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在玉中的蝉鸣 靳义堂
蝉在古人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一种神秘而圣洁的灵物,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蝉那高亢嘹亮而略带苍凉的叫声,也被凝固在一块块玉石之中,似乎离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消逝在喧嚣的市声里。
古人认为,蝉和玉都具五德:头上有冠带,是文;含气饮露 ,是清;不食黍稷,是廉;处不巢居,是俭;应时守节而鸣,是信。蝉远离地面,独孤而清傲,不食人间烟火,只饮清露,为高洁的象征,在‘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观念的影响下,象征着高洁的玉蝉更备受欢迎,常被随身佩戴。在古代玉蝉的雕刻中,最有名的当属‘汉八刀’。玉雕师雕刻一只线条干净的玉蝉,只用八刀即可完成。线条简练有力,风格古朴,两翼平整光滑,尖端见锋,锋芒锐利,其边缘如刀切一般,无崩裂和毛刀出现,其尾部的尖锋有扎手之感。虽然汉代以后以至于宋元明清玉蝉的雕刻技法越来越成熟,雕工也越来越趋向于逼真与写实,但是在收藏爱好者中其美誉度仍不及‘汉八刀’。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人们对蝉的认知越来越丰富,对玉蝉题材的饰品仍然钟爱有加,但大自然中的蝉声却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蝉在偏远的乡村寂寞地鸣唱着,这是对我们回归故乡的深情召唤。
汉八刀玉蝉
金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