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摇篮曲
——献给不屈的中华脊梁
吉向鸿
一
听!卢沟桥的石狮在怒吼,
月光碎成千万把刺刀。
母亲把最后一粒米缝进棉袄,
父亲的名字,
刻进太行山上的弹道!
二
松花江的冰凌会记住——
孩子们用冻红的手指,
在雪地上画着中国版图。
青纱帐里的纺车呀,
纺着黎明,纺着破晓,
纺出千万条游击队的绑腿,
把破碎的山河紧紧捆牢!
三
枪管发烫时,
我们就蘸着黄河水写下:
“还我山河”——
笔划像高粱秆一样粗豪!
当子弹打光,
我们的牙齿开始上膛,
咬住黑夜,
直到它吐出带血的拂晓!
四
煤油灯下,
识字班姑娘把《论持久战》
绣成鞋垫的纹样。
每一针都是怒燃的星火,
每一线都是长城的坐标!
炊事班的铁锅颠簸着,
把小米粥熬成了钢渣,
把咸菜疙瘩,
腌成舌尖上的春潮!
五
如今我抚摸纪念碑的温凉,
那凹凸的铭文正在发酵——
是爷爷的烟袋锅,
敲开封存的战报;
是奶奶的榆木拐杖,
点起新时代的曲调。
若问抗战是什么?
看!
那广场上的鸽子,
正把和平的楷书
写向无垠的大地,
写向辽阔的碧霄!
抗战,
不是远去的硝烟,
不是沉寂的呼号,
是每一个中国人,
在和平年代,
依然挺直的脊梁
依然高昂的自豪!
这脊梁,从不曾弯!这自豪,万古长昭!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