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十二)
□ 童 年(安徽)
滩涂的蚌壳里,藏着
她蜕下的些许月光
有人在浅滩弯腰
拾起半片残甲
像摸到她妊娠纹的弧度——
上游的麦芒刺过她的掌心
下游的渔网,是她松开
又攥紧的脐带
汛期来临时,她把自己
铺成祭坛
浪头是起伏的经卷
漩涡在默念
那些溺过水的人,都记得
她的咸。是乳汁里掺了盐
还是眼泪
最终泡软了河床
摆渡人撑篙的竹影,在水面
写甲骨文
每道波纹都是未写完的卦象
她见过饿殍啃过的草根
也见过,新嫁娘把铜镜
沉入水底
让鱼群
辨认她鬓角的霜,是否
与源头的雪同宗
今夜我端坐在河埠头
看月亮掉进水里
像她不慎遗落的银簪
而流水漫过脚踝时,我忽然
懂得,所谓神祇
不过是一条河
把苦难酿成潮汛,把等待
熬成芦荻
在某个寂静的黎明
再次抱住
所有沉溺和上岸的人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