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赤壁之战曹军遭受重大挫折
作者:李铁
赤壁之战是曹军和吴蜀联军在长江流域进行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江河作战。
曹操取得官渡大捷并基本统一北方后,开始了向南用兵。
建安十三年(208年)他想南下攻取荆州,进而统一南方。当时,刘备正依附在荆州牧刘表那儿,刘表一死,荆州局势大乱。恰在此时,曹军也卷土而来,重压之下,刘备只好派诸葛亮去求救于孙权,想联合东吴孙权一起对抗曹操。东吴也面临曹军威胁,但孙权集团内部意见可不一致,有的主张投降曹操,觉得曹操军事方面太厉害,东吴根本打不过。但也有人力劝孙权联合刘备,跟曹军决战,孙权一番权衡之后,决心应战。
这年七月,曹操率20万众顺长江而下。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带着3万兵就出发了,和刘备的2万军队在樊口会合,总兵力5万人,然后继续西上迎战曹军。显然,曹操那边军队人数上占了大优势。双方很快在赤壁附近相遇。当时,由于曹军并不适应江南水土环境,许多士兵身染疾病,他们也不大擅长水战,所以,初一交手,曹军就败退了,于是他们暂时驻军在长江北岸的乌林地带,而吴蜀联军则驻防在长江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
由于曹操的很多北方士卒并不习惯坐船,他就下令。将舰船的首尾都用铁链连接起来。铁链很重,人力根本拿不动。舰船用铁链连接起来后,能抵御风浪,人马于船上可如履平地,非常稳固。但这样做也有很明显的缺点,船再无法移动,失去了原有的机动性。诸葛亮看到了曹军的这个致命缺陷,信心大增。
东吴指挥官周瑜的部将黄盖说:“曹军人多势众,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我们难以长期相持。而曹军把战船首尾都连在一起,恰好可以用火攻击败他们。”他的建议得到了周瑜的肯定。于是,黄盖选取小而快的战船10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
黄盖又来个诈降计。他写信给曹操,说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想要弃暗投明。曹操当时虽然心里有点怀疑,但又一想,黄盖在东吴也是个老将,现在孙权势力弱,随时可能亡国,树倒猢狲散,黄盖来投降好像也说得通。再加上黄盖准备充分,派去送信的人很机灵,曹操也就半信半疑地信了。
当时,江面上突然刮起东南风,黄盖将10艘装满燃烧物的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离曹军还有2里多远的时候,黄盖一声令下,士兵们立刻点火。火势借着东南风,像箭一样直冲曹军战船。曹操这边的士兵还以为黄盖真来投降,都出来观看,结果一看这架势,全傻眼了。大火多处点燃了曹军战船,“呼呼” 地瞬间就烧了起来。曹军想采取措施分开战船,但战船被铁链连在一起,根本来不及分开,一下子就烧成了一片火海。这火还蔓延到了岸上的兵营。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曹操的军队彻底乱了套。
周瑜等率领轻装精锐紧随在黄盖后面,一看黄盖得手,立即指挥部队掩杀过去,一时间,鼓声震天,血流成河,曹军大败。曹操被部下保护着步行撤退,恰好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许多老弱残兵被人马践踏,陷在泥中无法脱身,死了很多。周瑜、刘备军队则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这一战,孙权和刘备联手合作,成功打破了曹操十多年的不可战胜神话。战后,孙权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刘备也开始壮大自己的实力。而曹操暂时再无法进攻东吴和蜀国,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曹操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了5年,才再次大举南征。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