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痕:岁月镌刻的生命履迹》
文/朱思富
在时光无垠的长河中,路痕宛如一部无声却生动的史书,静静诉说着生命的历程。脚印与脚印层层叠叠,于岁月的流转间,洇染出深浅各异、意味深长的痕迹。
犹记幼时,那乡间的田埂是我最初的征途。湿润的泥土,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总能将半截草鞋印牢牢嵌住,每一个凹陷处,都像是在珍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狗尾草在田埂边随风摇曳,草籽带着清晨的露珠,不经意间便黏附在草鞋上,随着我的蹦蹦跳跳,一同开启未知的探索。夏日的夜晚,放学归来的我追逐着闪烁的萤火虫,它们那灵动的翅膀轻拂过夏夜温柔的风,宛如梦幻的精灵,把点点光的碎影洒落在我们奔跑的轨迹之上。彼时的路,恰似外婆手中纳鞋底的棉线,柔软而又温暖,只需轻轻一牵,便仿佛能抖落满袖如繁星般的诗意与浪漫。
后来,脚步踏上了校园那青砖铺就的小径。皮鞋跟与青砖碰撞,敲出清脆而规律的声响,仿佛在为求知的岁月打着节拍。清晨的第一缕晨光中,那些反复背诵的单词,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洒落在这条小径;而暮色渐浓时,精心演算的公式,则似夜幕中闪烁的星辰,为求知的心灵指引方向。瘦长的影子被夕阳拉长,在路面上延伸,恰似一行行尚未写完的批注,记录着成长的困惑与领悟。偶尔,突如其来的骤雨倾盆而下,雨滴打湿裤脚,顺着台阶潺潺流淌的水痕,仿佛是少年人内心深处那没说出口的心事,在小径的转角处,悄然晕染开一片淡淡的惆怅。
时光匆匆,路也逐渐演变成交错纵横的柏油网,宛如现代生活复杂的脉络。城市的霓虹肆意泼洒在这黑色的画布上,形成流动变幻的色块。高跟鞋在加班的午夜匆匆碾过,那急促的节奏,仿佛在追赶着生活的步伐;行李箱的滚轮,一次次磨亮异乡的站台,见证着离别与奔赴。跌倒时,掌心按过的碎石子,尖锐地刺痛皮肤,即便随着结痂脱落,却已在骨头上刻下细微而深刻的棱,成为生命坚韧的印记。那些被风雨反复冲刷的地方,不仅没有消逝,反而在磨砺中长出更为坚韧的纹路,宛如生命在困境中绽放的倔强。
某一个雪花纷飞的日子,我静静地站在老巷口,目光落在雪地上自己的脚印。洁白的新雪轻柔地覆盖了旧痕,然而深浅依旧清晰可辨——那深的,是某次跌倒后奋力撑地留下的掌印,承载着挫折与坚强;浅的,则是与友人并肩同行时,不经意间重叠的半只鞋尖,满溢着温暖与陪伴。恍然间明白,原来我们走过的每一条路,都从未真正消失,它们早已化作掌纹里蜿蜒流淌的河流,眼角那细腻的纹路,以及某次沉默时,喉间滚动的那声“还好”。
路,依旧在眼前不断向前铺展,看不到尽头。但每一步落下的地方,无论深浅,无论曲折,都在时光的滋养下,悄悄发了芽,生长出名为成长、回忆与希望的枝桠,伴随我们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且行且歌。
作者简介: 朱思富,洪湖市政协委员,洪湖市作家协会会员,洪湖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骨干教师,曾担任中国教师报电子版责任编辑、编辑,撰写过两百多篇教学论文和散文发表在《环球文学网》《中华作家网》《中国诗歌散文精品》《作家美文》《作家驿站》《作家家园》《中国教师报》《湖北教育》《荆州日报》《荆州晚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