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麟游记
文/李会芳
一、麟游印象
麟游,岐山以北,
页岭以南群山深处,
漆水流淌隐秘而悠远,
麟游,是因白麒麟游弋于此而得名的神话之地。
是不管从哪个方向前往,都要穿过森林的未知秘境。
是街头随意走走,都能梦回隋唐的时光流转。
是河边听蛙鸣、悠然见古木的缓慢宁静之地。
是“林下水声喧语笑,岩前树色隐房栊。”的王维诗句。
是我遇见的另一种陕西。
是一座城隍庙记录的历史古城。
也许,因为它藏得隐蔽,
于是,这个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小城,
成了最没有“黄土高原”气质的小城。
也许因为它被山脉阻隔在高原上,
与宝鸡其他县区相比,
就如同天外来客一般,
遗世而独立。
还因为它海拔在1000米以上,
地处北纬34度,
离天空更近一些,
季节转换也比平原慢好几个节拍,
处处光阴处处诗。
二、九成宫
烈日炎炎,
我们漫游麟游消暑,
九成宫在陡坡之上。
青石阶晒成火绒,
碑林在热浪中浮晃,
欧阳询的墨迹仿佛在蒸腾。
隋文帝始建仁寿宫,
唐太宗扩建为九成宫,
这里便成了隋唐帝国的夏都。
一丛石缝的绿意,
一脉泉水的清冽,
整座宫阙在岩层间沁凉地渗流。
于是,历史终于成为醴泉,
解了千年焦渴,
润泽了碑帖上干涸的笔锋。
三、西海湖
骄阳似火,城市蒸腾。
我如焦渴的旅人
向一泊澄澈跋涉。
湖面升起薄雾,将绿树、行人、堤岸,
裹进薄荷纱的朦胧。
浓荫织就绿穹顶,
蝉鸣铸就蜜蜡,
光斑如雨滴,
渗进我灼烫的肩胛。
临水长廊的手臂伸向涟漪深处,
水波如手掌轻抚,
云朵漫步在碧蓝的天幕,
夏风掀起薄纱,
漂洗我,被尘嚣侵染的知觉。
船桨搅碎阳光,
金箔聚散船头,
水纹漾开柔软的笑靥。
游鱼浮沉处,吐露水纹的签名。
此刻我飘浮于无尘之境,
燥热已被流水收容。
正阳直射,湖水愈发清澈,
大地酿制薄荷酒的陶瓮。
原来真正消暑的并非肌肤凉意,
当沉入碧波清境,
心便自生澄明,如饮天露。
漫步湖畔,不由顿悟:
清凉非外灌,
实由心内生。
西海如镜,照见静域的倒影——
烦嚣暂隔,湖光山色,
我归入清凉的本源!
四、西海苑
夏天是阳光的刻度,
是蝉鸣的节拍,
和一颗想要漫游的心。
在岐山县与麟游县界碑处,
凉风路过耳畔,
爱心相撞,擦出火花。
朗诵声、歌声越过两县界限,
撒下树荫斑驳,
绿叶为我们喝彩,
滤镜是夏天的保护色,
而我们的快乐从不需要调色。
西海苑邀请我们一起去热爱这个世界。
北马坊河和永安河汇入漆水河的河口,汇聚了一汪湖水,
亭台楼榭、小桥卧波,
白鹭翩翩起舞,
丹顶鹤迎风长鸣,
一片绿意盎然。
这是隋唐皇帝的游憩的后花园
今人游览避暑圣境。
五,后记
麟游是一座千年古城,
周人先祖穿越密林中的“周道”,
往返于陇东高原和关中平原之间,
在陕西和甘肃之间,留下厚重的篇章。
今天的麟游县城地底下,
埋藏着隋唐离宫的遗址,
“城下有城”,堪称“东方庞贝”。
2025年8月5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