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湖的夏夜
文|张鸿志
白鹭湖湿地公园南北位于黄河十二路与黄河十五路之间,东西位于东海一路与渤海一路之间。其中的白鹭湖就像呈南北状的一个硕大的宝葫芦镶嵌在四条路的方格之中,很容易让人想起福禄之地、风水宝地。一年四季最喧嚣最热闹的时候要数白鹭湖的夏夜。这时人声鼎沸,摩肩擦踵,打拳跑步,歌声朗朗,琴声袅袅,人们在汗水中尽情地挥洒着快意洒脱,一吐胸中块垒。星宿月光之下,白鹭湖波光粼粼,含情脉脉,一伺褪去白天单色调的面纱,立即身着彩色衣裙,波动身姿,就显得更加妩媚艳丽了,她把最温柔最美丽的一面呈现给悦己者。微风徐来,带着湖水的清凉滋润着人们的肌肤。
黄河十四路正对着用水泥预制的“白鹭湖湿地公园”其后敦置一巨型泰山石,这就是公园的正门。从这里到白鹭湖只有一华里的距离,而这短短的一华里正是公园的眼眸。三个长方形的带状花坛,种满了波斯菊、紫茉莉、金叶女贞。花坛宽阔的人行道旁种植着两排笔直的法国梧桐树,高端大气。在临近湖面处,矗立着一座高耸的白鹭雕塑。
下午酉时,日晷渐移,人们就按捺不住了,三三两两向白鹭湖集结,人群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营业类,卖鞋帽裤子,卖百货日用品等,采耳,按摩,贴膏药的;另一类人员为健身消遣类,打牌的,下棋的依次排。骑行的跑步的暴走的健身人群不断穿梭而过。这是常规动作,屡见不鲜。我却遇上了奇葩的健身队伍——爬行团,学名“仿生爬行”运动。爬行队有一个领队,紧随其后有二三十人,一旦身体匍匐在地,就显得规模庞大。基本动作是四肢前后左右交错爬行,每个人显出极努力的样子,看样子是个力气活儿。因为队员动作要领掌握不一,有的像蟾蜍,有的像乌龟,还有的像蜥蜴。他们统一身着绿色条纹紧身衣,头戴棒球帽。这种别致的健身动作和装束让人诧异不已,尤其是孩子们睁大眼睛尾随其后仔细观看,就像发现了新物种一样。领头的老王是我跑团的跑友,他脱下厚厚的专用手套介绍说:“运动也得升级啊。老是跑步效果不好,我又学习了模仿动物爬行运动,动作分猫爬、豹爬、螃蟹爬、虎爬、熊爬……”他又滔滔不绝地介绍爬行的各种好处,还能有效地治疗痔疮,并热情邀请我也爬行,我只是哼哈搪塞。老王最后说道:“企业破产早,我这退休金刚够吃饭的。多运动多锻炼,也就少去医院看病了。”我收住了笑容,认真点头称赞。爬行队在老王的引领下,沿着湖边的跑道浩浩荡荡,继续向南逶迤爬去。
夜幕四合,夏夜登场。在广场中心,灯光锃亮,犹如白昼。一个圆脸秃头的长者弯着腰,用如椽的大笔奋力在大理石地面上书写着“家和万事兴”“花好愿圆”“惠风和畅”“政通人和”等常见字句,正宗的楷书,遒劲有力,颇具章法,功底匪浅。老师傅八十岁了,刚参加工作时正赶上文革,每天写大字报。那些年,文章没练出来,书法倒是练出来了。因为蘸水书写,时间不久水分就自然吸收了,他就再提着水桶写,边写边喊:“笔笔到位,下笔有神”以此招引顾客。他见人多了,大家高度称赞认可了,就“图穷匕首见”把三轮车里早写好对联展现给大家,小幅三十元,大幅五十元,每晚都有进账。每当扫码入账时,我都会看到他那“花好月圆”的脸上,沟壑般的皱纹,像被风抚平的白鹭湖的水面,平展滋润。
白鹭湖这些年加大了投资建设,环境更加优美,人气更加旺盛。因此,吸引来了外地的马戏团来此演出。正在演出的一只猴子因“不堪虐待”,竟夺门而逃,径直跑向白鹭湖广场。于是,上演了“人追猴”的闹剧,引起众人的一路“追捧”。只见那只猴子迅疾爬上梧桐树,脖子上的绳索摇曳着,耍猴人高喊着:“猴哥,你下来啊,我给你三个香蕉另加两个桃子吃!”猴子用疑惑的眼神瞪着他,不时地眨眨眼睛,表现出不屑不信的样子。耍猴人踮起脚跟去拽那条晃动的绳索,试图把猴子拽下来,可聪明的猴子用左右手交替着把绳索提上去了。几十名围观的观众大喊叫:“是人耍猴啊?还是猴耍人啊?”。
临近湖面的广场是穿着太极服的太极拳方队,他们的服装辨识度很高,男白女红,音乐渐起,队员进入状态,松陈连贯,虚实结合,圆活自然。那眼神也是随动作流转而自然变化,如“推掌”时目光前视,“搂膝”时视线下探。打拳时面部保持似笑非笑的松弛状态,避免皱眉或怒目,贯彻太极“以柔克刚”的哲学。但我发现,队员大部分表情严肃,甚至有些肃穆与神圣。领队是原先的区交警大队的王大队长,我和他是多年的老相识了,利用片刻休息时间聊了会儿天,他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工作时,每天忙忙碌碌不说,光这酒就成了负担,当时不是有句名言嘛‘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酒’让酒害得浑身上下没有好地方。退休两年来,我打拳跑步游泳,谢绝一切无效社交,按时作息,控制饮食,现在精神头十足,身体倍棒!”言谈中,充满了自信。
在湖的亲水台北侧,传来一阵忧郁悱恻的二胡声,循声而去,见一中年妇女沉浸在《二泉音乐》演奏中,这首曲子被誉为“中国式命运交响乐”,曾征服了日本指挥家小征泽尔,他说要跪着听的曲子。没等曲子演奏完,南边的交响乐队开始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此起彼伏,刚柔相济。虽说是刚成立的民间自发乐队,但演奏的十分刚劲有力,节奏感强,气势宏大。
曲径通幽处,闹中自有静。在离中心路稍远的“鹊桥”附近,相对灯火幽暗,嘈杂声渐远,树林里影影绰绰的,人们手拿手电筒在找寻什么,是抓知了猴吗?不对,是“相亲角”主办方将单身男女的信息贴在树干上,相亲者在寻觅自己的另一半信息。在幽暗的夜色中寻觅摸索,增加了浪漫神秘的色彩。其实,说白了这与抓知了猴的实质大致相若。在附近的树林内,主办者匠心独运,在密实的草坪上,设置了一个高端的点歌台,搭建了几个简易的蒙古包,力争敖包相会。音响里不断传来男男女女的《牵手》和《搀扶》的合唱声。这让我想起了电影刘三姐《隔山唱歌山答应》镜头,歌为媒,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吧。
不知不觉一个多时辰过去了,我顺着渤海一路回家,沿路是一派灯红酒绿,烟雾缭绕,人声鼎沸,充满了久违的人间烟火味。烧烤,刨冰,家常菜,铁板鱿鱼,鸡蛋灌饼……路东侧坐满了食客,他们觥筹交错,举杯狂饮,声音嘶哑,青筋暴露,或高谈阔论或发泄愁绪,或自鸣得意或抑郁寡欢。也有三五个穿戴摩登的女郎围坐一桌,手夹细烟,啜饮啤酒。最忙最得意的还是店老板,他估摸着今晚营业额多少,纯利润多少。算计着孩子暑期结束后,开学的费用积攒的差不多了吧?
月牙初上,繁星点点。夏夜的白鹭湖五彩缤纷,身怀“特技”的各路大神也悉数登场,我还在为公园里的那一幕幕实景演出或忍俊不禁,或肃然起敬,没想到白鹭湖“葫芦”里的药可真不少。同时我在思考,公园不大,但它肩负着“健康功能”“经营功能”“开心功能”。这些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建设了五六个大型公园,建起了几十个街头袖珍公园。说到底,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有个地方健身跳舞,唱歌弹琴,卖点日用品,开个移动的烧烤店,喝点啤酒,释放一些心中的郁结,这就足够了。哪怕是炊烟污染了些许环境,能换来百姓的口粮,换得他们的开心,在我看来也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