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儒经网
场景一:中天大厦 16 楼会议室 - 日
人物:白建兴、赵越、房辉、周德文
时长:1 分 20 秒
(会议桌摆满文件,赵越举起一个透明培养皿,里面浮着淡粉色组织)
赵越:(声音发颤)这是用患者细胞培养的心脏瓣膜,和原生器官一模一样 —— 未来心脏病、肝癌,换个新器官就行。
白建兴:(凑近看)比纳米机器人还震撼!这技术要是落地,能救多少人?
房辉:(翻报告)我们已治疗 12 例脑溢血患者,最快 10 天能下床,最慢一个月。
周德文:(敲桌)成立杭州行海国际科技集团,就这么定了。赵总技术股 51%,客投和强神投 3 亿控股,直奔香港上市。
(众人握手,窗外阳光照在 “器官再生技术专利证书” 上,金光闪闪)
场景二:周德文家客厅 - 日(一年后)
人物:周德文、万云
时长:1 分 30 秒
(万云点开平板,屏幕显示大棚监控画面:人形机器人正给蔬菜浇水)
万云:周教授,这是我们攀枝花的红藕基地 ——500 亩大棚,没一个工人。
周德文:(推眼镜)连摘菜都是机器人?
万云:(切换画面)您看,这台仿生机器人能测土壤肥力,24 小时工作,不用发工资,更不会罢工。
(平板展示机器人收白菜:机械臂精准掐断菜根,码进塑料箱,无人机悬在半空待命)
万云:(笑)最关键是忠诚 —— 让它半夜三点去施肥,绝不含糊。
周德文:(挑眉)十年前你还在做 “素菜网”,怎么突然转农业了?
万云:(叹气)网购搞垮太多中小商户,最后平台也活不下去。农业不一样,用 AI 降成本,才能真正走出去。
场景三:红藕集团监控室 - 日(穿插画面)
人物:万云(画外音)、技术员
时长:1 分钟
(技术员对着屏幕操作,数十个大棚画面整齐排列,机器人在屏幕里移动)
万云:(画外音)温度、湿度、施肥量,全靠 AI 算 —— 比老农民凭经验靠谱多了。
(特写屏幕数据:“白菜生长周期缩短 30%,农药残留 0.01mg/kg”)
场景四:周德文家茶桌旁 - 日
人物:周德文、万云
时长:1 分 20 秒
周德文:(端茶杯)假设我要一万斤大白菜,你怎么送到货场?
万云:(打开订单系统)第一步,后台扫大棚库存;第二步,收 30% 定金;第三步,机器人收割、装箱,无人机直接运到货场。
周德文:(好奇)货场总得有人吧?
万云:(摇头)货场也是无人的 —— 机器人扫码称重,自动装集装箱,连报关单都是 AI 生成的。
(他点开一段视频:货场里机械臂挥舞,无人卡车排队装货,没有一个人影)
万云:(眼神发亮)这就是我们要去香港上市的底气 —— 中国农业,该靠科技赚全世界的钱了。
场景五:周德文家阳台 - 日
人物:周德文、万云
时长:50 秒
(周德文望着远处的农田,手机弹出新闻:“杭州行海国际港股上市,首日暴涨 200%”)
周德文:(对万云)从纳米机器人到无人农场,你们这代企业家,真是把科技玩活了。
万云:(笑)都是逼出来的 —— 人工成本涨得比菜价快,不用 AI,迟早被淘汰。
(镜头拉远:周德文家的花盆里,一株红藕幼苗正破土而出)
片尾字幕:
未来的竞争,是机器与算法的竞争,更是敢于重构规则的勇气之争(作者:黄怡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