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4日,再过2天,8月7日13时51分19秒就要立秋了,本该立秋之日凉风至,只因重庆固有的火炉特点,立秋后还要经受秋老虎的煎熬。笔者梳理了近5年新历、农历立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总结出近5年重庆秋老虎的特点。 重庆近5年立秋的不同点。2021 年立秋时间为新历8月7日,农历六月廿九,14时53分48秒。 2022 年立秋时间为新历8月7日,农历七月初十,20时28分57秒。 2023 年立秋时间为新历8月8日,农历六月廿二,02时22分41秒。 2024 年立秋时间为新历8月7日,农历七月初四,08时09分01秒。 2025 年立秋时间为新历8月7日,农历七月十四,13时51分19秒。
重庆近5年立秋的相同点。2021、2022、2024、2025这4年的立秋都是新历8月7日。不同点在于农历日期和具体时辰每年都不同,且2023年立秋新历日期为8月8日,与其它4年不同。具体时辰上,各年差异也较为明显,涵盖了从凌晨到下午、晚上等不同时段。
立秋故事多,民间谚语丰富多样,反映了时节特点与生活智慧。
“立秋之日凉风至”,生动点明立秋时凉爽秋风开始吹拂,带来秋的气息。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强调立秋降雨对庄稼生长的关键作用,适量雨水能让原本可能发育不良的秕稻饱满成熟。
“立了秋,把扇丢”,说明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人们无需再频繁用扇消暑。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依据立秋时间早晚预测之后天气,早立秋天气较快变凉爽,晚立秋则暑热仍盛。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展现农民依节气安排农事,立秋种荞麦,随后按序迎来开花、收获。
这些谚语是劳动人民经验结晶,指导着农事与生活。

其然,立秋后为何还要遭受“秋老虎”的袭挠呢?因为,立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但仍处于较高位置,太阳辐射强度依旧不弱,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多于散失热量,使得地面热量不断积累,进而导致气温居高不下,气温回升。
重庆近5年秋老虎特点?2021 年秋老虎特点显著。首先是高温持续,当年秋老虎时段,高温天气频繁出现,多日气温突破 35℃,部分地区甚至直逼 40℃,炎热感强烈且持久。其次,昼夜温差小,夜晚难以感受到明显凉意,空气闷热,人体舒适度差。再者,降水稀少,整个秋老虎期间,重庆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大幅减少,气候干燥,不仅加重炎热感,还使森林火险等级升高。最后,影响范围广,几乎全市各个区域都笼罩在秋老虎的高温之下,对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能源供应等方面都带来较大挑战。2022 年的秋老虎来势汹汹且持续时间长。入秋后,高温天气仍频繁出现,多地气温长时间维持在40℃以上,秋老虎天气持续20多天,甚至部分区域突破43℃,嘉陵江干断河床,北碚缙云山突发森林山火,出现市民自发组织摩托车队为一线消防官兵运送消防器材、防暑食品的感人场面。
2023 年秋老虎呈现阶段性起伏特点。前期高温相对温和,多在35 - 37℃之间徘徊,偶尔伴有微风,体感稍缓。但进入9月中旬后,气温突然攀升,连续一周突破38℃,昼夜温差小,夜晚闷热难眠。此次秋老虎期间,降水稀少,空气湿度低,燥热感明显,市民普遍感觉干燥不适,呼吸道疾病有所增加。不过与2022年相比,整体高温强度与持续时长略逊一筹。
2024 年秋老虎高温峰值出现较早的特点。立秋后不久,多地最高气温就迅速升至39℃左右。但后续高温态势相对平稳,未出现连续多日极端高温。同时,湿度较往年偏高,形成湿热交织的天气状况,让人感觉闷热难耐。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在秋老虎期间有短暂降雨缓解高温,而部分地区依旧干旱少雨,整体上对市民生活与生产影响相对平衡,未造成如前两年大规模的影响。
今年秋老虎同样不容小觑。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多,重庆特殊地理气候条件,立秋之后一段时间内,若副热带高压再次控制重庆地区,就可能出现气温较高、天气闷热的秋老虎天气。不过,具体天气情况存在不确定性,重庆是否会出现秋老虎以及秋老虎的强度、持续时间长短,还需关注临近秋季时的气象预报和相关气候分析,但需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