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闻个人作品专辑(一)
雾中柳影 禅意
文/黄忠闻
在雾的纱帐轻垂间
一棵柳,悄然立成
水墨未干的偈言标点
似佛前独守的禅者
于混沌道场,默诵虚空
枝条垂落,如众生
悬而未决的执念丝缕
在天地留白的公案里
轻晃,欲说还休的机锋
叩问着 心的谜底
远处的船,是被雾
揉碎的轮回符号
帆影朦胧,载着
千年未醒的尘梦旧痂
缓缓游弋,如时光
遗落的、省却喧嚣的省略
雾霭漫涌,漫过
柳的修行腰杆、船的羁锚
世界在白与灰的褶皱
折叠成禅堂蒲团
柳的绿,是雾中
倔强的觉性标点
刺破虚无茧壳
把生机,钉在
这朦胧画页的参究里
船行雾移,柳影如如
守着一汪被雾浸泡的
静谧禅池
任思绪在枝条间
抽芽成悟,在帆影里
漂泊作渡
于无声留白的道场
生长出 另一幅
未名的、直指本心的水墨禅偈
▎湖 畔 落 日
文/黄忠闻
当最后一缕风,
轻捻白昼的喧嚣,
将其悄然搁在芦苇的梢头,
湖水瞬时化作橘色的镜,
揽尽云朵的闲游、落日的温柔,
还有我身旁,那沉默木椅的等候。
芦苇荡间,时光在摇晃,
似不知名的小雀,
把影子抛进波纹,又轻巧啄碎,
而落日,是天空垂落的灯盏,
点燃整片湖的褶皱,
也点燃我藏在岁月褶皱里的旧梦,
火星溅落,烫得回忆微微颤抖 。
远山默默数着归鸟,
树林把深黛轮廓,浸在渐浓暮色,
我坐在木椅上,看夕阳
一寸寸,把自己揉进水里,
涟漪便驮着碎金,漫过心的堤口,
最终,融进这静谧的、永不褪色的
黄昏怀里,
任晚风吹来,把此刻,酿成
往后余生,回甘的酒 。
荷
黄忠闻
月光洇开绿盏 摇碎银箔
蛙声剪破一湖青霭
鱼影衔起星芒的碎光
解析: 1、时空延伸:-首句以 “洇开” ,模拟水墨在宣纸上晕染的动态,让月光渗透荷叶的过程更具时间流动感;“银箔” 暗喻月光如碎银般飘洒湖面,延伸空间维度。-中句 “青霭” 指山间云雾,自带缥缈疏离感,与 “剪破” 搭配,既保留蛙声的穿透性,又以 “青霭” 的朦胧将荷塘融入更广阔的暮色山峦,拓展意境纵深。 2、意象空灵化:尾句 “星芒的碎光” ,以 “星芒” 直指天宇,让鱼影打捞的动作从荷塘延伸至星河,形成 “水中月 - 天上星” 的虚实呼应;“衔起”仿佛鱼影在波心拾起散落的星光碎片,留白处暗含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的悠远哲思。 3、意境逻辑链: 从 “月光洇染荷叶” 的静态铺陈,到 “蛙声划破雾霭” 的声动破静,再到“鱼影衔星” 的天地交融,三句以 “光 - 声 - 影” 为线索,将荷塘实景逐步推向 “物我两忘” 的玄远之境。“银箔 - 青霭 - 碎光” 的色彩渐变(冷银→青灰→幽蓝),亦暗合暮色向夜色过渡的时间流逝,使意境在时空交织中兼具 “当下即永恒” 的禅意。 通过意象的 “去具象化” 和动词的 “空灵化”,将荷塘景致从具体的夏夜场景升华为天地间的光影游戏,在 17 字内构建出 “微观 - 宏观 - 超验” 的三层意境,更具 “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古典诗韵。
脚手架上的父亲
黄忠闻
在城市的钢筋铁骨间
脚手架支起生存的戏台
父亲戴着黄色安全帽
像一颗倔强的钉子,楔进半空的苍茫
安全绳勒进肩膀的深沟
那沟里淌过的汗,咸涩
滴落的瞬间,砸向脚下
混着尘土,长出孩子们的学费、房租
他把砖块码成生活的形状
每一道灰缝里,都藏着
对 “家” 字的注解 ——
别人的窗揽尽城市灯火
他的窗悬在故乡老屋
蛛网缠着老棂,守空夜
水泥糊死裤管的褶皱
皱纹爬上脸,如田埂蔓延
城市风掀起衣角
裸出古铜脊梁 ——
那是故乡山梁驮来的岁月
脚手架在摇晃,父亲很稳
稳似故乡老井的辘轳
把日子绞成清苦的井水
舀给我们时,竟泛着甜的涟漪
暮色漫过钢筋的丛林
他收拢工具,像收拢一身倦意
安全帽下的目光穿透霓虹
望向远方 ——
那里有炊烟,有我们
等他用满身尘土
暖成灯火的归期
浮生若花·禅心
文/黄忠闻
在时光的幽径里打坐,
那枝粉色的花,应缘而开。
花瓣是未拆的经卷,
每缕颤动,都在默诵虚空。
“一念花开,是缘起;一念放下,是性空”,
如古佛拈花,笑在尘埃之外。
花开花落从不是结局,
是因缘聚散,在枝头写着“本来”。
我们于浮生中轮回,
像花瓣粘着风的尘埃。
那些攥紧的“拥有”,
原是水中月,在掌心结着虚妄的苔。
而此刻,这朵花垂首,
把“无常”开成最静的禅台。
它不执着绽放的惊艳,
亦不悲叹凋零的仓促,
只在呼吸间,演示着“不着一物”的自在。
放下吧,让心似菩提座上的灯,
照见浮生本是道场,而非苦海。
任时光如露亦如电,
花开花败都是偈语——
我们从来不曾拥有什么,
不过是借这具肉身,
在缘起性空里,走一趟觉悟的路。
迷彩的烙印
黄忠闻
那枚五角星总在梦里反光
军号从童年的清晨漫过来
我踮脚够晾衣绳上的绿军装
袖口晃着整座军营的晨光
曾把父亲的皮带系成武装带
在晒谷场匍匐成冲锋的姿态
风掀起衣角 像扬起军旗
蚂蚁的队伍 是我检阅的兵
后来在新闻里见过真正的迷彩
在洪水里托起生命的舟
在雪山上站成移动的界碑
在星空下守着万家灯火的轮廓
如今我不再是举着木枪的孩子
却依然会为军礼湿了眼眶
那些挺拔的脊梁 把天空撑得很稳
而我胸口跳动的 仍是当年
没长大的 想成为他们的
那颗 滚烫的星
观释永信被查有感
文 黄忠闻
古刹少林名远扬,禅宗祖庭韵悠长。
本应梵音绕净土,却逢浊浪起萧墙。
永信曾执方丈印,声誉一度四海彰。
怎奈私欲迷心智,贪腐邪行乱纲常。
侵占寺资饱私欲,佛门净土染泥塘。
戒律抛却寻欢处,私生子闻惊四方。
往昔敬仰化泡影,信徒失望心彷徨。
佛门本是清修地,岂容污垢肆意藏。
多门联合查真相,正义伸张不迷茫。
戒牒注销终有果,惩戒昭然警世长。
愿此后寺风清正,再续佛缘绽光芒。
与 你
——致爱人
文/黄忠闻
在星子溺入深海的夜
两只手 以光的形态
完成相遇的仪式
蓝与红 是命运的两种注脚
指尖相触时 银河倾泻而下
人生的幸运清单
被你占满两格
一次是目光初次打捞你身影
像暗室里 忽然照进救赎的灯
一次是决定把余生 系在你掌纹
像候鸟认准归巢的路径
你俯身育儿的模样,浸着柔光
鬓角汗湿,将琐碎熬成糖
那些哄睡的深夜,辅食的慌张
你把疲惫咽下,为家筑暖墙
从相遇的刹那 到走到底的旅途
每一步 都踩碎星屑
在岁月的土壤里 种满我们
并肩的晨昏 争吵又和解的黄昏
都是光的涟漪 漫过生命的堤
你看 这双手多像锚
锚定漂泊的灵魂
在往后无数个 重复又新鲜的日子
用体温熨平生活的褶皱
用目光续写 永不褪色的幸运
当我们白发苍苍 再回望这画面
光或许会淡 但幸运的重量
仍压弯时光的秤
因为相遇是序章 走到底
是我们共同书写的 永恒的诗行
水墙戏
文/黄忠闻
透明墙,流银瀑
两个身影 撞进清凉雾
光在水珠上跳
笑声 追着水花跑
夏天的闷热 碎了
在这方小天地 胡闹
注:观察图片中玻璃砖墙流水、人物互动场景,抓取清凉嬉戏氛围,用简洁语言呈现夏日玩水的轻松欢快,让诗歌还原画面里的童趣与惬意 。

黄忠闻 ,安徽省合肥市人,70后,职业:医生 ,肥东职工文联副主席。用文字记录人生。喜欢阅读,向知名作家和优秀学者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