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吉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一直在社会传唱。千百年来,诗意一直在人们心中流转。我心静观,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看到了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历史画卷尽收眼底,感受到举杯邀东坡,明月与清风同坐。少年意气发,不知愁滋味,更上一层楼,奋勇向前,志存高远。“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襟怀凌云志,放眼望,脚踏致远之路。从眉山到汴京,这条路布满荆棘,多少伤感淹没了荒尘古道。一些有志之士把汗水撒在这泥泞之路,半途而废者不计其数,可我看到他赤诚之心从不曾改变,一片素心尽付诸亿兆生灵。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笔墨如椽,字句如画,挥毫泼墨间,文笔挥洒自如,有李白杜甫之文风,具有大家之风范。少年之时声名鹊起,曾受封凤翔府,晋升翰林学士,此般快意之诗酒年华,艳阳之年,丹心不朽;超世之才,笃志不移,然事态变化,纵有风华正茂,也难以摆脱世俗偏见,难以逃脱命运的束缚。他多次进谏,却屡遭不幸,都是石沉大海。要与时俱进,该退缩的就要退缩,不与权力争锋,不与世俗争宠。坚守道德底线,抱守那一颗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纵使世事无音,浊浪涌动,依旧坚守,秉持寸丹不渝。
然命运多舛,仕途一波三折。他性格刚毅,纵有抗言之勇,却难动世态。他的执着触怒权臣,乌台诗䅁挟浪而起,他身遭迫害。都城阴云笼罩,他忍受着含冤受审的悲凉之心,他黯然神伤,仕途多坎坷,前途渺茫,我叹,想必双眼里盛满失望。人生并非一帆风顺,与苦同乐,苦中抗争,不为得到的高兴,也不为失去的苦恼,得失自然。尘世间,纷纷扰扰,心如攘攘之市,愁苦充塞之中。有的源于名利之争,有的因于情感之纠葛,又因生老病死苦不堪言。凡是世人都在困苦中挣扎,寻求解脱之道,何以解脱?
然而,打破世俗的困扰,犹如展翅高飞的鸿鹄,是搏击振翅的大鹏,在云际间,冲破重重阻力,飞向心中向往之地。纵使身陷囹圄,也无所畏惧。即使黄州的清风拂过竹拍,也洗刷不掉他满身的沧桑。可我看见他,高歌“也无风雨也无晴”,悠然自得。
三十载,世事无常,变幻莫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身居庙堂之上,俯瞰人间,感叹人生如梦,但是应为民考虑,留有美名在人间。为君之功业,一生勤于民。“公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千载之下,生气凛然。”
君携手春光,建杭州苏堤,疏解惠州水患,谏登州盐税,育儋州英才。君处生逆境,仍高歌:“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生死之际!”
平生坎坷,常思己过,一生奔波,功业自成。他用“人间烟火慰平生”的广博,把人生做了完美的诠释,“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的一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特别留恋故乡,有乡土情怀。“此心安处是吾乡”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宽阔的胸襟、达观的人生观、有趣的生活态度,都通过他的诗词作品,传承了下来,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爱诗词的人们。
苏轼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透过他的笔墨,我得以一窥世间万象,如行云流水,似长风万里。窗外月光清澈,树叶随风摇曳,心态淡然,心就自安。微风吹来,书页翻至末篇。夜色沉沉,独人孤坐,举目远望,天地间无他,却尽是他,抚摸寂寥的心,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岁月沧桑,长夜难睡,我心向暖,心必自宽。
思绪万千,小兴安岭千峰朵朵,与谁共鸣?明月清风伴我行。
作者简介:
盖吉忠,黑龙江省庆安县大罗镇中学高级教师。北林区作协会员,小说、散文、诗歌发表在《绥化晚报》《伊春日报》《北极光》《青年文学家》《中国作家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