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夏天
文/山不厌高
这个夏天并不平静,到处都是火热的。
在鹏城的马路上,曾经是餐饮霸王的高端酒店竟然摆起了快餐,门前吸引来了众多的顾客,空前绝后的阵势令我异常震惊。鹏城原来是能源基地,听说地下煤储备量惊人,能至少开发100年之久,至今为止不分昼夜交替死劲地挖掘,运送至全国各地的电厂及煤化工园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前几年网传鹏城在全国城市评选中惊奇地出现在二线城市,令当地民众惊愕不止,是好事还是坏事只有老百姓心知肚明。夏天已经到了几个月了,这是自然规律使然的结果。这里由于矿产资源以煤、气、盐等资源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化为辅,吸引着无数中外客商。每年办一些招商的论坛及非遗专场,引发网络平台的频频叫好,影响力波及海内外,竟是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确是幸事一件。在当地媒体平台笔者看到即将举办“清爽鹏城”糸列活动,引发民众的一波一波的点赞与关注。把目光再往鹏城之外的地方看下,在这个多彩夏天搜罗那些难忘的事吧。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演了令人激动的场景。现场送行人员及大量民众,手捧鲜花,挥舞国旗,祝航天员成功凯旋,祝神州二十号顺利发射。过去20年来,神舟载人航天任务一直是中国航天计划的常规项目。随着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并开始运行,神舟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执行频率有所提高。当神州二十号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时,国人通过观看媒体平台直播,顿时感受到国家逐渐强大,民族自豪感、幸福感油然而生。逐梦太空,遨游宇宙,这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夙愿,20年来的航天伟绩是无数航天人接续奋斗取得的,一代代航天人传承并践行载人航天精神,冲破各项技术难关,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大发展。我们也要学习并弘扬航天精神,在自身工作岗位上踏实肯干、不畏艰难、提高工作水平,奉献青春力量。
这个夏天,我们不能忘记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先生。他是一名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级顾问,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荣誉院长。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航空航天部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暨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导弹系列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虽然王老与世长辞,但他对中国航天所做的重大贡献必将载入史册,让我们永远缅怀他,向他致敬。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逐渐发展,激发着无数少年为实现自己航天梦,为之付出希望汗水。浙江小学生严弘森,10岁自制一枚火箭成功发射,今年又发射第二枚,升空400米,实现可回收再利用。深圳高二学生王裕宁,只用11个月就研发10公里级气象探索火箭并完成大气数据采集任务。一时间引发全网热烈讨论,纷纷点赞,叫好声一片。
当然,我们除了学校激发兴趣是不够的,科技企业应该走进校园,挖掘学生航天发明潜力,开设航天特色课程,满足学生对航天新技术的探索等,同时相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支持,更好地为青少年筑梦航天,实现航天梦。
贵州的榕江这两天也火热的令人窒息。到处都是救民众的身影,在做救命的事。
榕江是贵州村超闻名的地方,这座小城遭遇着百年特大洪灾的袭击,正经历着一场严峻的考验。8000余名干部第一时间组织民众紧急撤离转移,虽然洪魔渐退,但小城已变得满目疮痍,到处淤泥堆积,大量车辆冲走,大量房屋受损,激情村超球场已被厚厚的泥泞覆盖,榕江人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灾后重建的挑战。可爱的人民子弟兵、武警等救援力量不分昼夜奋战在一线,转移被困群众,开展清淤工作,轮换的抗洪战士疲惫至极,在雨中吃馒头,路上倒地而睡,叫人泪目。志愿者、爱心人士争相赶来,带来大量善款或救灾物资,融入紧张救灾队伍之中。
山东菏泽周天增厨师,带着3名队员,车厢里载着几百斤肉、数千套餐具呵全套厨具,竟将农村宴席餐车开到了1700公里外的贵州榕江救灾一线。面对断水断电的灾情,他毫不退缩,用矿泉水洗菜,靠发电机点火,2小时内炖出800多份红烧肉及白菜粉条,热气腾腾的送到守在群众手中,当听到受灾群众高喊榕江加油,他竟眼眶湿润,顿时觉得自己做的一切,竟燃烧了泥泞中一把人间烟火。90后残障人士胡雷花光积蓄带来19吨物资,新疆阿里木大叔揣着20万现金支援救灾,买来10头牛肉,到达后随即加入救援一线。这些无数可爱的面孔,令我们动容,令我们肃然致敬。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国人必须牢记为这次抢险救灾冲锋一线的子弟兵,为无数志愿者、爱心人士的善举点赞,为那些默默在救灾的后方干部群众无私奉献点赞。在这个夏天,我们要铭记他们,他们是榕江人民的英雄,是榕江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这个充满希望的夏天,又一批高考生奔赴考场,为梦想全力以赴。父母的微笑,亲友的拥抱,和数不尽的祝福,都成为六月难忘的记忆,云南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159名女生也不例外。一幕一幕饱含张妈妈深情的画面,酝酿着浓浓的欢笑与感动,这些暖心瞬间被定格在159名山里女孩的心里。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成绩令人震撼和感动。159名从大山走出的姑娘奔赴考场,最终151人叩开本科院校大门,本科上线率突破95%,更有十余名学子跨越重点本科分数线。
这些数字背后,凝结着张桂梅校长十五载的坚守与心血。
当成绩出来的那一刻,不知道张桂梅校长有多欣慰。这位用布满膏药的双手托起无数女孩求学梦的"燃灯校长",令人敬佩。十五年来,她带领团队用脚步丈量山路劝学,用身躯抵挡世俗偏见,硬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培育出教育的沃土。
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成绩连年攀升,华坪女高早已成为改写命运的灯塔,而张桂梅校长就是那永不熄灭的灯芯,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照亮了无数寒门学子的逐梦之路。
张桂梅校长不仅是教育界的标杆,更是山区女孩们的精神支柱。她常说:“读书是山里娃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在她的带领下,华坪女子高中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更通过关爱和支持,帮助她们实现人生的逆袭。她的事迹让我们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心灵的关怀和引导。社会也应当关注这些山区学校的教育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与资源。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张桂梅校长的坚持和奉献,正是我们应当铭记并学习的榜样。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正意义,也激励着无数人投身于教育事业中。
让我为辛勤付出的教育工作者点赞!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而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是这把钥匙的守护者。未来的路上,让你和我一起携手,为孩子的梦想插上梦想的翅膀!
这个夏天位于重庆与四川接攘处的荣昌区瞬间被人们所知,有“海棠香国”和“渝西明珠”之美誉,火热的竟上了全网的热搜。重庆荣昌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地父母官通过一些办法把当地旅游业搞火了,其实荣昌旅游资源并不突出,而是重庆荣昌是一个有温情的城市。旅游业不能持续火爆,父母官到处奔走招商引资。作为一个地方父母官应该这样做,为老百姓口袋富裕而努力。
罢了,这个夏天带给我太多思考,思考的背后掺杂着诸多凝重的已知与不可测的未来。让我用敏锐的双眼及时捕捉这些难忘的特写,让整个夏天融化了整个季节,一天一天把你定格在时光的结尾,让我了解爱与梦热情拥抱,责任与担当原来可以简单点缀。看窗外那一片蓝天,在低矮的屋檐下,让我尽情去回忆有你的情节,小心呵护,用心守候。
作者简介:
山不厌高,高山文苑,陕西榆林人,80后文学爱好者。从小酷爱文学创作,作品以散文、诗歌、民俗杂文居多,发表在多家报纸、杂志及文学网站,受到各界朋友的青睐,现为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民间文化学者联合会会员、榆林市长城学会会员,榆林市长城学会昭君文化研究会会员,榆阳区诗词学会会员,榆阳区作协会员,榆阳区作协理事,中华诗艺社宁夏分社社长,都市头条文学照亮人生编辑部编辑,红柳文学社副主编。
2021年3月受邀参加榆阳区“两会”;2022年7月应邀参加榆阳区政协、榆阳区人大组织的乡村振兴调研活动;2023年3月6日至10日,香港特区政府驻成都经贸办李蕴妍主任一行来榆调研考察暨“港澳资源赋能市县发展直通车”以嘉宾身份出席,并承担全程新闻采访报道的撰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