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灯》
余海岁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6月出版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诗人余海岁最新的现代诗集,收录了诗人七年来(2018—2024)创作的诗歌一百五十余首。诗人在异国他乡的文学创作过程,也是在文学创作中探寻精神故乡的过程。诗人在诗歌中一方面深入探讨科学,一方面承接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为其独特的思维转折、语言意外,及其对世界和自我的发现。诗人在理性与感性之间、中西之间、古典与现代之间找到了他自己的位置,其作品着重对个人生命经验的直接书写,深入对世界和人类思想问题的叩问和探讨,展现了独立的批判精神和自我内省意识。
◎ 《风雨灯》诗选
苏格兰
顶着北海的汹涌,我登上辽阔的高地——
崎岖的山路,宛若雷鸣劈开的闪电
高飞的翅膀掀起一湖无边的苍茫
弥漫在断层深处的,是勇敢的心
在荒野呼啸中燃起的熊熊火焰
雪
去年圣诞节的雪
飘到今年三月才落到
这古老的天空
斜坡上的足迹,是
一次失而复得的款待
只是,吹开大地的风
已无法让它再像
冬天那样持久地——
承受月光下的孤单
弯曲的湖面
沿着湖边散步
从湖面上,可以观察到
万物的流变与诱惑。因为
湖面是一个巨大的镜子
当太阳以光速变成湖水时
它会瞬间感受到大地上的汹涌
而当乌云偶尔遮住太阳的光辉
太阳却在水底用火焰将乌云高高托起
每当狂风吹破无底的天空
万物总以弯曲的姿态
抗拒风的加速度——唯有乌云
在闪电的尖叫声中
颤抖着,逃离天空
以斜雨的方式
坠入弯曲的湖面
科隆,火车上
火车从南向北。猝不
及防,抵达“心的时间”
侧目右手的车窗口
陡峭的大教堂,在烟雨
暮晚中滑落、隐身——
“你们这些看不见的大教堂”
唯有飘零的钟声,在梦里
一直扼住莱茵河曲折
漫长的咽喉
旁枝
几年前,在门外栽植的玫瑰
已经绽放在时间的和风细雨里——
无声无息,熠熠生辉
鲜红的色彩收拾了往日的孤寂
——踮起脚尖的人,不会猜到
她既不是哪个贵人送的
也不是从名花店里买来的
她,只是从一枝被遗弃在
街头角落的玫瑰上,唤醒的
一条细弱带刺的旁枝
河流
自从有了河流
命运便有了此岸
与彼岸。为了抵达——
人类发明了渡口
轮船和桥梁
这些岸上、水上
或空中的事物
都或多或少地破坏了
河水的流逝与翻卷
唯有地下的隧道
从此岸,穿破黑暗
默默抵达彼岸——
似乎并未在场
却又真正维持了
失落后漩涡的
深不可测
微山湖
二十年间,我无数次走向你
穿梭于芦苇间——“野茫茫的一片”
袅袅的炊烟,不断唤醒
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
穿过水波荡漾——
夕阳下,逝去的风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镜子
小时候。镜子只是背面镀银的
一块块玻璃。镜中隐惑的
是背后不断逝去的流水与青山
唯有转身,才能看到一颗不甘的心
长大后。镜子便是人世间的
一双双眼睛。瞳孔里折射的
是身边变幻莫测的江湖与刀光
“镜子也是一扇窗户。如果我从中
跳出来,我就会落进我的手臂里。”
一块石头
为了铺成一条路,石头的形状
取决于它的刚度和强度
以及它激起的脚步声
刚度好。风雨交加的夜晚
石头不颤抖,不变形
强度高。电闪雷鸣的刹那
石头不屈服,不破裂
一块石头的魅力,就在于
它抗压,抗拉,抗剪,抗扭
而且不胆怯,不崩溃——
和镣铐中的骨头一样
十月
坠落的橡子被世人的
脚步践踏。没有呻吟
橡树透过枝叶在风中
传递着古老的光芒
昼夜在断裂的事物里
重新分布。影子越走越长
深陷在躯干里的闪电
雷声中追逐大海的碎浪
孤独
每次散步,路过记忆的
拐弯处。我都会情不自禁的
停下脚步——不为别的
只因耸立干裂的岩缝里
长出一棵生机勃勃的小树
我惊叹一粒种子的洪荒之力
也觉得愧对它横空出世后
卧薪尝胆的孤独
力学浅说
一块石头与另一块石头的快速摩擦
可以产生火花。这黑夜里的希望之光
只需同等的力,背道而驰,加在
两块原本不相干的石头上
如出一辙的,是亘古常新的爱情
在两个陌生人之间滋长的过程与原理
牛顿说:两个独立的物体相撞
互相作用的力,大小相等
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所以,一个人伤害另一个人
自己所受的伤害,也是
同样的刻骨铭心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倾心推荐
✦ 诗人西川:
一方面深入科学,一方面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余海岁教授这样的人物现如今相当稀少。呈现于其现代诗写作中的思维转折、语言意外,及其对世界和自我的发现,构成了别样的风景。
✦ 诗人胡弦:
如果只有诗歌才是诗人最终的乡愁,这些带有个人凝视、睿智见识和别样体悟的诗,无疑为诗坛建造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新的想象空间,风正通过诗人的声音向我们吹来,而诗人和他的诗给我们留下的,是绵绵不绝的灵魂响动,也是一个失重于人间的人“抱着天空的合影”。
✦ 诗人娜夜:
余海岁先生的诗冷静而节制,向心而生,将当下与历史,个人与民族,古典与现代等因素浑然一体,具有一个优秀诗人不可或缺的对语言保持尊重和敏感的特质,以及诗歌美学所要求的独立批判精神和自我内省的意识,在诗歌中留下了他自己的形象。他从容而超然的语调令人回味悠长。
✦ 诗人陈先发:
在他的诗中,旷野和自然风貌的原始之力、处在各种冲突与流变中的情感之力、因相互碰撞或出人意料地组合而机趣丛生的词语之力、弥漫在此几者之上具有某种统摄性的思想之力,在动态地、多维度地演绎着“诗即是语言的力学结构”这一新定义,从这个角度观察,他的写作实践倍显神采充溢。
✦ 诗人路也:
读余海岁近年的诗作时,我注意到他对崇高景观有着特别的兴趣。这种对于崇高景观的偏爱所带来的审美特征,再加上作者将中国古典的绝句式表达应用于现代诗歌创作,特别注重诗节之间的空白,遂使得这些诗的风格趋向冷峻、简约、有力。
✦ 诗人李元胜:
作为世界一流的岩土力学家,余海岁先生对词与词之间的力学关系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把汉语的杂技——理性与感性的奇妙平衡放置在世界性经验的背景下,创造出了只属于自己的独特诗歌样式。

◎ 作者简介
余海岁,号南乡子,皖南徽州人。世界著名岩土力学家,诗人,牛津大学博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现任英国利兹大学常务副校长。曾任英国利兹大学署理校长及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校长。2011年入选世界名人录。著有个人诗词集《心相忆》《天涯梦回》《立冬辞》《风雨灯》。曾获第四届中国年度新诗奖“年度杰出诗人奖”和第九届“剑桥徐志摩诗歌奖”暨“徐志摩银柳叶诗歌奖”。

让我对南方的钟情
成为绝世的传奇
——西渡
南方诗歌编辑部
顾问:
西 渡 臧 棣 敬文东 周 瓒 姜 涛
凸 凹 李自国 哑 石 余 怒 印子君
主编:
胡先其
编辑:
苏 波 崖丽娟 杨 勇
张媛媛 张雪萌
收稿邮箱:385859339@qq.com
收稿微信:nfsgbjb
投稿须知:
1、文稿请务必用Word 文档,仿宋,11磅,标题加粗;
2、作品、简介和近照请一并发送;
3、所投作品必须原创,如有抄袭行为,经举报核实,将在南方诗歌平台予以公开谴责;
4、南方诗歌为诗歌公益平台,旨在让更多读者读到优秀作品,除有特别申明外,每日所发布的文章恕无稿酬;
5、每月选刊从每天发布的文章中选辑,或有删减。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1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2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3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4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5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6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7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8月目录
姜念光|河狸的水坝
空也静|敲击
翟明磊|诗的自画像六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