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又来了。我睁开眼,便看见窗棂上爬着一线阳光,黄澄澄的,像是新铸的金子。这光景,昨日也有过,前日也有过,想来明日也必会再有。人们每每道"人生最好的一天,永远是今天",我初闻时颇觉有理,细思之下,却又疑为欺人之谈。
街上的行人照例匆匆。卖豆浆的汉子吆喝着,声音穿过晨雾,钻进我的耳中。他的脸上刻着皱纹,每一道里大约都藏着一个"今日最好"的念头罢。然而昨日他也是这般吆喝,前日也是,明日想必亦复如是。所谓"今日最好",不过是教人安于现状的迷汤罢了。
我认识一位老学究,他总说:"知不足而奋进。"这话诚然不差。但他的书桌上堆满了未竟的文稿,灰尘积了寸许。问他为何不写,他便道:"待明日精神好些。"如此"知不足"而不"奋进"者,世上岂在少数?
午后的阳光尤其毒辣。我见一少年在树荫下读书,汗水从他的额角淌下,他也不去擦拭。我问他读的什么书,他抬头一笑,露出白牙:"读的是明日的书。"我细看那书皮,却是《历史通鉴》。少年人所谓的"明日",不过是自欺罢了。历史何尝不是昨日的尸骸?
茶楼里,几个商贾在高谈阔论。一人拍案道:"望远山而前行!"余人皆拊掌称善。我冷眼旁观,见他们酒酣耳热之际,所谈无非是钱钞田宅,儿女婚嫁。那"远山"云云,不过是醉后的呓语。
傍晚时分,我路过一家院落。墙内传出孩子的笑声,清脆如铃。我想,这大约便是"最好的一刻"了。然而笑声戛然而止,继之以啼哭。母亲出来呵斥,孩子哭得更凶了。人生之"此刻",原不过是悲喜交织的一瞬,何来"最好"之说?
夜里,我伏案写作。墨迹在纸上晕开,像是岁月在脸上爬出的皱纹。忽然想起少时读过的一句话:"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当时觉得悲凉,如今却品出几分庆幸。倘若往日可追,人们大约更要沉湎于回忆,连今日也要荒废了。
钟敲十二下,今日已成昨日。我吹灭油灯,黑暗中忽然明白:所谓"今日最好",并非说今日真有甚么特别的好处,而是教人莫要虚度罢了。正如那不肯奋进的老学究,那空谈远山的商贾,那以为明日会更好的少年,皆未懂得此刻之可贵。
今日之好,正在于它是唯一可把握的时光。纵使平淡如水,也是真真切切的水,而非镜中花、水中月。
睡意袭来,我忽然想起日间那卖豆浆汉子的吆喝声——明日,他还会再喊的。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