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太虚门内现前尘
金线缠身的刹那,孟九歌听见自己胸口的金莲烙印发出清越龙吟。太虚幻境的青铜巨门轰然开启,门楣上"造化天书"四个古篆如活物般游动。他下意识护住苏挽晴,却发现她心口朱砂痣正与门上的莲花纹共鸣。
"这是..."孟九歌话音未落,眼前突然天旋地转。再睁眼时已置身云海之上,九条龙影在脚下盘旋成八卦阵图。苏挽晴却不见踪影,唯有腕间残留的体温证明她曾真实存在过。
"九歌看脚下!"她的声音突然从四面八方传来。孟九歌低头,惊见云层变得透明,显现出人间景象——四十九处活人桩所在地正升起血色光柱,在苍穹交织成巨型罗盘。而严铁心的身体悬浮在中央,玉化脊椎迸发出刺目星光。
北斗九星的虚影中,天枢星位突然射来一道金光。孟九歌胸前的金莲自动离体飞出,在空中展开成幅画卷:三百年前孝宗皇帝正将虎符交给孟家先祖,而那位先祖的面容,竟与孟九歌有八分相似!
"原来如此..."苏挽晴的声音带着顿悟的颤抖,"孟家世代守护的不是龙脉,而是..."
一阵仙乐打断了她的声音。青铜巨门完全开启,门内飘出十二盏熟悉的青铜灯——正是当初在太极池底见过的那批。灯焰组成箭头,指向云海深处。
孟九歌循光而行,每步都在云上踏出莲花状涟漪。走到第九步时,前方突然浮现水晶棺——棺中不再是苏明月,而是静静沉睡的苏挽晴!她心口朱砂痣正与孟九歌的金莲烙印遥相呼应,每次闪光都引发云海震荡。
"挽晴!"孟九歌疾奔上前,却被无形屏障弹开。水晶棺上浮现文字:"欲开天书,先解连心"。他猛然想起《金莲种玉诀》末页的记载,急忙咬破手指,将血涂在胸前金莲上。
鲜血渗入烙印的刹那,孟九歌眼前闪过无数陌生又熟悉的画面:上古时期九条孽龙祸乱人间,孟家始祖与药王祖师联手布下"九星锁龙阵";明代初期刘伯温为保朱明江山,将阵法改造成"九龙归天穴";二十年前那场大火,实为有人要破坏阵眼...
"九歌,看上面!"苏挽晴的声音突然真切起来。孟九歌抬头,见太虚幻境的穹顶正在剥落,露出浩瀚星空。紫微垣旁的天书星光芒大盛,星光汇聚成束,直射水晶棺。
棺中的苏挽晴突然睁眼,瞳孔中映出九星连珠的异象。她抬手穿透水晶,指尖触及孟九歌胸前的金莲:"原来我们身上流着..."
轰隆巨响吞没了后半句话。整个太虚幻境开始崩塌,星空扭曲成漩涡。孟九歌拼命抓住苏挽晴的手,却被狂暴的灵力掀飞。危急关头,十二盏青铜灯突然组成人形,将二人护在中央。
"孟氏血脉听真。"灯人发出钟鸣般的声音,"天书现世在即,需以连心锁为钥..."说着突然分解,灯焰在二人之间织成金桥。孟九歌与苏挽晴不约而同伸手,当指尖相触时,胸前的莲纹同时大亮。
一段尘封的记忆在二人脑海中共鸣:嘉靖元年元宵夜,五岁的孟九歌随祖父拜访药王谷。雪地里,粉雕玉琢的苏挽晴将半块鱼形玉佩挂在他脖子上,而他将一枚刻着"九歌"二字的金铃系在她腕间...
"我们早就..."苏挽晴泪如雨下。话未说完,脚下的云海突然变成浩瀚书卷,无数金色文字从页间飞出,在空中重组为《造化天书》全文。其中最耀眼的正是开篇那句:"山势险要而葬其所会,非为镇龙,实为化龙"。
孟九歌如遭雷击。这句话彻底颠覆了孟家世代相传的使命——原来九龙归天穴不是要镇压龙脉,而是要将龙脉灵气转化为...
一道乌光突然撕裂书卷。曹谨年的石像不知何时出现在幻境中,表面石皮正片片剥落:"多谢二位激活天书,本督却之不恭了!"他手中赫然握着严铁心的玉化脊椎,尖端已插入自己的后颈。
"不好!"孟九歌揽住苏挽晴急退,"他要将七星锁魂阵导入己身!"话音未落,曹谨年已发出不似人声的嚎叫。四十九道光柱突然转向,全部汇入他体内。更骇人的是,太虚幻境的青铜巨门开始关闭,门缝中渗出漆黑如墨的雾气。
"阿修罗界的浊气!"苏挽晴失声惊呼,"他竟要引魔入世!"她突然挣脱孟九歌,纵身跃向曹谨年。心口朱砂痣离体飞出,化作红光没入对方眉心。
曹谨年动作骤然僵住,脸上浮现出与苏半夏相同的血莲纹。苏挽晴趁机咬破舌尖,一口血雾喷在正在关闭的青铜门上:"以我药王血脉,封!"
鲜血触及门扉的瞬间,整座太虚幻境剧烈震动。孟九歌胸前的金莲自动飞出,在空中展开成金色结界。他福至心灵,高诵《天宝乌经》终极咒诀:"葬其所会,化龙为祥——"
九龙突然从云海跃出,衔住曹谨年的四肢百骸。在惊天动地的嘶吼声中,这个祸乱朝纲二十载的权阉终于灰飞烟灭。四十九道光柱随之消散,人间活人桩所在地的血色尽褪。
当最后一丝黑雾被净化时,青铜巨门轰然闭合。孟九歌接住坠落的苏挽晴,发现她心口朱砂痣已消失不见,而自己胸前的金莲烙印则变成了太极图案。
"我们成功了..."苏挽晴虚弱地抚摸他胸前的太极图,"从今往后,你再不必..."
话音戛然而止。太虚幻境突然加速崩塌,无数记忆碎片如雪花般飞散。孟九歌紧紧抱住苏挽晴,在坠入黑暗前的最后一刻,他看见严铁心的身影出现在青铜门前,玉化脊椎已恢复如常...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