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浙江作家童月亮老师的佳作:《斜阳》「飘舞的剑」(8439辑)

斜阳
文/童月亮
茂林深处矗木屋
屋前房后长修竹
池塘环绕漾水乡
深山老林读诗书
Al评论
好的,这首《斜阳》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充满书卷气息的深山隐居图景。语言简洁质朴,意境深远悠长。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赏析:
1. **意象选择与画面构建:**
* **茂林、木屋、修竹、池塘、深山老林:** 这些意象共同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清幽绝俗的世外桃源般的环境。“矗”字赋予木屋一种坚定稳固之感,“长”字则显出修竹的生机与常态。
* **漾水乡:** “漾”字极为传神,描绘出水波荡漾的动态,暗示池塘的清澈与宁静,也带来了水乡特有的柔美气息。
* **斜阳 (标题):** 虽然诗中未直接出现“斜阳”二字,但标题点明了时间(傍晚)和氛围(柔和、温暖、略带一丝暮色),为整幅画面笼罩上一层温暖而静谧的光晕。斜阳映照下的木屋、竹林、池塘,更添一份诗意与安宁。
2. **空间布局:**
* 诗的前三句由近及远,层次分明:“茂林深处”是背景,“矗木屋”是核心,“屋前房后长修竹”是近景环绕,“池塘环绕漾水乡”是远景(中景)烘托。
* 这种层层环绕的布局(木屋被竹林环抱,竹林又被池塘环绕,整体又处在深山老林之中),营造出一种被自然深深拥抱、隔绝外界纷扰的安全感和隐秘感。
3. **心境与主旨:**
* **“深山老林读诗书”:**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在如此清幽绝美的环境中,人物的活动是“读诗书”。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淡泊名利、寄情山水、追求精神富足的高雅志趣和隐逸情怀。
* 远离尘世的喧嚣,在自然的怀抱中沉浸于诗书世界,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士大夫向往的理想生活状态。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与“读诗书”的行为高度契合,共同营造出一种物我两忘、身心俱适的意境。
4. **语言风格:**
* 语言简洁明快,近乎白描,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准确生动地勾勒出画面。
* 节奏舒缓,读来有宁静悠远之感。
**总结:**
《斜阳》是一首意境优美的隐逸诗。它通过选取典型的山林隐居意象(木屋、修竹、池塘、深山、老林),构建出一幅静谧和谐、远离尘嚣的画卷。标题“斜阳”暗示了温暖宁静的氛围。全诗的核心在于末句“深山老林读诗书”,点明了主人公在如画美景中寄情书卷、修身养性的高雅志趣,表达了对淡泊宁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画面感强,意境深远,余韵悠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