,竟浮出体表化作青龙扑向铜镜。九条铜蛇同时苏醒,吐着信子缠住青龙。
"这是认主仪式!"云芷割破手腕,将血洒向镜面。血液在镜上形成凤凰纹路,与青龙争斗的铜蛇纷纷退避。
突然,镜中浮现司马鸿的面容:"好徒弟,你终于来了。"杨昭如遭雷击——这声音分明是他已故的师父清微道人!
铜镜爆发刺目血光,映出骇人真相:二十年前清微道人为延寿,主动让司马鸿的龙魂附体。而杨昭胸口的胎记,正是当年清微为控制龙气种下的禁制...
"所以从一开始..."杨昭踉跄后退,龙鳞已蔓延到脖颈。
云芷的水剑突然刺穿铜镜:"不对!你细看镜中倒影!"破碎的镜面里,清微道人的影像后还藏着个模糊人影——竟是年轻的杨父在结印镇压!
第十五章 阴阳归墟
朔月夜,黄河古道。
杨昭站在最后一块铜镜碎片前,全身已被龙鳞覆盖。云芷以血为墨,在他周围画出周天星斗图。
"想清楚,"镜中司马鸿的声音充满诱惑,"融合龙气可得长生,何必为凡人送死?"
杨昭看向岸边——三百五十九面铜镜残片组成大阵,每面镜中都困着一缕被龙气污染的亡魂。云芷的白发在风中飞舞,眉心朱砂痣亮如星辰。
"寻龙非为夺气。"杨昭一拳击碎最后铜镜,"观水只在明心!"
无数镜片同时飞起,在空中组成完整的雌龙镜。杨昭长啸一声,全身龙鳞离体飞向镜面。云芷同时跃起,眉心朱砂痣化作火凤投入镜中。
天地骤暗。
雌龙镜爆发耀眼光芒,镜中青龙火凤交缠飞舞,将司马鸿的残魂彻底净化。所有铜镜碎片化为齑粉,困在其中的亡魂如萤火升空。
黎明时分,黄河恢复平静。
渔夫们传说那夜看见龙凤呈祥,而岸边多了块奇石——石纹天然形成太极图,左侧青鳞未褪,右侧朱砂犹存。
(全文完)
——
后记:山河为证,阴阳成说
搁笔之时,窗外恰逢春雨淅沥。案头《撼龙经》摹本墨迹未干,铜镇纸压着的宣纸上,还留着创作时随手勾画的雌雄龙脉走势图。这部《阴阳寻龙诀》从最初的风水术语考据到最终章回落定,竟已伴随我走过三个寒暑。
创作过程中最难忘怀的,是去年深秋赴赣南采风所见。在杨公曾布道的三僚村,至今保留着"雌雄石"的古老传说。当我亲手触摸那对天然形成的阴阳奇石时,突然理解了先人所谓"山不动则死,水不静则凶"的真意——天地自有呼吸,而风水不过是聆听大地脉动的法门。
小说里杨昭与云芷的故事虽属虚构,但那些玄妙的风水术数却有据可考。雌雄龙脉的理论源自唐代杨筠松《青囊奥语》,"水破天心"的格局在明代《地理人子须知》中亦有记载。特别要感谢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先生,为我破译了宋代罗盘上的秘传符咒;还有闽西的云氏后人,提供了家族世代相传的"水龙认主"仪轨细节。
在塑造司马鸿这个反派时,我刻意融入了道教"夺舍"之术与民间"蛇人"传说。这个活了千年的风水判官,本质上是对"长生执念"的隐喻。而黄河岸边最终形成的太极石,则是想表达:真正的风水大道不在操控自然,而在天人合一的平衡。
最后要说明的是,故事中所有墓葬规制、机关设置均经过考古学顾问把关,避免误导读者。毕竟在我们这个无人机航测的时代,那些"分金定穴"的秘术早已成为文化遗产。但当我站在锁龙渊遗址,看着崖壁上若隐若现的星图刻痕时,依然会为古人"观天察地"的智慧震撼不已。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相信山河有灵的人。愿我们永远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仍能听见大地的脉动。
—— 作者谨识
甲辰年谷雨于金陵澄观阁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