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幽思文图 / 王云剑
白王庄村的居民区,大都以姓氏或所处地形称谓,如刘家沟,郝家台儿,张家沟等,只有前街、西院街、东坡街等几处以街称谓。前街是全村政务中心。西院街是旧井陉城出了东门笫一家——王洪本大财主家宅所在。东坡街则以千年古槐为自然絕有地标物。
槐树是自然界树龄最长的树种之一。不遇雷电天火和人为破坏,其树龄都在千年以上。槐树木质坚硬用途很广。他的嫩叶、槐莢可以充饥,槐花可以染布、釀蜜。
东坡街老槐树,阳春三月,枝头绽绿,微风摇曳,一派生机;夏日流火,浓荫蔽日,槐香满街,万千蜜蜂,嗡嗡飞鸣,釆蜜景观,庞然而现;深秋时节,满树槐莢,盈实饱满;寒冬肃杀,枯枝干杈,苍凉如铁。
古槐主干直径近两米,树心枯朽与木化石一般。他的支干粗大,向四方探出,最远可达十五米开外,形成巨大树寇。树皮枯厚,皱折翘裂,无声地叹息着千百年间经历的风雨摧剝和寒暑磨砺。
每年农历七月十六日,是东坡街“槐花楼”神明会日。人们用彩纸、金铂做成各种金山、银山、宝塔、花轿,同香锞纸码、鲜花供果一齐供于老槐树前。善男信女摇动扇鼓,跳着扭着,有的围坐一起,跟着鼓点唱着佛歌,不时有人来供案前上香祷告。香烟燎绕,时闻炮声,熙熙攘攘,热闹大半宿不止。
东坡街从高家祖庙东起有老住户五十二家。街区内共有八处石碾、石磨,老槐树下就有三处。这边是毛驴拉磨,哒哒不停,老奶奶在大蒲箩内放好箩架,用马尾箩唰唰筛面;那边是小伙儿推着石碾,咕噜隆咚碾着谷物,大婶子双手端着簸箕哗哗簸出谷糠……。碾磨道内,偶闻毛驴粪尿气,老槐树下,常飘五谷米面香。老辈儿们碾米磨面,艰难渡日的情景,永运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旧时夏季夜晚,老槐树下有摇蒲扇端碗喝水的,有点青蒿火绳驱赶蚊虫的,有叼着旱烟袋与人啦呱的,有揭人短处寻开心取乐的。这个白呼地亩荘稼年景如何,那个晓道获鹿赶集所见所闻,这俩理论邻里不睦吵架斗嘴,那伙大夸前辈英雄勇胜响马。真是你言我语,趣味横生。
东坡街夏夜最入胜处,是众人好听“讲究”。一位是王大嘴的《三俠剑》,一位是大虎成的《济公传》。这些民间艺人,记性强、口才好,把英雄好汉飞檐走壁,擒贼拿盗,铲除强暴,扶危济困,播讲的,神乎其神,人们听得入迷过瘾,半夜了非还想再听一段,散埸归家,嘴里还叨叨着书中的人物。昔日村中没有电,没有现代媒体,荘稼人看戏听说书便是很好的娱乐享受了。
时过境迁。老槐树下,水泥地面平坦,香炉供案,路灯彩吊,都是新装置的。近有善士王彦文,自费搭建彩钢瓦晾棚,遮风挡雨,为东坡街古槐文化又添方便。
人们仰视古槐,目睹旁落的旧石磨、舂臼、碾盘、石桌,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2025.8.2
