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立秋的风拂去暑气,当竹板的节奏敲醒时节,强军先生的《二十四节气之立秋》数来宝,便以最鲜活的民间韵律,为这个流转的节气谱了一曲“烟火歌谣”。
作品紧扣立秋“渐变”的特质,从精确到秒的时辰,到田野间的稻穗、果园里的果香,从“啃秋”“贴秋膘”的习俗,到虫鸣月下的闲情,再到人生与节气的相映,句句带劲,节节有韵,既守着数来宝“接地气、有生气”的本真,又藏着对时序与生命的细腻打量。
读来如听巷陌说书,竹板一响,秋意便从字里行间漫了出来,热闹里有诗意,俚俗中见深情。(236字)
【数来宝】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打板开场)
竹板这么一打呀,听我把秋夸
二十四节气轮流转,今儿到立秋啦
说立秋,道立秋,时间得记牢
二五年八月七,十三点五十一秒
这时刻真奇妙,像密码藏得巧
夏天的门儿刚关严,秋天就来报到
清晨的风儿吹,不再热得烫
丝丝缕缕带清爽,拂过咱脸庞
刘翰写诗说得好,"一枕新凉一扇风"
暑气还在恋大地,凉意已藏风里头
回头看看这夏天,热闹得真叫欢
太阳公公使劲晒,把世界都照亮
树木绿得冒油光,叶子舒展多张扬
田野里的庄稼苗,蹭蹭往高长
池塘荷花咧嘴笑,红粉白朵配绿装
蝉儿枝头唱得欢,扯开嗓子喊得响
如今立秋一来到,夏天就退了潮
热烈换成了温婉,从容把场包
你看那田野间,色彩渐变真叫妙
晨雾裹着阳光照,像蒙层金薄绡
稻谷开始泛黄啦,沉甸甸弯下腰
风吹稻穗沙沙响,丰收喜讯偷偷报
果园更是热闹场,果子把枝压得慌
苹果红了小脸蛋,梨子黄得亮堂堂
葡萄一串又一串,紫的绿的赛珠宝
远处的山岗坡上,绿中带黄又带红
好比画家挥彩笔,浓墨重彩画得俏
再看这天和云,干净得没话说
蓝天像被清水洗,透亮得能见底
云朵变得轻飘飘,棉花糖儿空中飘
有时又像薄纱巾,慢慢悠悠往前跑
阳光穿过云层缝,洒下光影多奇妙
偶尔大雁排队伍,"人"字"一"字空中绕
嘎嘎叫声传千里,给秋天添份俏
到了夜晚更舒服,温柔得像块宝
月亮婆婆挂天上,银辉洒满路一条
星星眨着小眼睛,好比宝石缀黑袄
草丛里面真热闹,虫儿开起音乐会
蟋蟀蝈蝈齐登场,你唱我和多逍遥
搬个小凳院里头,泡杯清茶慢慢品
听着虫鸣吹着风,烦恼疲惫全跑掉
立秋习俗真不少,各地有各的招
有的地方啃秋瓜,西瓜甜得心里发
一口下去汁水淌,暑气烦恼全啃光
有的地方贴秋膘,夏天瘦了得补牢
炖肉炒菜端上桌,吃点荤腥把膘养
还有地方祭土地,感谢恩赐把福祈
盼着来年收成好,风调雨顺乐淘淘
立秋不光是节气,还把人生来提醒
好比路上转个弯,前尘往事放放轻
树叶慢慢变黄了,飘飘洒洒落满地
看着难免有点愁,青春往事像落叶
可转念又一想啊,立秋也是新开始
夏天忙得团团转,此时正好静下来
想想日子怎么过,人生意义在哪方
就像秋天结果实,春天播种夏天长
如今到了收获时,付出终会有回报
立秋时节要感恩,珍惜眼前好光景
感谢大自然馈赠,四季变换多带劲
家人朋友常相聚,温暖瞬间记心里
平心静气迎秋天,美景韵味细细品
趁着这收获季节,咱也加把劲
该播种的播下种,该耕耘的好好干
等到年底回头看,咱也收获满当当
竹板打得这么响,立秋故事说一场
大自然的浅吟唱,时光流转轮回来
跟着秋的旋律走,踏稳脚步往前闯
找到属于咱的那抹金,活出精彩好篇章哎,
好篇章!(1027字)
【作品赏析】
在传统曲艺与节气文化的碰撞中,作者强军的《立秋》数来宝呈现出三重独特的艺术质感,既让“数来宝”这一民间艺术焕发新彩,也让立秋的节气内涵变得可触可感。
其一,韵律与生活的“贴肤感”。
数来宝的灵魂在节奏,作品以“竹板这么一打呀”起势,通篇用“呀”“啦”“哟”等衬字衔接,短句与长句交错,韵脚随内容自然流转——写晨风用“烫”“爽”“响”,说田野用“妙”“绡”“飘”,谈习俗用“招”“发”“光”,既保留了民间曲艺“朗朗上口”的特质,又让语言节奏贴合生活场景:写蝉鸣“扯开嗓子喊得响”,状葡萄“紫的绿的赛珠宝”,将自然景象与生活经验勾连,仿佛听者眼前就铺开一幅立秋的市井长卷,竹板声里全是烟火气。
其二,细节与哲思的“层次感”。
作品没有停留在对节气的表层描摹,而是以“时间密码”为起点,层层递进:先写“风里藏凉”的体感变化,再铺展田野、果园、天空的视觉盛宴,继而转入夜晚虫鸣、清茶的闲逸,又以“啃秋”“贴秋膘”的习俗注入人文温度,最终落于“人生如节气”的哲思——“好比路上转个弯,前尘往事放放轻”“就像秋天结果实,春天播种夏天长”。从自然到人文,从具象到抽象,如剥茧般揭开立秋的多重面向:它既是季节的节点,也是生活的刻度,更是生命的隐喻,让“数来宝”跳出“说事儿”的窠臼,有了更深厚的精神分量。
其三,传统与当下的“通感力”。
作品巧妙平衡了节气的传统内涵与当代视角:写“二五年八月七,十三点五十一秒”,用精确的现代时间锚定古老节气,让“天人相应”有了具象坐标;说“棉花糖儿空中飘”“宝石缀黑袄”,以现代生活意象解构自然景象,让传统节气不再是遥远的古训,而是可感可知的当下体验。这种“古今对话”的笔法,让数来宝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读者产生共鸣,也让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基因在新的语境中得以延续。
说到底,这首数来宝最动人的,是它骨子里的“真”——对自然的真切观察,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对生命的真挚感悟。竹板声落,秋意渐浓,而那些藏在节奏里的欢喜与思考,恰如立秋的风,清爽拂面,余韵悠长。(841字)
共2104字 2025年8月5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