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儒经网
——留住游客,把黄龙溪古镇“龙潭湖”打造成彩灯公园(下)
作者:吕云(成都)
李勇对于“黄龙溪灯展”的期待,不是盲目的幻想。
在远古,没有汽车、火车、飞机、高铁的年代,锦江中奔跑的全部是运输货物和人员的木船。黄龙溪古渡口,正好是来往客商和旅客上船、下船云集的地方。
于是,黄龙溪古镇上的每家临街面都在做生意,晚上也会亮起代表各种符号的彩灯。
从这个意义上讲,黄龙溪古镇历来就是一座灯火辉煌的小型不夜城。
几分钟之后,张强高兴地对李勇说,“行吧!我试试!在官方媒体上公开您的关于提升黄龙溪古镇文旅知名度和留住游客的一些想法。”
“那就谢谢,张记者您的关心啦!”
“不客气!我作为一个国家网络级媒体的特约评论员,这是我的社会义务之一。”
“张记者!你知道吗?勇哥在黄龙溪古镇,是投资最大的民营企业家之一!他也是我们这里许多老板学习的榜样!”跟着李勇、张强一起来的邱伟,接过他们的交流语言,突然插话说。
“哦!”听到邱伟的介绍,张强突然意识到,李勇的为人和所做的一些事情。他就是把自己的青春贡献给成都府南河综合治理和黄龙溪古镇开发的第一位民间知名人士。
从客观上讲,民营企业家的事情,很复杂:他们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民营企业家。人类的所有优缺点,基本上会聚集在他们的身上。
张强经常对朋友们说,“民营企业家的优点很突出,缺点也很突出!”这一句话,很有哲理。
民营企业家由于处于“老板”食物链的最底层,要想彻底的发展起来。首先,他们要看准社会经济升级转型变化的每一次风口。其次,要有在经营上随时调头的能力。这种审时度势的能力,他们并不是没有,而是过度投资之后,无法再次调头。只有等待命运的安排。
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万元户,那是多么的厉害。但是,自从我国在两千年之后启动房地产经济,这一些在前面“信息差经济”之间成为的万元户,如果他们不与时俱进,看着每平米两万的房价也会瑟瑟发抖。
朱云辉是张强几十年的老朋友,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一起从四川自贡市到北京打工。
那时的人,思想还没有现代人开放。到北京后,他们两人合租一间三十多平米的房子。
白天,朱云辉很早就起床去一家计算机公司打工。一个月,也有一万多元。张强做记者,工资没有他高。
十多年下来,他们在北京各自按揭了一套房子,把妻子和孩子接到北京一起去生活。
有空的时候,他们两家人就会坐到一起摆谈过去的经历与生活。
“老张!我们庆幸,年轻的时候,选择到北京打工赚钱。如果,我们同其他人同学一样留在自贡市,到了我们现在60多岁的年龄,要想全国各地去旅游,估计不会那么自由。”
“是啊,老朱!你看,现在大城市里的年轻男女,结婚基本上都在30岁以上。很少有,20多岁就结婚的。”
“我去调研过我国的许多乡村,凡是留在县市没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30岁以前基本上都已经结婚和生儿育女。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30多岁还没有结婚的人,比比皆是啊!”
“是啊!这种情况与我们年轻的时候一样,要赚钱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太难啦!”朱云辉带着一丝一丝的叹息与感慨,看着张强无奈的说。
“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紧跟时代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地学习,才能够使自己过得更好。”张强接过朱云辉的话题,继续说。
“我们这一代人,已经经过年轻到奋斗的年龄,年轻这一代人与我们完全不一样。总之,用现代化思想和做法,不断地去实现和翻新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梦想,应该是当今社会最为迫切的愿望之一。”
“是的!就像,我患上的椎间盘凸出,过去是要开刀才能够治好!现在,不需要,只要去医院做一个很小的微创手术,很快就会好转!”
记者属于文字工作,经常坐上几个小时不挪窝是常事,也是这一个群体的职业病之一。
过去,文字工作人员只要患上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等职业病,必将会在中医药的推拿中度过,出钱受罪不说,所谓“中医保守治疗”基本上治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