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镜里乾坤
黑暗中有滴水声。
孟青阳睁开眼,发现自己站在一片镜湖之上。脚下水面倒映着无数星辰,却不见自己的影子。远处漂浮着十二面青铜古镜,每面镜中都困着个模糊人影。
"孟家后人?"最近的一面镜中,白发老者身着洪武朝官服,手中罗盘与孟家祖传的一模一样,"老夫汪藏海,被困在这'十二元辰镜阵'已二百余载。"
孟青阳触碰镜面,指尖却穿了过去。镜中突然浮现父亲的身影——孟天罡正在景山龙穴中挖掘什么,身后站着个戴金丝面具的太监。
"刘若愚用活人血祭改换龙脉!"另一面镜中的道士突然拍打镜面,"嘉靖九年七月初七,他在景山埋下..."
话音戛然而止。所有镜面突然渗出鲜血,水面开始沸腾。孟青阳怀中的罗盘碎片突然飞起,在空中组成残缺的星图。星图光芒照射下,他看见柳含烟被困在最大的那面镜中,脸上的疤痕正被金色液体重新勾勒成奇异符文。
"用你的血画'破镜符'!"柳含烟在镜中大喊。孟青阳咬破手指,却发现自己根本不认得这符咒。就在此时,水面下突然伸出无数苍白手臂——
---
第八章 地骨认主
"哥!"
孟青萝的声音穿透镜面。少女不知何时出现在镜湖中央,手中浑天仪散发着柔和的青光。那些苍白手臂触到光线,立刻化作青烟消散。
"快记!"孟青萝将浑天仪一转,镜中顿时浮现出流动的星图,"这是《地脉图》真正的用法!"
星光照耀下,孟青阳突然看清了——十二面古镜的排列,竟与武夷山三十六峰的地脉走向完全对应。而最大的那面困住柳含烟的镜子,正对应着青铜鼎所在的位置。
"原来浑天仪是钥匙..."孟青阳接过妹妹递来的器物,发现底部暗格中藏着一枚玉印,印文正是孟家族徽,"这是?"
"祖父当年分给我们的。"孟青萝的瞳孔突然变成诡异的银色,"你持印,我掌仪,才能..."
话未说完,镜湖突然剧烈震荡。孟青阳看见现实世界中,那个伪装成苗巫的锦衣卫正用蛇头杖刺向柳含烟锁骨间的玉片。杖头璇玑玉衡与玉片相撞,迸发出刺目的金光。
"地骨要认主了!"所有镜中魂魄齐声惊呼。孟青阳感觉胸口突然灼热——父亲临终前拍在他心口的那一掌,原来暗中烙下了孟家族印!
---
第九章 龙吟惊天
现实与镜界的屏障轰然破碎。
孟青阳跌回武夷山崖时,正看见惊心动魄的一幕:柳含烟锁骨间的玉片化作流光没入她疤痕中,而锦衣卫的蛇头杖寸寸断裂,露出藏在杖芯的鎏金圣旨。
"崇祯十五年敕令..."锦衣卫狂笑着展开圣旨,绢布上却无半个墨字,唯有斑驳血痕组成龙形,"得孟氏地骨者,当为..."
山崩地裂的巨响吞没了后半句。青铜鼎中沸腾的血玉冲天而起,在空中凝成五爪金龙。孟青萝突然跃起,将浑天仪掷向龙口——仪器在龙口中解体,露出核心的玉衡竟与柳含烟脸上的符文完全一致!
"原来你早就..."孟青阳突然明白妹妹反常举动的含义。但为时已晚,金龙吞下玉衡后直扑柳含烟,却在触及她脸上符文的瞬间化作漫天金雨。
每一滴金雨落地都变成五色土。孟青阳抓起一把,发现土中金丝自动排列成文——这才是真正的《地脉图》全本!图上明确标注着十二处龙穴,而最关键的"龙心"位置,赫然是...
"紫禁城太和殿?"柳含烟摸着脸颊上已成形的金色符文,"不对,这图上用的是永乐年间的..."
锦衣卫突然暴起发难。绣春刀刺向孟青阳后心时,孟青萝竟用身体挡在了兄长面前。鲜血溅在五色土上,瞬间被吸收得一干二净。更骇人的是,她伤口流出的血,竟带着诡异的金丝。
"果然..."锦衣卫贪婪地盯着少女,"孟家女子的血才是真正的..."
一道银光闪过。苗女的铜镜突然挡在刀前,镜中映出的竟是刘若愚惊恐的脸。趁此间隙,柳含烟拽起孟青阳跳下悬崖——下方不是深渊,而是突然出现的,由五色土构成的巨大漩涡...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