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论峰峰抗战的三大特点
张培良
一、“严密控制区”地下军民抗日斗争的特点。
在日军“严密控制区”,由于日军驻军力量强大,武器配备先进,炮楼、封锁沟与公路交织,形成了“格子网”,抗日军民只能采用多种渠道进行地下抗日工作,通过地下形式与日伪军斗争。峰峰地下抗日斗争的特点为:在共产党领导下,分属不同抗日系统组织,主要有5种形式:
(一)129 师领导下的峰峰煤矿伪矿警队的地下抗日斗争。
峰峰煤矿是日军掠夺中国煤炭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目的重点地区,日军在这里驻有混成旅一个大队,约400多人,另配备伪警备队、青年队、安民军等敌特组织。伪矿警队是日军为保护煤矿安全设置的武装组织,队长宗具臣,为地下抗日人员,有矿警500多人,宗与其妻韩永梅利用“合法”身份,通过地下党与八路军129师进行联系,多次将军火、药品等抗日紧缺物资秘密运往西部抗日根据地。1945年9月2日反正起义,所部加入八路军。
(二)太行军区所属磁武敌工站。
磁武敌工站是太行第五军分区在磁武县从事搜集敌人情报、除奸反特的地下抗日组织,对外称“滏阳工作团”。原为129师直接领导,称“磁县党政军瓦解敌伪军工作委员会”。1942年改属太行第五军分区领导,站长李佑平,1943年改为顾草萍。磁武敌工站虽然面对的是整个磁武县,但工作重点主要在峰峰煤矿及其周围。
(三)太行五地委所属石峰领导的煤矿工人地下抗日组织。
受太行区五地委委派,中共党员石峰以煤矿工人的身份,于1942年潜入峰峰煤矿,发展地下党员,从事搜集日军情报、监视敌情等工作。1945年9月公开了身份。
(四)中共磁东县委领导的地下抗日组织。
1939年12月,中共晋冀豫区委决定,在敌占区,包括鼓山以东、平汉线以西建立磁东县委,辖7个区,其中西佐区、彭南区、滏北区为今峰峰矿区区辖。主要工作为:在各村建立两面政权,表面为日伪服务,暗中为抗日工作服务。领导敌后武工队员,破坏敌设施、袭击日伪、惩治汉奸。
西佐区历任区委书记有吴盛清、胡成银、张丰华、张广富、李一珍、苗习文等;彭南区历任区委书记有程守贵、申富家、孙洪章、邢志斌等;滏北区历任区委书记有程守贵、张广富、郭周礼等人。
(五)农民抗日自卫队。
“七七事变”前,峰峰地区是天门会、红枪会活动的重点地区,“七七事变”后,原来的天门会、红枪会会员,有的把枪埋掉当“良民”,有的拿起枪参加了河北民军十三支队和八路军十四游击支队,还有一部分人拿起枪,在本村旧军人或“联庄会”头头的组织下,成立了“抗日自卫队”,与前来“扫荡”的日伪进行斗争。最典型的是西佐村付永孝,参加过天门会,曾率天门会员与奉军作战,群众威望高。1939年,他组织本村青壮年150多人,成立“农民抗日自卫大队”,自任队长,与日军在武安白沙村战斗,最后壮烈牺牲。
日军之所以在这一带实行“严密控制”,是为了掠夺峰峰煤炭资源,为此,除重兵控制外,日军还修建了峰峰至马头的铁路,将峰峰煤炭直接通过铁路线与平汉铁路连通,运往外地或日本本土,达到“以战养战”目的,日军还在临水村东,修建了“五千电厂”,将铁路线延伸至此,用先进设备加快掠夺速度。共产党根据“敌进我进”的战略战术,日军越是“严密控制”,抗日军民越是“反严密控制”,从而迟滞了日军掠夺速度,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